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譽
唐人張鷟歷史筆記《朝野僉載》記載:女皇武則天在位時期,一位叫周張衡的官員,雖然不是科舉出身,卻已位居四品,并且他已通過考核,檔案和相關材料均報到門下省,只等皇帝認可,晉升三品指日可待。在唐朝,宰相也只是三品。想著自己馬上位極人臣,周張衡春風得意。一日退朝之后,打道回府途中,腹中饑餓難挨,正好撞見有人叫賣剛出籠的蒸餅,他就急忙摸出零錢買了一個熱氣騰騰的蒸餅,騎在馬上邊走邊吃起來。周張衡雖然自己花錢,自己買的自己吃,卻被御史在朝堂上當眾彈劾。批評他,吃相難看、招搖過市,有失大臣風范。結果女皇武則天下詔:不能升官!
與此事同出一書者,還有一位官員招女婢伴歌,而被夫人大鬧公堂。貞觀年間,桂陽縣令阮嵩一次在官衙公堂舉辦宴會,酒過三巡,一時興起,他就隨便招來一名侍宴的女婢伴歌助興。這在當時應是一種極為正常的事情。可是,這卻打翻了這位阮縣令夫人的醋壇子。阮夫人聞訊怒不可遏,手持鋼刀,披頭散發(fā),赤腳露足,沖將進大堂,向夫君阮縣令揮刀狂舞……與宴諸公見狀,失魂落魄,即作鳥獸散。阮太爺則跑得無處藏身,只好鉆到床下做起“床下君子”。后來,到任期考核時,因此而不能提升。
《資治通鑒》記載:龍朔二年(662年),有個叫許自然的官員打獵踐踏農夫莊稼,發(fā)生爭執(zhí)射殺農夫,卻引發(fā)他父親當朝左相許圉師下獄。兒子犯法與父何干?這位下獄丟官的左相看似無辜,實則有罪。他可能認為,兒子殺人這件事情,是他個人和家庭的私事,沒有報告朝廷,卻因此觸犯了朝廷的“大臣奏聞”律法。
宋人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記載:唐太宗的三女兒南平公主嫁給王珪之子王敬直?;槎Y上,作為公公王珪正襟危坐,讓南平公主親手拿洗梳工具,像普通人家兒媳婦給公婆梳洗那樣,行“盥饋之禮”。王珪對此事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吾豈為身榮,所以成國家之美德耳?!保ü鳛槲倚卸Y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正是用這件事情成全皇帝美德和朝廷美譽。)此事成為千古美談,到400年后的北宋英宗治平年間,燕國惠和公主下嫁給王師約。新郎駙馬的父親王克臣時任開封府判官?;槎Y前一天,神宗皇帝特派宮中使者催促王克臣趕回家接受兒媳惠和公主行“盥饋禮”。禮儀結束時,鼓樂鳴賀,全國人都稱贊。參加這場婚禮的嬪妃回宮后,都大為感慨,皇親國戚也很是震動?;实鄣呐畠鹤袷仄胀ㄈ思覌D女的禮儀,就是從公主開始的。原來,大宋開國就有慣例:尚娶公主的家庭,長輩必須對公主降低輩分以表示對皇家的尊重。英宗曾深惡痛絕地批評:“此廢人倫之序,不可以為法?!保ㄟ@種陋習有悖人倫,不能再延續(xù)下去了。)于是安排有關部門修改制度,尚未實行英宗就駕崩了。神宗剛登基,就發(fā)布詔令:今后公主出嫁,都要對公婆行拜見長輩的禮節(jié)。
官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既是國家機構的組織者、法令的制定者,又是法規(guī)的執(zhí)行者。官員的言行舉止,這些在常人看來的個人私事,關乎國家的方方面面。因此,官員的個人生活也就不是私事,更不是小事了。
(作者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