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良
摘 要:建設基層服務型黨支部,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基礎工程,對于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再次把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nèi)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合肥工業(yè)大學飲食服務中心黨支部,在校黨委和總務處黨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為契機,圍繞學校“雙一流”建設這個中心工作,以建立一流的后勤服務為目標,實事求是,不斷創(chuàng)新,在實際工作中對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履行后勤服務育人功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服務型黨組織;服務育人
一、加強思想建設,筑牢服務育人思想根基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最大特色、最大優(yōu)勢,是黨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線。高校后勤工作也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與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確保后勤職工思想穩(wěn)定、轉變觀念的根本保障,是樹立后勤員工“主人翁”意識和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中心力量, 是提升后勤員工整體素質素養(yǎng)的有力保證,也是后勤員工主動適應后勤改革,提升相關業(yè)務技能的強大動力。
(一)加強理論學習、強化宗旨意識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了:“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薄邦I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須始終牢記宗旨、牢記責任,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在新時期,要做好一名優(yōu)秀的、忠誠的、務實的、廉潔的好黨員、好干部,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持黨性原則,筑牢宗旨意識。飲食服務中心是為全校師生提供飲食保障的服務部門,服務中我們恪守“師生為本、用心服務”的工作理念。為了讓全體黨員牢固樹立宗旨意識,飲食服務中心黨支部注重加強支部理論學習,采用例會集中學習、黨課、個人自學、“學習強國”、QQ群、微信群等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關于創(chuàng)建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黨組織的精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三全”育人的精神精髓,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學習,有效提升全體黨員黨性修養(yǎng)、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為師生服務的宗旨意識。
(二)強化責任意識、勇于責任擔當
社會的穩(wěn)定看高校,高校的穩(wěn)定看食堂,高校食堂責任重大,為師生提供保質保量的餐飲服務,是高校食堂必須承擔的責任。因此食堂的員工,尤其是黨員同志,必須牢固樹立服務師生的意識,自覺把服務當成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針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敢于直面,勇于責任擔當。飲食服務中心黨支部緊緊圍繞“師生滿意度”這一根本標準,要求全體黨員在實際工作中,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直面師生關注的諸如食品安全、米飯質量、菜品價格、服務質量等熱點問題,堅持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題。近年來實現(xiàn)了食堂原材料統(tǒng)一招標采購,從源頭上把住食品安全關;更換使用大米,投入進口全自動米飯生產(chǎn)線,努力提升米飯質量;對食堂進行改造升級,不斷改善就餐環(huán)境;實行晨會制度,不斷規(guī)范服務標準,提升服務質量。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提升了師生滿意度。同時,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得到了發(fā)揮。
二、注重內(nèi)涵建設,建立服務育人長效機制
(一)推進“規(guī)范化建設”,建立服務育人機制
1.建立質量標準體系,實行規(guī)范服務。首先,繼續(xù)做好 “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復評工作,不斷管理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在屯溪路校區(qū)德園食堂的基礎上向其他食堂推廣“ISO9000”認證。其次,實行目標管理。堅持實行量化考核,實現(xiàn)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明獎罰,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全面推進食堂“6T”管理,不斷加強日常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工作自覺性,提升環(huán)境整潔度,提高員工素質,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同時針對服務對象啟動滿意度調查工作,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相應的制度,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服務水平。
2.實施民主管理制度,暢通信息渠道。實施民主管理,實行投訴值班制度,建立建全多渠道、全天候的信息傳遞與溝通,隨時傾聽需求方的意見和建議。推行服務承諾制,努力為師生提供滿意的服務。中心與學生權益部定期召開大學生座談會,督促落實大學生所提意見、建議;實行服務首問負責制,讓師生投訴有門,論理有道,為構建美好、和諧工大做出努力。
3.推行培訓工作常態(tài)化,提高育人能力。飲食服務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員工的素質,為提高支部成員服務師生的能力,黨支部開展 “廚師才藝比賽”以賽代練,聘請餐飲專家對員工進行業(yè)務培訓,著力提高服務與育人的能力。
(二)推行“微笑服務”,讓服務行為育人
1.以總務部2017年精細化管理年為契機,推行精細化管理,不斷規(guī)范服務行為,讓服務行為成為育人的有效載體。中心黨支部將開展?jié)M意度調查,并對服務需求進行分析,通過滿意度調查中師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以及我們在巡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制定切實措施進一步優(yōu)化和規(guī)范服務過程、服務行為,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實行微笑服務,一線員工佩戴微笑裝飾,工作時面帶微笑,讓我們的微笑化解師生學習和工作中的辛勞。通過后勤員工在服務過程中,語言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熱情周到,對大學生是一種無聲的鞭策,能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各種文明習慣,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2.注重抓好員工隊伍的建設,將服務育人的教育活動貫穿工作的始終。針對后勤員工整體文化素質較低、接受能力有待提高等特點,一是重視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兩學一做常態(tài)化制度化為契機,認真抓好黨員的理論學習,牢固黨員職工的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到有黨員的地方就有戰(zhàn)斗力。二是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通過更新全體職工的學習觀念和學習行為,加速知識更新,弘揚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終身學習思想,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努力打造一支“平時工作體現(xiàn)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的員工隊伍是后勤工作最重要的基礎。
三、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確保服務育人取得實效
(一)建設后勤服務文化,弘揚服務育人精神
充分發(fā)揮黨支部引領作用,加強后勤文化建設,使每一位飲食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妄自菲薄,以飽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為學校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加強精細化管理,讓服務行為育人。教師在三尺講臺上實現(xiàn)教師育人,而后勤員工則以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習慣。以食堂改造為契機,打造文化餐廳,以推進“6T”管理為契機,強化規(guī)范管理,整齊排放的工具、整齊規(guī)范的動作、認真嚴謹?shù)墓ぷ髯黠L、節(jié)能節(jié)水溫馨提示、“光盤行動”等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著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通過活動,廣大后勤一線員工行為規(guī)范、訓練有素,他們的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服務態(tài)度、精湛的業(yè)務技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2.營造文化氛圍,讓服務環(huán)境育人?!按河隄櫸锛殶o聲”,采用現(xiàn)代管理模式,在餐廳中設置電視服務,推行文明用餐,在食堂合適的位置張貼名言警句,突出高校文明、高雅服務的育人氛圍;結合推行6T管理,在食堂擺放綠植,張貼校訓、節(jié)儉等圖片,營造良好就餐環(huán)境,強化就餐文化氛圍,達到環(huán)境育人的效果。
(二)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強化服務育人實效
1.搭建交流平臺,讓實踐活動育人。定期邀請校團委、工會、學院行政副院長、學生伙委會、研究生權益部等相關人員參加的伙食工作座談會,搭建交流平臺,暢通溝通渠道。實行“崗位體驗”,不定期邀請大學生代表或團委、工會等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參與食堂的原材料采購和遴選以及力所能及的食堂菜品制作或售賣工作,在主動接受師生員工監(jiān)督的同時達到育人的實效;開展“陽光助學”活動,在各食堂設立勤工助學崗和義務幫廚等活動,讓學生參與后勤服務管理,讓學生在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增進對后勤工作了解和情感,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增進責任感,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務育人”。
2.開設黨員示范窗口,中心黨支部以食堂為單位,通過黨小組推薦和支委會認真遴選在條件成熟的食堂開設黨員示范窗口,黨員工作時佩戴黨徽,亮出身份,在展示自我的同時接受師生的監(jiān)督。使黨員在本職崗位上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用典型的輻射作用影響教育引導中心全體黨員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開展“便民服務”,拓寬服務范圍。在做好食堂正常保障與服務之外,中心以“黨員主題活動日”等方式以外,將中心統(tǒng)一采購的米面油等原材料或從我校定點幫扶貧困地區(qū)——利辛縣、靈璧縣、界首市采購的農(nóng)產(chǎn)品,面向本校教職工以平價售賣;對年老、行動不便的教職工送貨上門,解決教職工的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樹立服務育人的典范。
4.開設第二課堂,發(fā)揮勞動實踐育人功能。開設“第二課堂”,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重視和加強第二課堂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落實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飲食服務中心作為服務師生的一線部門,支部積極響應總書記指示精神,組織技術骨干開設“營養(yǎng)健康及食品制作”“餐廳服務禮儀及實務”“食材原材料的采購與遴選”三門勞動實踐的公選課,通過課程的學習,旨在讓學生了解中國餐飲文化,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烹飪等生活技能和實踐能力,通過參與餐廳前廳服務及后堂部分勞動,教育學生繼承和發(fā)揚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充分發(fā)揮勞動育人、實踐育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譚玉敏,伍健婷.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路徑探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