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焰
前些日子,女兒的班主任將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四年級孩子》贈給家長。學過心理學,也看過幾本育兒書、上過幾堂親子課的我,自負地以為這本書不會有太多新意,然而看過之后卻感慨良多。
生兒容易養(yǎng)兒難,愛多了怕驕縱了孩子,愛少了又擔心過于嚴苛。怎樣愛才剛剛好?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10歲的孩子,正是小小少年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時期,要求獨立,重視團隊合作,信守諾言,對世界有了自己的評判;想要東西不再會用哭鬧的方式,而是以理性的態(tài)度與父母談判;開始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個時候,以前那套跟孩子相處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如何才能與孩子好好相處?我很困惑。
這本書從心理學、教育學出發(fā),分析了四年級孩子的性格特點,闡明了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影響,指導父母學會體察孩子的心事,讓孩子成為一個溫暖、理性的人,同時切合實際地提出了運動、學習兩不誤的方案。其中,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夫妻關系和自我情緒管理這部分。
雖然我一直明白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的道理,可是在生活中,卻往往不自覺地把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給了孩子。但這樣做吃力不討好,孩子不堪重負,丈夫則變成了旁觀者,想插手也插不上。
其實,把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把夫妻的時間留給夫妻,這樣的家庭關系才能和諧,就如書中所說,“夫妻彼此相愛,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的榜樣”。
昨天孩子突然問我:“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愛誰?”換在以前,我一定會說“我最愛你啊,我的小寶貝”??墒亲蛱煳覜]有這樣說,我看著孩子的眼睛,很認真地告訴她:“我愛很多人,但最愛你爸爸。因為我們相愛,所以才結婚,才生下了爸爸媽媽都愛的你?!焙⒆有ξ嘏氖终f:“我長大也要找個相愛的人結婚,生一個爸爸媽媽都愛的寶寶?!?/p>
也許因為職業(yè)習慣,我教育孩子比較強勢,溝通大多是命令式。一旦孩子反抗或不理睬就會提高音量,甚至惡語相向??吹轿闹械摹坝蟹N轟炸機叫父母”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笑了,是苦笑,說的不就是我嘛!長期如此,孩子也學會了用提高音量、甚至喊叫的方式來與我溝通,好像誰的音量高就該聽誰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一直責怪孩子脾氣暴躁,如今才發(fā)現原來是自己的問題。我開始反思,和孩子約定:誰要發(fā)脾氣時,對方就要及時提醒“你的小壞壞要出來,我的小乖乖不喜歡小壞壞;要是你的小壞壞出來的話,我的小壞壞也會出來的”。這個辦法雖然不是每次奏效,但確實避免了很多雞飛狗跳。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更是來幫助我們修煉自己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遇見了更好的自己,也許才是育兒最大的意義。
(作者系常熟市人民法院少年案件審判庭庭長。)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