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佳琦 王立龍 白瑞義 劉興山
眾所周知,目前作業(yè)過程中,司鉆操作通井機上提管柱時,隨時觀察拉力表負荷變化,一但負荷過大,司鉆立即采取措施剎車來降低大繩負荷。從看到大繩超負荷到成功制動這一過程中,司鉆反應時間按0.2-0.25s,制動時間按1.5s計算,通井機掛3檔時大繩速度約為2m/s,這樣,即便成功制動,大繩又已經上升3.4-3.5m,負荷仍持續(xù)增加,人工制動反應時間較長,安全性差。多年來,大繩超負荷作業(yè)造成了許多危害事故的發(fā)生,輕則井下管柱斷裂落井,管柱墩彎變形,導致油管報廢,同時需要多次打撈,增加施工成本及處理難度;重則大繩過載引起斷裂或大直徑工具撞擊、損壞井口,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給人身和設備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風險。為此,我們主要針對超負荷自動保護制動裝置的研制與應用進行了探索。
一、做好現(xiàn)狀調研與原因分析工作
通過現(xiàn)場調研,我們主要發(fā)現(xiàn)了以下問題。
1.套管問題。套管破裂、彎曲變形時,檢修井下大直徑工具容易遇卡,導致大繩負荷徒增。2.拉力表問題。修井起下作業(yè)過程中產生拉應力和沖擊應力,使得拉力表頻繁地承受加載和卸載,導致拉力表指針來回移動,時間長了容易遲鈍難以復位。拉力表發(fā)生故障指示不明確,誤導司鉆操作,導致大繩負荷過高。3.接頭問題。如果管柱帶有特殊大直徑接頭,上提到井口前需要倒自封,如果交接班時沒有交代明白,或是大直徑工具標注不全 ,容易上提管柱造成大直徑接頭刮碰井口,大繩負荷猛增。
綜上所述,司鉆在操作通井機時由于人為因素、井況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種種不可預測條件的影響下,不可避免的會使大繩負荷指標超出,再加上井下工具受損破壞、疲憊老化、受力不均、砂卡、落物卡等種種因素,極其容易發(fā)生工具斷裂、脫落事故,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二、做好現(xiàn)場設計與現(xiàn)場實驗工作
眾所周知,一項成功的工具革新與改進需要無數次的設計和現(xiàn)場實驗。為了把工具革新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根據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針對選擇什么樣式、安裝位置、連接方式、控制方式的超負荷自動保護制動裝置進行了討論研究,并將超負荷自動保護制動裝置分成傳感器部分和控制器部分,做好了現(xiàn)場設計與現(xiàn)場實驗工作。
1、提出合理的設計方案
首先,從適用性方面考慮,我們分析得知,如果超負荷自動保護制動裝置在大繩上卡不死,即便是造成輕微的移動,也會對測量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一定要設計固定牢靠。
其次,從性能方面考慮,電子裝備加工精密度要求高,各部件設計加工要符合相關標準,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因此,各部件質量及性能一定要達標。
最后,從可操作性方面考慮,裝置各組件不宜過大,電纜線路不宜過長,且方便拆裝及調試,研制要求小巧、靈活、好用,體積重量以滿足現(xiàn)場需要為準。
2、找到合適的材質與參數
一是做好傳感器的材質選擇與參數設計工作。在材質選擇上,我們主要利用了顯示器的外形尺寸。在參數選擇上,對于額定載荷,我們按井架工作載荷500KN計算,每根大繩所承受力為83KN,設計傳感器量程為6~8t。對于額定電壓,我們設計傳感器電源電壓為24V直流電壓。對于工作溫度,由于作業(yè)環(huán)境有時比較惡劣,結合地區(qū)氣候特點,傳感器工作溫度滿足-20~50℃即可。
二是做好控制器的外形選擇與參數設計工作。在外形尺寸上,我們把控制器安裝在通井機駕駛室內,大小以不影響司鉆操作為準,同是便于觀察和調試。在安裝位置上,將控制器設計固定在通井機駕駛室儀表盤外側。在校零功能設置上,以減小由于傳感器、導線等引起的零點誤差,提高系統(tǒng)監(jiān)測精度。在正常值校準上,主要通過拉力表拉力值校正,正常情況下顯示大繩死繩端載荷值,顯示器綠燈亮。在斷氣保護值設置上,設置斷氣保護載荷,當大繩載荷達到該值時,警示紅燈亮。在 ? 信號輸入輸出端上,主要是連接導線,輸入輸出電信號。
三是做好電磁閥的參數設計工作。電磁閥設計主要有二位三通、二位四通和二位五通三種。二位的含義為:對于電磁閥來說是帶電或失電,對于所控制的閥來說就是打開或關閉。與三通相比,四通多一個排氣口,五通多兩個排氣口,且成本增加。結合作業(yè)現(xiàn)場實際,二位三通能滿足要求,所有,我們主要采用二位三通電磁閥。而在進氣口端和出氣口端上,主要做到了連接管線設計要與通井機氣管線一致,以達到方便快速連接目的。
3、做好有效的現(xiàn)場實驗工作。按照預期設計,我們主要對傳感器、控制器和電磁閥進行現(xiàn)場安裝,發(fā)現(xiàn)尺寸大小合適,拆裝方便,且功能較為齊全,滿足設計需求。為此,我們先后選取不同機型的15口抽油機進行了實驗,達到了預期目標。
三、主要效果
目前,通過現(xiàn)場使用,并經多次統(tǒng)計,單井作業(yè)大繩負荷超載次數下降到0.1次,提高了人身和設備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