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摘 要?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恒心,采取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循序漸進,學生的朗讀能力,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81-01
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筆者一直在積極探尋可以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如果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讓他們愛上讀書并且懂得如何去讀書的話,我想這就是培養(yǎng)他們終生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下文幾個方面進行。
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為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導學生解讀文學作品,體味到語言的魅力,誘發(fā)興趣。讓學生逐步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樂于閱讀。教師用自己抑揚頓挫的朗讀打動學生,喚起學生朗讀的愿望。最好從課本中的名家作品入手,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解讀作品,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注重個體體驗,通過品讀感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其內在的美與韻味,進一步誘發(fā)其學習興趣,當然,讓學生僅僅將目光局限在課內,是遠遠不夠的,要善于解放學生,讓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豐富他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體味語言的魅力,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就學生朗讀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提高朗讀的積極性。多進行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開展有趣的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和鞏固興趣,達到寓教于樂、在玩中學的目標。
二、夯實學生的朗讀基本功
讀好一篇課文,關鍵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所以一定要從低年級學生開始抓起,嚴格要求,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把課文讀流利就順理成章了。認知心理學指出,3-12歲是記憶最佳期,可見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記憶優(yōu)美的詩篇和散文將對學生產生何等重要的意義。學生會在大量閱讀中豐富知識,學習做人,懂得道理,學會表達,以量的積累促質的飛躍。在這也不能忽略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朗讀,鼓勵他們多進行這樣的活動,在互動學習中彼此都有不小的收獲。
三、摹仿范讀,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學生要達到有感地朗讀課文,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教師范讀則是引導學生朗讀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摹仿是兒童的天性,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學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么閱讀的能力也就形成了,由此可見,教師的范讀不容忽視。如學習《雪》這篇課文時,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范讀重點段,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從而達到一種境界,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
四、讀中有悟,升華學生的朗讀情感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以朗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若一味地講,對學生來說是很厭煩的事,在朗讀中采用指名讀、分角色讀,自己選讀、賽讀、幫讀等形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鑒于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他們更側重于喜歡競賽、表演的形式,因此,可以多做這方面的訓練,比如《要下雨了》、《小猴子下山》等文的教學。針對不同的課文,教師要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在讀中思,在讀中悟,避免為讀而讀,減少盲目性。
五、注重評讀,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
雖然小學生朗讀水平還不是很高,但他們也能進行初步的評讀,為了鼓勵學生全員參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一名學生讀完后,教師要鼓勵其他的學生就能公正的給予評價,同時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為學生提供朗讀和評讀的機會,讓他們在平淡無奇地讀和有感情地讀的對比中,掌握一些朗讀的技巧,久而久之,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予以及時的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滋味,通過鼓勵他們提問題,使他們能自由的思維,自由的表達,使各種水平的學生都生活在希望中,從而使學生由成功的體驗產生濃厚的朗讀興趣。愉快的內心世界是產生力量的源泉。從課堂教學實踐來看,只有在民主的課堂氛圍中,才有學生人格的自由舒展,才有思維的活躍與激蕩,才有潛能的迸發(fā)。
六、運用電教手段,理解課文的內容情感
將多媒體引進課堂,用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課件吸引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從中領悟課文的內容和情感,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利用課件展示“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的情景,仿真效果再加上學生的生活積累,領悟課文內容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再讀課文時,學生就容易讀出情感,達到在讀中悟的效果。在學生感悟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發(fā)展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努力引領學生進入美的情境,在美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進而產生更加強烈的朗讀興趣。
七、利用電視節(jié)目,品味漢語的內涵美
央視的一檔電視節(jié)目《朗讀者》,一經播出,就掀起了一股全民朗讀的熱潮。可以引導學生觀看這檔節(jié)目,從中去體會漢語的美?!白砼P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要讀的有萬丈豪情;“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要讀的有溫情。那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如果不去朗讀,不去品味,那詩中的豪情壯志、凄美柔和就體現(xiàn)不出來。
當然,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恒心,采取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循序漸進,天長日久,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