李晶 張淑芬 嚴玉琴
作為空間數據的載體,地理信息生成系統與地圖制圖在人們對于客觀世界的理解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盡管這2個數據所表達的信息和具體內容完全一致,但表達形式卻各有不同,對于數據質量的需求也有差異。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避免信息重復,并提高地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1引言
地理信息生成系統與地圖制圖都是重要的空間地理數據載體,也是地理信息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地理信息生成技術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可以憑借生成的數據對地理實體的具體位置與屬性進行反映。地圖制圖的特點是生成的信息和數據能夠切實反映出空間內容,并直觀地對自然地理和人文要素等進行充分展示,也能夠更加快捷、高效地對空間地理數據進行精確分析與決策。
2現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存在的不足
不同于地圖制圖將重點放于處理符號之間的關系和對地理要素線劃的美觀度的追求,目前現有的商品化地理信息系統大多是通過地理涂層進行大數據的存儲、處理、顯示和操作功能。但現有的GIS分層數據模型還無法制作出科學、美觀的地圖;CAD軟件可以制作出美觀、視覺效果優(yōu)良的地圖,但由于CAD軟件本身的數據分析功能無法與GIS相較,因此若想在地圖繪制中做到美觀與數據處理并重,就需實現地理信息生成和地圖制圖的一體化模式,以滿足空間數據模型對于客觀世界的空間實體和模型本身的準確反映,且與人們使用傳統地圖的視覺感受和習慣相一致。
3地理信息生成與地圖制圖的一體化探究
3.1一體化的重要性
作為地理信息系統數據應用中最為重要的2種應用方法,地理信息生成和地圖制圖在數據的儲存方式和表達方式上具有差異性。因此,為了將地理信息系統制圖與數據分析、處理工作進行協調統一,就必須將地理信息生成和地圖制圖進行一體化研究,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3.2設計方案與設計模型
地理信息生成和地圖制圖一體化的重點是將空間分析作為最終應用的總體目標,這需要建立完備的信息數據庫,同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制圖表達功能來實現地理實體的符號化表達。其重要內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分析型模型和地圖制圖數據模型,這區(qū)別于傳統制圖的模式,依據傳統制圖數據庫中的基礎地理信息分類和編碼結合形成具有規(guī)范標準的地理信息分析性模型。在實際的制圖過程中由于缺乏輔助制圖要素,因此需要通過某種機制對缺失的數據進行補償。
3.3地理要素分層與符號化要求
在實際的制圖過程中,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的符號功能,對地圖符號中可能出現的覆蓋關系問題進行完善和解決,例如在地圖中可能出現道路與鐵路重合的現象,可以通過將段落中的地理實體屬性進行區(qū)分和判斷,從而達到自動調節(jié)數據覆蓋次序的目的。此外,還可以利用該功能對地圖中展示要素的風格進行加工,從而保證地圖符號更加美觀形象,并且通俗易懂。
4結束語
好的地圖制圖的一體化概念模型,在滿足地理信息生成的同時,還應滿足數字地圖制圖系統對于制圖過程的具體要求,這也對數據模型的信息儲存功能和數據處理功能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對一體化設計方案和模型進行深入思考,并對地理要素的分層和符號化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地理信息系統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