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病發(fā)原因和社會環(huán)境、自身心理等因素相關。該疾病多發(fā)于青壯年,病程長、易復發(fā),主要表現(xiàn)為行為、情感、認知障礙,威脅身心健康,影響家庭生活。針對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目前多藥物治療,如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等,雖然能改善患者癥狀,但是不良反應大,影響預后和生存質量[1]。阿立哌唑是近年新興的抗精神病藥物,國內外學者對其耐受性和療效進行了研究,但相關性的報告比較少。基于此,本文對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92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進行分析,探討了阿立哌唑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慢性精神分裂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表法,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29~66歲,平均為(45.3±2.7)歲;病程為1個月~6年,平均(2.9±0.1)年;試驗組(47例)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為30~67歲,平均為(45.4±2.6)歲;病程為2個月~6年,平均(3.0±0.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2]:均首次發(fā)病;無藥敏史;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明白本研究目的,簽訂意向書;(2)排除標準: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資料不全患者。
對照組給予利培酮(由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0776,規(guī)格1 mg×20 s),初始劑量每天1.0 mg,2周后更為每天4.0~6.0 mg,持續(xù)4周;試驗組給予阿立哌唑(由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1507,規(guī)格10 mg×7片),初始劑量每天5.0 mg,1周后增至每天15.0~20.0 mg,持續(xù)4周。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結果,標準:陽性與陰性癥狀(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評分降低75%以上,為疾病治愈;PANSS評分降低35%~74%,為疾病緩解;PANSS評分降低不足35%,為疾病治療無效。緩解率=治愈率+緩解率;(2)分別用PANSS量表、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判定治療前后的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3],其中,PANSS評分越低說明精神狀態(tài)越好,PSP評分越高說明社會功能越好;(3)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以震顫、體質量增加、失眠、血糖升高為代表。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PANSS、PSP評分屬于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結果、不良反應屬于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的緩解率為95.7%,比對照組的80.0%高,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PANSS、PSP評分均得到改善,且試驗組各指標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4%,比對照組的22.2%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慢性精神分裂是一種多發(fā)于青壯年的臨床常見精神病,近年病發(fā)率持續(xù)上升,且發(fā)病年齡越來越小。受個體差異影響,慢性精神分裂的臨床表現(xiàn)各異,多伴有情感、思維等障礙,隨著病程的延長,疾病的反復發(fā)作,個別患者出現(xiàn)活動衰退、社會功能退化。既往研究證實[4-5],慢性精神分裂和多巴胺能、5-HT能相關,尤其是5-HT能方面,和健康人相比,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血液中的5-HT比較多。由于臨床尚未明確該疾病的病發(fā)機制,當前也就不存在特效療法,常選用抗精神藥物,便于緩解患者癥狀,改善生活狀況。
利培酮是一種新型的抗精神病藥,具有性質獨特的單胺能拮抗劑,對多巴胺、5-HT有著良好的親和力,有效改善患者的陰陽性癥狀,促進神經(jīng)組織修復。而且,該藥物還能改善患者的情感功能,究其原因可能和藥物顯著的親和力相關。但是該藥物的長期服用,會引發(fā)震顫、體質量增加等不良反應,影響臨床療效[6-7]。阿立哌唑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能抑制多巴胺活性,刺激神經(jīng)元突觸細胞活動,改善癥狀,提高認知功能;抑制5-HT2A活性,維持多巴胺的生理功能,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不會使患者出現(xiàn)震顫、血糖升高、失眠等不良反應。在田鍇[8]報告中,阿立哌唑治療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83%,比利培酮治療對照組的82.61%高,說明和利培酮藥物相比,阿立哌唑效果更為顯著。
我院為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的治療效果,通過將92例患者分成不同療法組后發(fā)現(xiàn):阿立哌唑試驗組緩解率為95.7%,利培酮對照組緩解率為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阿立哌唑藥物的應用能更好改善陰性、陽性癥狀,提升臨床療效,和上述報告一致。兩組治療期間均出現(xiàn)失眠、震顫等不良反應,其中試驗組發(fā)生率為6.4%,比對照組的22.2%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和利培酮比較,阿立哌唑的毒副反應小,多在停藥或對癥治療后消失,發(fā)生原因為:阿立哌唑極少影響多巴胺受體、5-HT2A受體,能協(xié)調DA功能,減少其不足和亢奮,從而穩(wěn)定療效,緩解疼痛[9-12]。治療后,兩組PANSS、PSP評分發(fā)生顯著變化,其中試驗組PANSS評分(63.01±6.39)分,比對照組的(72.33±9.65)分低。PSP評分(62.08±4.97)分,比對照組的(50.02±4.16)分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阿立哌唑在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上的效果優(yōu)于利培酮,可能和阿立哌唑是5-HT2A、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對其有著良好的拮抗功能,能提升用藥依從性相關。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PANSS、PSP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PANSS、PSP評分比較(分,±s)
試驗組(n=47) 86.52±4.05 63.01±6.39 21.174 0.001 39.75±3.62 62.08±4.97 24.710 0.001對照組(n=45) 85.60±4.13 72.33±9.65 8.639 0.001 39.81±3.71 50.02±4.16 12.405 0.001 t值 1.079 5.484 - - 0.079 12.642 - -P值 0.284 0.001 - - 0.938 0.001 - -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綜上所述,給予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阿立哌唑治療,有助于改善精神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