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春梅
“逆全球化”“互聯(lián)網+”“精準扶貧”“僵尸企業(yè)”“信用中國”“長江經濟帶”……每時每刻都會有時政新聞出現,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針對如何將這些新鮮出爐的時政新聞資源運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我做了一些思考及實踐探索。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由于內容理論性過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感覺枯燥;雖然新課改逐漸推進,但目前的教學重點仍是追趕考試進度,以完成學業(yè)水平測試為最終目標,不僅讓學生失去了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更容易使學生在文理分科后完全放棄對政治的學習。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新鮮、趣味、時效強的時政新聞,對新課改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課程構建和實施具有重要作用。
一、時事新聞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高中思想政治課無論何時都是一門兼具時代性、理論性、實踐性以及社會性的學科,課堂中充分運用時政新聞補充教材內容,可以彌補教材部分內容落后于社會發(fā)展實際的不足,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知識的科學性、嚴謹性和時代性;同時,還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加深學生對課本基本原理內涵的理解,有助于改善學生心目中對政治課的刻板印象。伴隨時政新聞的運用,喚起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發(fā)展狀況的責任感,改變了“填鴨式”死記硬背的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運用理論的能力、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
而這種運用時政新聞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在篩選適合教學使用的時政新聞的過程中,在客觀上提升了教師的政治敏感性,提高了政治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思想政治課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時政新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應試背景影響時政新聞深度學習
在現階段高考制度沒有改革的前提下,分數仍是考查教師和學生的最終唯一標準,所以,時政新聞進入課堂雖然理論上十分重要,但很多學校直到高三才集中統(tǒng)一開始學習時政??v觀近年來的全國高考政治試卷也不難發(fā)現,時政材料的考察緊緊圍繞考察高考前期以及國家的重要會議和重大決定,突出考察學生對關于國家社稷的大政方針和政策的了解程度,為復習備考提供了較為簡單的應試范圍,在這種應試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只關注采取考前突擊復習近期國內外重大新聞的方式予以應對,忽視了事件的成因、經過、結果和意義,這樣對時政新聞的處理只重表面,忽視了對時政的深度挖掘。
(二)教師素質影響時政新聞運用挖掘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常常由于教師自身素質不足而影響時事政治資源的使用效果。網絡技術的普及,導致大量的“快餐”文化應運而生,教師往往會被所謂的“網絡熱點”蒙蔽而不去追根溯源找尋背后的真相,加上教師本身的知識含量和能力水平有限,且缺乏問題意識,容易在帶有主觀判斷評價時政新聞的同時,繼續(xù)采用“一言堂”的形式,導致時事政治資源無法較好地發(fā)揮課程價值。
三、時事新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關注生活和時政新聞是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必要前提,只有緊緊貼近時事和社會生活傳授知識,思想政治課堂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在應對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時事政治運用存在的問題時,我們采取的對策內容涉及到多個方面。
(一)課前時政演講
以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前時政演講模式已經被廣泛運用,由學生收集感興趣的時政新聞,展示并表達自身看法,既能促進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也能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和思考能力,但這個過程中必須加入教師點評,幫助學生解讀材料查缺補漏,對學生認識出現的偏差加以引導。
(二)時政新聞導入新課
精彩的課堂導入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課堂主題,利用時政資源導入,提供社會背景,寓教于樂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影響價格的因素》一課中,以炒到天價的iPhone7手機為例,瞬間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分析影響手機價格的因素,什么時候才能買到便宜的iPhone7.學生迅速地從興奮狀態(tài)轉變成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進入教學情境。
(三)時政新聞突出重難點
高中思想政治課有很多基礎知識,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就能掌握,但仍有些抽象深奧的知識會使學生感到困難和吃力,這就是課堂上必須攻克的重難點“堡壘”。鮮活豐富的時事政治資源能夠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并增強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能力?!睹裰鬟x舉:投出理性的一票》由于距離學生生活較遠,直接講解會顯得非??菰锓ξ叮?23名遼寧省人大代表涉賄選案》這則新聞的出現,卻讓學生在震驚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各種選舉方式并找出其弊端,針對這一地方性很強的案例,讓學生了解我們的身邊事,從而更好地學習我國選舉方式的演進和發(fā)展中的不足,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該重點問題的理解。
(四)利用時政新聞檢測效果
一則時事政治新聞材料往往涉及某一具體領域多層次的問題,也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以時政新聞為背景的試題,重點考查的是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強的綜合性,利用對時事資料解讀的方式能夠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充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G20峰會后杭州出現房價暴漲,“限購令”出臺,僅從經濟生活知識解讀就涉及多個知識點:商品價格的形成、市場調節(jié)的局限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宏觀調控的手段,在政治生活領域涉及到政府的職能。
時政新聞資源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重要課程資源,對拓展學生眼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開闊學生學習思路具有重要作用。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時政新聞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的運用能夠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思維能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并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對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