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喬
(重慶市巴南區(qū)廣播電視臺,重慶 401320)
紀錄片配音是指配音員針對紀錄片的解說詞進行聲音演繹的過程,紀錄片制作者就是通過聲音和視頻的結合給受眾者一種新的觀影感受,以配音的這種有聲語言表達,達到直接、生動及精確的目的,這不僅是紀錄片整體思想、文化內涵凝聚的紐帶,同時這也是電視紀錄片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
配音講究技巧,不是簡單地看圖說話,而是結合紀錄片表達的內容,將其畫面的引申內涵所表達出來,一個好的配音可以使觀眾留戀畫面之外,還回想其有聲語言的蘊意,每一字、每一詞,不是毫無感情,而應源于內容,為內容服務,以達到思想情感與藝術特色的完美融合。這樣才可將紀錄片的思想實質準確、鮮明及生動地表達出來。配音員通過配音這種有聲語言表達,使不同語境、情境采用不同的語氣來展現得淋漓盡致。
關于紀錄片語言這一方面,大家都有所了解,它不像電視新聞解說那樣,主要在結合畫面事實,來傳遞信息,紀錄片的內容,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容不得半點的渲染和夸張。紀錄片一種特別的文化形態(tài),處于電視藝術和新聞傳播這兩者的中間,并擁有著真實性和審美性等特點,而恰當的配音,可進一步深化作品的情感表達力和感染力,使其具有明顯的形象性。
紀錄片配音員采用大眾化的語言表達方式才能將闡述的事實、表達的觀點與簡潔的情感傳遞給觀眾,以真實生活為創(chuàng)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同時用真實引發(fā)人們思考的藝術形式通過錄音方式錄制出來,將其解說基調真正把握,才能使不同內容、類型、風格的紀錄片被觀眾理解。
紀錄片配音是將已有的文學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表達形式,這對配音者最為基本的要求就是發(fā)音規(guī)范、字正腔圓。從美學角度來講,語言美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tǒng)一體,為使紀錄片配音的有聲語言表達能夠呈現這種效果,必須要求紀錄片配音者的發(fā)音要極其標準,吐字清晰正確,強調圓潤優(yōu)美,在配音表達中,字正腔圓要求配音者充分展現自身聲音的美感質量,將其運用著眼于觀眾,服務于觀眾,適應觀眾的需求。紀錄片配音過程中,還得注意表達技巧的運用,對重音、停連、語氣的處理要適當合理。
漢族語言自身帶有著一種獨特的節(jié)奏感,每一句通過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方式將其節(jié)奏劃分出來,可進一步提升聽眾的聽覺效果。紀錄片配音也需要講究有聲語言表達的節(jié)奏感,將各種表達技巧靈活運用,該長音就長音,到慢時就緩慢,一到著重之處要格外突出這一點,這樣才能使人聽出其中不同,所表達內容的情感不一。配音的節(jié)奏感要與紀錄片的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將每一處的節(jié)奏分析和處理都落實到位,在每一句、每一詞、每一字當中靈活轉換,整體語調不能處于不變的狀態(tài),一定與紀錄片畫面進程所聯(lián)系,任何地方的變化都應微妙、自然及合乎情理,不會使人覺得突兀,紀錄片配音是一項用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活動,特別的有聲語言表達,可以將它作為一位敘述者,將畫面中展現的內容向受眾娓娓道來。由于紀錄片中的不同內容,配音員的經驗也有不同,為使作品能夠更加完美地展現出了,必須從畫面出發(fā),深刻理解其表達內容,基于深層次的理解,盡快使自己進入其中,靜心表達其情感。
一般而言,美好的聲音總是能夠使人難以忘懷,一個獨具特色的聲音也散發(fā)著不一樣的魅力。在具體的配音工作中,紀錄片導演在選擇配音員的時候,往往要考慮配音者自身的聲音條件是否與此片的要求相符合,像那種宏大的政論片,紀錄片導演不會選擇氣質柔弱、聲音甜美的配音員進行有聲語言表達,而是選擇蒼勁、渾厚的配音員進行此類紀錄片的配音?!芭湟粽Z言”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它具有準確表達意向的功能和豐富片子感情色彩的功能,在給紀錄片配音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對其聲音進行美化,使其聲音更具特色,于是在紀錄片配音中配音員聲音的色彩將以咬字器官的各方面調節(jié)來加以改變。
配音是一種藝術,通過有聲語言的表達形式在紀錄片中盡顯其光彩,恰當的配音可以使紀錄片畫面更具形象感,能夠使觀眾對其的理解更加深入,但是配音強調語音規(guī)范、字正腔圓之外,更要把紀錄片所呈現的高度思維以解說詞的方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從而使紀錄片中的情與境充分表達出來,以達到聲畫合一的藝術效果。因此,抓住紀錄片的情感內容,把握有聲語言的表達技巧,在配音的過程中,將二者完美結合,以呈現不一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