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保定市蓮池區(qū)百樓鄉(xiāng)太保營小學 河北保定 071000
孩子們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源于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兒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點,他們難以用言語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和體驗,而音樂中強烈的情緒對比、鮮明的感情描寫正抒發(fā)了兒童的內心世界,孩子對音樂天然的熱愛和向往,對我們發(fā)出了信號:每個孩子都需要音樂,每個孩子都有接受音樂的愿望和要求。我認為,在音樂課讓孩子們暢游在和諧的音樂教學氛圍中,能促使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主動參與和自覺探究,提高學生素質。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任何一首歌曲或樂曲都是藝術家的情感產物,它通過音樂特有的方式來表現,或活潑或婉轉或莊嚴或凄涼的情感,使人們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煉。也正是這種情感牽動著無數顆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故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播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愉快地和孩子們一起完成音樂教學任務。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適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電教媒體能產生活躍的動態(tài)畫面,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們進行集體演唱時,我覺得老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王國”。因為低年級學生通常是活潑好動的,在教學教育活動中,應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段,為學生提供“動起來”的機會,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任務后,我又設計開展了“課堂舞會”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愿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游戲。
為了鞏固學過的歌曲,我設計了“開火車”這一游戲。由我做火車司機,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學生接唱,只有唱正確的才能坐上我的小火車,孩子們個個熱情高漲,積極踴躍,不亦樂乎。音樂課堂借助游戲,使得教師樂之教,教的新,學生樂之學,學的活。
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在我每次上音樂課時總是給學生留出5-8分鐘時間,利用此方法要求學生進行表演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知道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對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學生,要求他們聲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對于一些對獨立唱歌感到緊張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背唱歌曲;而對于一些對自己沒有信心、懼怕唱歌的學生則只要求他們唱準歌曲的節(jié)奏和音高。不同的學生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會逐步認識自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不同層次學生的唱歌潛能,使部分學困生和沒有信心者減少對唱歌的恐懼,樹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情感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它具有引發(fā)、定向、激勵和強化的作用。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過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情感的疏導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師生和諧才能奏出美妙的歌。
教師應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與學生保持同一水平線上的心理接觸,不要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嚴姿態(tài)去面對學生。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娓娓道來,學生如沐春風,心情舒暢。這樣可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懼怕感,增強其信心。也可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老師更容易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更喜歡上音樂課,喜歡唱歌。
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人際交往、情感溝通的過程,師生情感的交流與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動向,細心留意每個學生的眼神、表情,及時發(fā)現問題,用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或熱情的語言、真摯的愛心幫助學生,使學生認識自我。教師只有研究學生情感,了解學生情感,及時捕捉學生的情感信號,才能有的放矢的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而歌的信心。
在課堂上,教師放下“架子”,跟學生一起跳舞、唱歌,也是創(chuàng)設課堂民主和諧氣氛的好方法。
讓我們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音樂這朵絢麗芬芳之花開在每個學生的心上,讓孩子們暢游在和諧的音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