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增君
摘 要:在學生的高中階段,隨著年級的提升學生所學的化學課程實際的難度以及深度都在不斷加深,并且學生在高中階段所面臨的考試壓力也在不斷增大,因此相應的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追求教學的速度往往忽視了具體的教學質量。本文對當前高中化學實際的發(fā)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探討,希望可以讓相應的任課教師得到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 教學模式 有效教學 方法分析
引言
在當前我國高中化學課堂發(fā)展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教學互動,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相應的任課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很多時候都是采用“老師講,學生記”的教學模式,此模式降低了課堂的趣味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當前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是當前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需要相應的任課教師最好具體的教學判斷工作,本文對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總結,最終得出了以下幾個結論。
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相應的任課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的促進教學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在實際構建學習氛圍過程中,需要結合相應的課程環(huán)境以及人文環(huán)境,其中人文環(huán)境主要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足夠的尊重,并且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可以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與交流的互動,從而讓學生可以充分的體驗教師對其具有足夠的尊重以及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認可。在實際構建相應的課堂環(huán)境的過程中,需要盡量使化學科目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將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進行了系統(tǒng)的定義,但是步入高中階段后越來越多的概念、定理以及相依的計算公式進步化學課堂,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此忽視了將化學貼近于生活的理念。因此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相應的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主動將更多的生活常識以及情境概念應用到課堂構建工作當中,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生實際的學習興趣,使得整體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采用新型的課堂組織形式
任課教學需要適當的組織一些教學活動,,比如定期舉辦化學知識競賽,讓學生從元素周期表的背誦開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在競賽中讓學生了解當前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對其加以改正。
由于化學課程本身具有較高的建構性,這其中包括了化學特定的表達符號以及特定的計算方式。在符號定義稱呼方面,涉及到多種化學元素的命名,我們常說的“鎂光燈”在化學學科當中僅剩下“鎂”元素,是一種較為新穎的定義方式。在實際進行化學計算時,所應用到的化學公式與傳統(tǒng)的數學公式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在讓學生學習有機反應中乙酸乙酯的合成的過程中,相應的任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將各個元素的實物發(fā)給每個小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有小組自行進行分析研究,然后教師在讓學生自己總結所觀察到的特性,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的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將理論與實踐進行適當的結合
在學習化學學科的過程中,需要有相應的化學實驗相配合,但是在當前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十分缺失實驗的配合,學校的實驗室資源過于匱乏,并且有一些較為復雜的實驗學生無法獨立完成,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即使學生真正進入到實驗室,對于實驗的完成效率也達不到實際的教學要求,很多學生在實驗時只是重復老師做過的步驟,缺乏獨立的思考,使得化學實驗課的整體質量始終達不到要求。因此在實際進行化學實驗課的過程中相應的任課教師需要結合教材的實際內容將實驗課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通過合理的規(guī)劃讓學生在生活中獨立的自主探究,任課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演示。比如在向學生介紹Na元素的基本性質時,相應的任課教師可以取出一小塊Na讓其與水發(fā)生反應,或者讓學生自主的進行乙酸乙酯的合成,使學生通過實際的反應過程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其基本性質。
四、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采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
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以及使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多媒體的優(yōu)勢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當前多媒體技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將其進行合理的利用,促進化學教學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在實驗課程完成之后可以將任課教師所演示的內容以微課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出來,讓學生對實驗的具體步驟進行充分的了解,以便于讓學生對實驗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更加詳細的掌握。在實際化學課程開始之前,任課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實驗的視頻向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真實的了解到各種金屬如鈉,鎂,鋁等的性質,讓學生結合視頻的具體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自主的討論,而相應的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保了高中化學課堂整體的教學質量。
結語
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想要實現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相應的任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明確的了解課堂的實際需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不斷的進步與提高。還需要任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明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將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為我國教育改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艷,黃紫洋.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62-63.
[2]李一楠.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實踐體系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3]翁建紅.來挑戰(zhàn)高考,面對壓力——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