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嚴
【摘 要】本文論述提升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提出要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開展碎片化學習;巧設學習任務,促進學習者成為主動的學習主體;梳理口語訓練知識結構,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發(fā)展的漸進性,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口語 ?碎片化學習 ?任務 ?知識結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C-0145-02
學好英語,能說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語口語,是眾多英語學習者努力的目標。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英語環(huán)境的缺失,中國學生很難深入體會、準確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和恰當?shù)谋磉_方式,所以如何構建符合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推進英語口語練習的連貫性和持續(xù)性,成為許多英語學習者的共同關注和英語教學者的研究課題。本文從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開展碎片化學習、巧設學習任務促進學習者成為主動的學習主體、梳理口語訓練知識結構以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發(fā)展的漸進性三個方面,探討助推英語口語能力發(fā)展的方法與對策。
一、基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充分開展碎片化學習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對于已經(jīng)走入社會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已很難保持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難于集中投入一大塊的時間來開展持續(xù)幾個小時的英語學習??陀^上這就對人們的學習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而對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诂F(xiàn)實的需要,英語語言研究者普通認可了碎片化學習的英語學習方式。所謂碎片化學習,就是指學習者把一個完整的學習單元內(nèi)容,分割為若干個子單元或子項目,然后利用零碎的時間逐步開展學習。碎片化學習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第一,靈活度更高。在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有機分割形成小板塊學習量之后,每個板塊學習時間更加可控,提高了學習者學習時間的靈活度。第二,針對性更強。對于分割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者可迅速做出評估,從而集中精力重點學習對自己更有幫助或啟發(fā)的板塊內(nèi)容?,F(xiàn)代社會對學習效率要求提高,有的放矢地選擇性學習顯得更為重要。文秋芳在“產(chǎn)出導向法”的推介中,也多次對“選擇性學習”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第三,吸收率更高。在分割學習內(nèi)容后,由于單個碎片內(nèi)容的學習時間較短,保障了學習興趣,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將會大大提升。
實踐表明,碎片化的方式在語言學習方面所取得的效果更為明顯。腦科學研究亦表明:采用“每天半個小時,每星期五天”的頻率開展英語學習,其帶來的學習效果遠高于一次突擊三個小時的學習。正是基于“高頻多次”的英語學習理念,在英語口語學習中,可推行碎片化學習。其具體操作為,首先,每天學習總時長保證在30到60分鐘之間。其次,這30到60分鐘的學習總時長,劃割成三時段進行,并配以具體的學習子項目予以開展,分別于早上15到20分鐘進行聽說練習和晨讀練習,中午開展新的主題內(nèi)容的聽說練習20到25分鐘,晚休前再安排15分鐘對當天新學知識進行及時的回顧和鞏固。這樣能在學習成就感相對較強的情況下,饒有興趣地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既保證了每天的學習時長,也能突出每個階段的學習重點。實驗證明,這樣的學習效果是普通英語學習方式的3倍。
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推廣普及,尤其得益于智能手機的大量推廣,各種學習軟件APP被研發(fā)出來并投入市場,極好地迎合了碎片化學習的社會需求,為促進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和支持。
二、巧設學習任務,促使學習者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主體
英語學習者在進行口語訓練時候,普遍碰到的問題是學習方向不清楚,進而在開展練習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迷茫和前進動力不足等狀況,并且由于受到惰性的影響,學習動力會逐漸消退,無法保證學習的高度持續(xù)性和連貫性。同時,尤其由于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很多口語學習者進行的是單打獨斗式的個人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缺乏必要、及時的監(jiān)督指導機制,學習效果往往差強人意。所以口語學習任務的巧妙設置,對于保證英語口語訓練的方向性和保持練習興趣的持續(xù)性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為提高英語口語訓練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持續(xù)性,可在學習活動中設計三類任務:設置打卡計量任務、設立監(jiān)督指導員和開展線上微型沙龍研討交流。
其一,設置打卡計量任務。該活動旨在促進口語學習者形成持續(xù)學習的習慣,保證每天的口語訓練量,有了量的保證,才能有質(zhì)的飛躍。在打卡任務的設置上,首先對學習目標進行細化,切忌一天更換一個學習主題,若頻繁更換學習主題,即使天天練習,學習的深度將難以得到保證。其次設定好每天的學習時長,低于設定學習時長的訓練應視為無效學習,同時鼓勵高于設定時長的學習。在完成學習任務的設置之后,為避免遺忘打卡活動,可同時設置“每日提醒”,通過短信或微信等方式提醒學習開啟時間。對于滿足了一定學習時長的打卡訓練,可用學習勛章或?qū)嵨锘剟钸M行過程性評價。在打卡形式上還可以采用個人打卡或組隊打卡挑戰(zhàn)賽的方式進行,尤其小組競爭打卡更具趣味性和激勵性,可促進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你爭我趕,從而增強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
其二,設立監(jiān)督指導員。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選擇語言能力較優(yōu)者擔任學習小組長或?qū)煹慕巧?,每天監(jiān)督學習者的打卡學習時間,分析其在口語訓練過程中的錯誤并給予改進意見。互動式的、有指導有鼓勵的學習所形成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保證語言練習的方向性和持續(xù)性。
其三,學習者之間亦可成立線上學習交流群等微型沙龍,對口語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認真探討,在思想碰撞中會有更多的思考和收獲。而且,通過交流研討,學習者能夠更清楚自身的優(yōu)勢,并借鑒他人經(jīng)驗,舉一反三規(guī)避同類錯誤,從而既拓寬訓練的外延范圍,也保證英語學習的張力,還提高思辨能力。總之,掌握學習策略才是學習的最根本途徑。
三、梳理口語訓練知識結構,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發(fā)展的漸進性
在實際英語口語訓練中,很多學習者受到功利性學習的影響,過于追求口語學習的實用性,期待能立竿見影看到練習的效果。在練習過程中,很多學習者更偏重對表達內(nèi)容的陳述訓練,卻忽略作為最基礎層面的語音訓練,所以造成英語口語綜合表達能力的靈活表達性不足,甚至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語音語調(diào)問題,造成口語交際的障礙。英語口語最基礎的訓練是要多聽。按照圖示理論的解釋,只有當我們思維當中儲存有聽力過程中的圖示,在實際口語交際中才能對相應的語言表達信息做出迅速恰當?shù)姆从?。英語口語訓練應落足于“多聽、多讀、多模仿”。在聽取錄音原音的基礎上,學習者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音表達與原音之間的差距,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口語提升的方向和訓練的重點。例如,在口語練習中,學習者因為非常欣賞句子所傳達出來的哲理,所以反復聽、讀、模仿,但是最后到自己開口表達的時候,總感覺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和原音之間不是同一個味道,究其原因就在于,練習例句中其實蘊含了很多基礎的發(fā)音技巧,比如音標咬音、連讀,爆破、弱讀、美英發(fā)音差異等,當口語訓練者細細分析句子當中哪些地方需要連讀,哪些地方可以爆破,哪些地方必須弱讀,其口語才能近乎本族語言者發(fā)音的輕松自如及具有節(jié)奏和美感。所以在口語訓練中,學習者應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先掌握好基礎發(fā)音要求,再追求表達上的抑揚頓挫。實踐證明,英語語音訓練可以從音標的發(fā)音練習開始,到句子單詞間的連讀、爆破,先保證朗讀上的自然舒適,再進入弱讀練習和英美發(fā)音練習,最后進入復述跟讀,提升口語表達的節(jié)奏感和美感。基于這樣的訓練模式,才能實現(xiàn)英語口語能力切實的進階提升。
【參考文獻】
[1]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Benson Phil,2005
[2]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Simens.G.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istance Learning,2005
[3]張晉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英語詞匯自主性習得模式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4)
[4]彭映泓,陳瑜林.智能手機時代大學生碎片化學習調(diào)查與策略研究[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5)
[5]王幼明.基于碎片時間的語言微游戲?qū)W習模式探索[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8(5)
[6]劉韻華.基于碎片時間的第二語言微學習特征分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10)
[7]陳瑩.第二語言語音感知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教學意義[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3)
[8]畢冉,陳樺.中國英語學習者音調(diào)模式的縱深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1)
[9]李楠.二語語音教學改革途徑探討[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5)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