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巧林,李 薇,梁艷婷
(華南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是習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在《健康中國2030》和“互聯(lián)網(wǎng)+”大背景之下,研究青年大學生健身活動印象管理,能夠促進青年群體身心健康,加快健康中國建設步伐,助力民族復興.
微信,作為當下最受歡迎的社交軟件之一,整合了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功能,是個體自我呈現(xiàn)與群體交互的人際印象管理關系的延伸[1].當前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運動等多種渠道來展現(xiàn)健身情況.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稱自我呈現(xiàn)(Self-presentation),1959年由心理學家Erving Goffman提出,[2]即人們試圖控制和管理他人對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過程[3],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希望獲得負面評價[4][5].國內學者安桃艷、榮海濤稱其為是指互動的一方通過一定方式影響并控制另一方形成自身所期望的印象的過程[6];趙曉認為印象管理是指個體通過行為、動機、行為和個人屬性(如信任、智力和發(fā)展?jié)摿Γ﹣砜刂扑诵蜗蟮男袨椋?].國內關于體育學科應用印象管理理論研究的學者較少且起步晚,張立敏、李正中等作為印象管理研究的集大成者,從2007年開始為中國體育科學領域的印象管理研究作出了探索,如長期健身活動對個體印象管理、心理健康、身體觀念等的影響[8].劉硯議認為微信用戶存在“強”和“弱”兩種朋友圈關系,其中在弱關系朋友圈,微信功能有助于用戶進行理想化的表演,其印象管理程度較高[9].
微信視角下青年大學生健身活動的印象管理,即青年大學生以微信為管理工具,發(fā)布有關參與某項健身活動動態(tài)、表達對健身活動的看法、原創(chuàng)和轉發(fā)有關健身活動文章的一種形象塑造方式.
通過計算機隨機抽取華南師范大學12個學院,并分別從各院隨機抽取男性和女性大學生各5名,合計120名青年大學生作為研究樣本.研究采用訪談法、分析法和簡單描述統(tǒng)計法.
依據(jù)簡單描述統(tǒng)計法,對120名青年大學生在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間的朋友圈內容進行搜集整理,獲取12356條有效數(shù)據(jù),并按文字、相片或相片+文字、小視頻或小視頻+文字進行分類統(tǒng)計(表1).
表1 青年大學生微信朋友圈發(fā)布類型統(tǒng)計
對表1分析可知,就類型而言,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最多的類型為相片或相片+文字,其次為小視頻或小視頻+文字,再者為純文字;不同學院的大學生微信用戶發(fā)布朋友圈內容發(fā)布類型有所不一樣,文學院更偏向于發(fā)布純文字的朋友圈內容,跟專業(yè)特點存在有較強關系.就活躍度而言,體育學院、音樂學院、計算機學院、公管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和美術學院的大學生較高,發(fā)布的內容相對多,體現(xiàn)出對自我的呈現(xiàn)有著較高的期待.
依據(jù)分析方法,對120名青年大學生微信朋友圈內容進行剖析,并按健身活動、心情、工作、旅游、學習、娛樂、美食、體驗感受、狀態(tài)更新、對事物的評價和其他等13項內容進行劃分(表2).
表2 青年大學生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內容統(tǒng)計
對表2分析可知,就整體而言,青年大學生朋友圈關于健身活動內容占比11%,僅次于占比13%的微店.就學院而言,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以及計算機學院的青年大學生發(fā)布健身活動的朋友圈較為頻繁,其中有關藝術類學院的大學生較非藝術類頻繁,這與學院群體特征有著很大關聯(lián).微信朋友圈在擴展和補充真實空間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青年大學生根據(jù)離線真實體驗來擴展個人空間的,他們通過在朋友圈中發(fā)布旅游、美食、健身活動和娛樂等內容來加強印象管理,在朋友群體中塑造良好的、預設的的個人形象.
基于健身活動形式和發(fā)布健身活動的內容兩個維度,對120位青年大學生微信朋友圈內容相關健身活動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3).
表3 青年大學生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健身活動方式和內容類型統(tǒng)計
由上表可知,青年大學生們健身活動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短跑、登山和打球等,在健身活動中大學生們以發(fā)布個人健身和消耗卡路里等圖片內容居多,以此加強視覺下的印象管理.通過對關于發(fā)布內容的具體分析表現(xiàn)可以深入得知與健身方式很大的關系,騎車與跑步的健身方式與呈現(xiàn)的距離和路線圖相關聯(lián),在大學生發(fā)布騎車與跑步的健身方式時,一般會伴隨著線路圖和距離.
依據(jù)訪談法,隨機選取120位青年大學生中的60位的大學生進行面對面深度訪談.經(jīng)過歸納整理得出當前青年大學生利用微信進行印象管理的動機主要包括以下4種(表4).如公共管理學院女大學生張某為實現(xiàn)減肥目標,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運動路線、消耗卡路里等內容來監(jiān)督著自己每天的鍛煉時間以及次數(shù);音樂學院男大學生李某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健身活動圖片、小視頻等內容來獲取暗戀對象的關注.
表4 青年大學生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健身活動內容的心理動機分析
對表4分析得知,研究樣本中超過50%的青年大學生通過朋友圈發(fā)布健身活動來進行自我美化,將自己的“美好”一面展現(xiàn)出來,加強自己印象管理.心理動機能反映出青年大學生們對自我呈現(xiàn)的期待,也反映出青年大學生對自我印象的重視.
綜上研究,青年大學生正在通過微信進行自我的印象管理,其動機是多元的,當前,青年大學生在利用微信進行健身活動的印象管理存在著如下問題.
印象管理的目標是使自己能在別人心目中形成良好形象,因此其動機也應該是重塑自我良好形象.從前面的研究中我們得知當前大學生普遍的印象管理動機主要有自我監(jiān)督、自我美化、獲取關注和滿足虛榮心等.其中,獲取關注和滿足虛榮反映出當前青年大學生印象管理過程中一種不健康的心理,這種心理會使他們不顧自身實際情況過分或夸張修飾自己,從而在眾人面前展示出非真實的自己、迷失自我,久而久之其印象管理偏離重塑自我良好形象的動機,當其得不到愛慕之人關注或眾人羨慕時,其印象管理以失敗而終,其身心發(fā)展也受到消極影響.
由前面分析可知青年大學生健身活動的印象管理呈現(xiàn)內容主要包括心情、感悟、距離、情緒、路線圖片、個人圖片和消耗卡路里等7中.在研究的120名青年大學生樣本中,近50%的青年大學生選擇消耗的卡路里和個人圖片,選擇心情、感悟、距離作為印象管理呈現(xiàn)內容的居中,選擇情緒、路線圖片的青年大學生較少,其中選擇個人圖片作為呈現(xiàn)內容的頻數(shù)是選擇情緒作為呈現(xiàn)內容的3倍之多,這反映出當前青年大學生在選擇印象管理的內容上有所失衡,這某種程度上是影響青年大學生印象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信朋友圈中顯示了現(xiàn)實社會中隱藏的或無意識的自我形象,青年大學生健身活動印象管理多數(shù)為通過發(fā)布個人相關相片實現(xiàn),這證明了青年大學生心里對別人比對自己的期待高,其目的是求關注求點贊以獲得認同感或滿足其虛榮心的心理.這些實際體現(xiàn)的是青年大學生在自我美化過程中的認知偏差,既是對印象管理動機認知的偏差,也是對印象管理策略認知的偏差,這些認知偏差不利于青年大學生塑造良好自我印象.
印象管理行為本無好壞之分,作為青年大學生,適度的印象管理是可取,也是必要的.因此,微信視角下青年大學生印象管理應該做到以下三方面.
自我監(jiān)督體現(xiàn)的是大學生對自己健身運動的嚴格要求、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堅強的體魄,也能培養(yǎng)自己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人格魅力;自我美化體現(xiàn)的是大學生對自身形象的關注,正確的自我美化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獲取關注和滿足虛榮則一定程度上會是大學生偏離印象管理的軌道,從而過分或夸張修飾自己,長此以往則不利于青年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青年大學生要樹立自我監(jiān)督和自我美化的印象管理動機,擯棄獲取關注和滿足虛榮的動機,使自己能夠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心理學家瓊斯和皮特曼認為印象管理需要綜合兼顧認知因素、激勵因素和道德因素[10].因此,青年大學生在利用微信進行印象管理時也要將認知因素、激勵因素和道德因素考慮進來.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可展示健身路線圖和計算健身路線距離的功能,在展示健身路線圖和路線距離時,不過分修飾自己、不夸大事實,不違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公德,并不斷激勵自己、監(jiān)督自己,持之以恒的實現(xiàn)一個個小目標,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綜合素質,塑造完美形象.
印象管理策略包括獲得性策略和防御性策略[11],自我美化是印象管理的動機之一,也是實現(xiàn)印象管理的防御性策略之一.自我美化要注重實事求是原則,要通過不斷加強自身綜合素質途徑來加強自我美化.微信視角下青年大學生健身活動的印象管理,就要通過微信平臺自我監(jiān)督,不斷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不斷利用微信平臺知識傳遞的及時性和豐富性,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增強自身的理論素質,促使身心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青年大學生正確的自我美化,要從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做起.
間接印象管理,指的是通過參與公益活動、慈善捐助、贊助文娛與政府合作等“親社會”行為來建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從而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印象[12].作為青年大學生而言,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學校提供的便利條件和平臺,多渠道加強印象管理.如參加省市縣政府組織的馬拉松等比賽活動,參加學校組織健康跑等健身活動,參加校內外公益組織舉行關愛留守兒童等健康跑等公益活動,發(fā)揮自身體育特長主動開展鄉(xiāng)村體育支教活動.在參加活動的同時,以微信圖片或視頻的的形式展示自己參加某項公益活動或比賽活動的內容,以文字形式抒發(fā)參與或組織某項活動的心得或見解.因此,青年大學生加強印象管理,既要利用好微信工具的多種展現(xiàn)方式,同時又要創(chuàng)造或利用條件多途徑參與健身活動,間接促進健身活動印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