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qū)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幼兒園教育可以為一個人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對其以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深知自己有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路的重要責任。再健康的小樹苗偶爾也會遭受蟲害,再乖巧懂事的孩子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這時,就需要幼兒教師這位巧手的“園丁”把小樹苗身上的“蟲子”捉走,讓一顆顆幼苗在藍天與陽光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老師,晨晨把我的畫弄臟了!”“老師,晨晨剛才把圖書角的書撕壞了!”“老師,晨晨老是揪我的辮子!”“老師,晨晨就是個‘搗亂大王’!”“老師……”“老師……”
剛一接手這個班級,這名叫晨晨的孩子就以“搗亂大王”的形象強行進入我的視線。上課時,他小動作不斷,不是踢前邊同學的小板凳,就是不停敲打桌子發(fā)出聲音;午休時,也從不肯老老實實躺在小床上,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至于做游戲時,那更是調(diào)皮搗蛋,無所不為。我曾提醒過他很多次,但收效甚微。
這孩子,真的只是單純地喜歡搗亂嗎?我不禁陷入了思索。
忽然間我想到,晨晨的爸爸媽媽前段時間給他添了個小弟弟,一下子全家人的生活重心都轉(zhuǎn)移到這個新生嬰兒身上。難道是本來享受著全家萬千寵愛的晨晨忽然遭受了冷落,所以不自覺地想用這種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這一天,晨晨又在敲打桌子,我知道時機到了,于是,走到晨晨身邊,蹲下身對他說:“晨晨,你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孩子,老師一直在關(guān)注你,也很喜歡你。”晨晨聽了,沒吭聲,手上的動作卻停下了。我繼續(xù)說:“老師還知道,你是個很友好的孩子,最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可是有的時候,你敲打桌子,午休時跑來跑去,會影響別的小朋友,這樣是不應(yīng)該的。老師相信你,今后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對嗎?”晨晨笑了,使勁點了點頭,說:“老師,我知道了,我不會再影響別的小朋友了!”
我又在家訪時和晨晨的父母深入地聊了一次,提醒他們在家中不要忽視晨晨,他們也意識到了晨晨存在的問題,答應(yīng)在今后一定多加注意。
于是,我高興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搗亂大王”再也沒有過類似的惡作劇行為了,現(xiàn)在的他,和小伙伴們相處得愉快極了。
班級里放著一只魚缸,里面養(yǎng)著幾條活潑可愛的小金魚。這是我專門買來供孩子們觀察欣賞的,魚缸旁邊有一包魚食,每天會由值日的小朋友給小金魚喂食。
一天中午,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本來快活地游來游去的小金魚,忽然全都翻了肚皮,水面上卻漂著大量的魚食,原來是有孩子把滿滿一包魚食都撒到了水里,這才導致小金魚的“犧牲”。究竟是誰干的呢?我有些惱火。于是,我問孩子們:“小朋友們,班里養(yǎng)的小金魚死掉了,大家知道為什么嗎?”“我知道!我看到水里有很多魚食,小金魚被撐死了。”“對,老師告訴過大家,喂小金魚的時候,一定不要喂得太多,就像小朋友們吃飯也不能吃得太飽一樣。大家以后一定要記住。”我一邊說著,一邊注意觀察班里孩子們的表現(xiàn)。這時我發(fā)現(xiàn),涵涵的表情很緊張,低下頭不敢看我。我覺得,這件事一定是她做的。我很想責問她,但一來沒有十足的把握,二來這么當眾問她,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再三考慮,我還是按捺下來。
第二天一早,我買了幾條新的小金魚,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老師又帶回了幾條小金魚,這一次,老師想請涵涵小朋友來照顧他們?!痹捯魟偮?,涵涵激動地抬頭看我,眼神里充滿了驚喜。下課了,涵涵小心翼翼地把魚食一點兒一點兒地放到魚缸中,生怕忽的一下子倒得太多,又會導致昨天的“悲劇”。我過去摸摸她的小腦袋,高興地說:“涵涵真細心,照顧得真好?!薄翱墒恰墒俏易蛱觳恍⌒牡沽颂圄~食,把小金魚撐死了……”涵涵猶猶豫豫地說。我笑著拍拍她的肩:“沒事,老師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可是,昨天不是你值日,為什么要去喂小金魚呢?”“因為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喂過,覺得很好玩,我也想喂小金魚吃東西?!蔽一腥淮笪?,原來是好奇心惹的“禍”??!孩子的好奇心是寶貴的,我無比慶幸自己昨天沒有粗暴地一盆冷水澆滅它?!澳阆矚g照顧小動物,老師真高興。以后,老師會給大家更多的機會,讓小朋友們?nèi)フ疹櫵鼈儯脝??”“太好啦!”涵涵興奮得叫了起來。
在后來的日子里,涵涵自告奮勇承擔起了給小金魚換水的任務(wù),還時不時提醒值日喂小金魚的同學:“注意哦,千萬別撐到它們!”
戶外游戲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孩子們像撒歡兒的小馬駒一樣,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快樂地奔跑玩耍。這會兒,我班級的孩子們正在排隊滑滑梯,玩得不亦樂乎。忽然,我看到小冬抓住正在向上爬的宇宇,使勁兒向下拽。這可是危險的動作!
我連忙喝止小冬,還沒來得及說話,小冬已先憋紅了臉,大聲喊道:“老師,宇宇壞!”我莫名其妙:“明明是你不讓宇宇玩,為什么還說宇宇壞?”這時候,別的孩子也跑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老師,是宇宇不好。”“老師,本來都輪到小冬了,結(jié)果宇宇又搶到他前面了?!蔽野涯抗馔断蛴钣睿骸笆沁@樣嗎?”宇宇默不作聲,低下了頭。
原來,是宇宇玩完一遍之后,想玩第二遍,又不想排隊,干脆擠到了小冬前面。本來興沖沖準備“一展身手”的小冬被人搶了先,著急起來,連話也來不及說,直接動手要把宇宇揪下來。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往往肢體表達會先于語言表達。尤其是男孩子,語言能力的發(fā)育晚于女孩,在這一點上表現(xiàn)得更明顯,在遇到著急的事情時,來不及組織語言,直接小手小腳就比劃上了。這個時候,老師不能盲目地批評孩子,而是要理解,他們在生長發(fā)育中會有這樣一個階段。
于是,我對孩子們說:“這樣吧,老師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呢,有一個氣球王國。有一天,氣球們排著隊玩鉆山洞的游戲,大家都很有秩序??墒?,有一個綠氣球,想要快點輪到自己,干脆擠到了走在前面的紅氣球前邊。這個被插隊的紅氣球非常生氣,氣得自己越來越鼓,越來越大,氣得干脆把綠氣球擠到了旁邊的尖尖的石頭上。忽然,‘砰’的一聲,綠氣球被石頭扎破了……故事就講到這兒,小朋友們,你們覺得紅氣球和綠氣球做得對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嚷道:“綠氣球做得不對,綠氣球不該插隊!”“紅氣球也不對,他應(yīng)該告訴綠氣球不要插隊。把綠氣球擠到石頭上太危險了!”我點點頭,又看向小冬和宇宇:“你們覺得呢?”宇宇先開口了:“老師,我不應(yīng)該像綠氣球那樣,插隊是不好的?!毙《舱f:“我不應(yīng)該動手拽宇宇下來,這樣太危險了?!?/p>
這場“危險的游戲”就這樣有驚無險地結(jié)束了。后來,孩子們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件。
3~6歲的幼兒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很多時候他們分不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應(yīng)該做,什么不該做,行事全憑感覺。如果教師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過失,處理起來很容易失之武斷,過于簡單粗暴。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教師們都已意識到,恰當?shù)摹⒂嗅槍π缘呐u、教育、引導可以有效樹立起幼兒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成才,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不正確的批評則會對幼兒的內(nèi)心造成傷害,嚴重者甚至會影響一生。
1.以愛心為顏料,以理解為畫筆。教育是一份需要愛和理解的事業(yè)。只有以愛為出發(fā)點,教師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考慮;只有真正地理解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更有效地糾正孩子的錯誤。教師的“愛”不僅僅停留在讓孩子吃飽穿暖、帶領(lǐng)他們游戲?qū)W習的層面上,而是具有包容、尊重、鼓勵、信任、引導、支持等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教師對孩子的愛是孩子們心理健康發(fā)展最有效的推動力。只有被愛的陽光雨露灌溉的幼兒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感到去幼兒園,和老師、小伙伴在一起是一種快樂,才能夠形成樂觀積極、健康向上的性格。
有愛心是幼兒教師的準入門檻,而理解幼兒,則是幼兒教師的必修課。
孩子由于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其思想和行為特征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區(qū)別。許多在成人看來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卻是再正常不過的。如果不了解幼兒的行為和心理特征,很容易以成人的眼光去判斷問題,結(jié)果反而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這就要求每一名幼兒教師學好“幼兒心理學”“幼兒行為學”等理論,并在實踐中逐步摸索領(lǐng)會,爭取早日成為孩子們的“知心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能很有效地幫他們糾正錯誤。
2.注意批評語言,選準批評時機?!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尤應(yīng)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要創(chuàng)設(shè)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guān)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所以,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要用故事性有趣味的語言,循循善誘,不要生硬說教。有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觀察了上百名3~6歲的幼兒,發(fā)現(xiàn)當老師們講故事的時候,孩子們的大腦活動便格外活躍,而如果老師只是生硬地說教,孩子們大腦活動就趨于平緩。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也常常以講故事的方法給幼兒講道理,總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也要針對幼兒不同的性格特征、所犯錯誤的輕重,選擇不同的批評方式和語言。如果幼兒性情敏感膽怯,犯的錯誤又不嚴重,教師的語言應(yīng)溫和,否則很容易傷害這部分幼兒的自尊心;如果幼兒大大咧咧,犯的錯誤又比較嚴重,教師就可以適當嚴肅或嚴厲,以便引起這部分幼兒的重視。
我也十分注重批評的時機。幼兒的有些危險或無禮的行為,需要當機立斷,立刻嚴肅制止,否則可能會導致幼兒受到傷害。而有些情況下,教師一時不能確定事件的真相,此時一定不能只看到事件的表象而武斷行事,以免誤會幼兒,損害幼兒的身心健康,破壞師生感情。
3.緊密家校聯(lián)系,強化教育效果。家庭和學校,是幼兒兩個最重要的生活地方,也是培養(yǎng)幼兒健全人格最重要的兩處場所。家校配合好,對幼兒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家長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告訴孩子不要聽老師的,那么教師的一番心血,難免付諸東流。
比起幼兒的行為問題,家長往往更關(guān)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吃得怎么樣,睡得好不好,和小朋友玩得開不開心……有些家長甚至會反感教師向自己“告狀”。這就需要教師提高溝通技巧,獲得家長的理解與配合。對此,我有幾點策略。一是表揚為主。作為家長,總是更喜歡聽到孩子在學校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和老師對孩子的贊揚。教師先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再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往往更容易接受,配合度會更高。二是實時反饋。教師將孩子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和成長,都及時地反映給家長,也會使家長獲得成就感,也就更加認可教師的工作。三是因人而異。針對家長的不同性格,不同教育背景,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如家長受教育水平較高,有較科學教育理論,教師可與家長一起交流溝通教育技巧;如家長受教育水平一般,也不太懂得怎樣管教孩子,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詳細的教育意見,鼓勵家長配合,等等。
總之,批評是一種輔助性的教育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為幼兒日后的發(fā)展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正確而巧妙的批評方式一定是與鼓勵和贊揚相結(jié)合的,它如春風化雨,滋潤幼兒的心田,使他們以更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更健康的身心,走好未來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