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英 曹日亮劉華棟
(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
晉汾白豬是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培育的山西省第一個國家級新品種豬,2014年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農(nóng)01〕新品種證字第24號)[1],2015年入選農(nóng)業(yè)主導品種。近幾年,科研工作者對晉汾白豬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繁殖性能上,晉汾白豬母豬繁殖性狀與國外豬種和其他優(yōu)秀組合相比均表現(xiàn)出獨特的優(yōu)勢[2]。該品種已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是一個優(yōu)良的瘦肉型品種豬[3]。但是在營養(yǎng)研究方面,科研人員對晉汾白豬肉質(zhì)品質(zhì)以及中草藥添加劑對豬肉品質(zhì)改善方面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研究利用安全無害、無抗藥性、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飼喂晉汾白豬,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在豬飼料中添加中草藥添加劑,晉汾白豬的豬肉品質(zhì)有較大的改變。
本試驗于2017年9—12月份在山西省大同市某豬場完成。
選取32頭晉汾白豬,分為4個組,即對照組(CK)、試驗Ⅰ組(中草藥Ⅰ組)、試驗Ⅱ組(中草藥Ⅱ組)和試驗Ⅲ組(抗生素組)。每組8頭豬,試驗豬要求體重接近,公母各半。
試驗Ⅲ組(抗生素組)在基礎日糧一致的基礎上,添加硫酸粘桿菌素、桿菌肽鋅、牛至油等,具體添加量為每噸全價日糧中添加桿菌肽鋅30g、硫酸粘桿菌素6g、牛至油50 g。
試驗Ⅰ組(中草藥Ⅰ組)以黨參、白術為主藥,與陳皮、蘇子、神曲等配伍,試驗Ⅱ組(中草藥Ⅱ組)以黨參、白術為主藥,與茯苓、甘草、半夏、木香等配伍。試驗中所選用的中草藥制成300目的超微粉劑,在飼料中按照0.5%的比例添加。
試驗豬體重達30 kg時預試驗10 d,進行驅(qū)蟲和健胃,后開始正式試驗。整個試驗豬的基礎日糧一致,經(jīng)過飼養(yǎng)試驗,在豬體重達到120 kg左右時進行屠宰取樣,進行豬肉品質(zhì)的測定和分析。
pH值:記錄屠宰時間,分別于屠宰后1 h和24 h用pH計測定樣品pH值,并記錄測定結果。
電導率:分別于豬屠宰后1 h和24 h用電導率測試儀測定樣品電導率,并記錄測定結果。
肉色:屠宰后24 h,用美能達色差儀測定肉樣的肉色并記錄,每個樣品測定3次。
蒸煮損失:取肉樣50 g左右,稱重后放置于100℃蒸屜中蒸30 min,自然冷卻后,用吸水紙擦干水分,再稱重并記錄。
系水力與最大剪切力:使用TMS-PRO專業(yè)研究級食品物性分析質(zhì)構儀,使用1 000 N探頭,按照質(zhì)構儀肉塊剪切標準程序和35 kg系水力測定標準程序進行。
眼肌面積:使用德國scan-STAR圖像分析系統(tǒng),按照所采集的眼肌圖像進行分析。
屠宰后迅速取眼肌腰段50~100 g放入自封袋中,回實驗室進行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的測定。測定方法參見張麗英主編的《飼料分析及飼料質(zhì)量檢測技術》第三版。
應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對各組豬背最長肌的17種氨基酸進行檢測。
采用氣相色譜分析法分析豬肉中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
豬肉肌內(nèi)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的測定由北京正方興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完成。
測定完成后,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2.0進行one-way ANOVA(單因素方差)分析,并進行多重比較,結果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由表1可知,各組豬肉的pH值差異不顯著(p>0.05)。Ⅲ組豬肉的電導率差值最高(p<0.05)。Ⅰ、Ⅱ組的L值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Ⅰ、Ⅱ組的A值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CK、Ⅰ組的B值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Ⅰ、Ⅱ組的蒸煮損失和系水力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Ⅲ組的剪切力最大值顯著最高(p<0.05),而Ⅰ組的剪切力最大值顯著最低(p<0.05)。Ⅰ、Ⅱ組眼肌面積顯著大于其他組(p<0.05)。Ⅱ組肌內(nèi)脂肪含量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Ⅰ、Ⅲ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低于CK組(p<0.05)。
由表2可知,Ⅰ、Ⅱ、Ⅲ組豬背最長肌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與CK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CK組豬肉的水分含量略高于Ⅰ、Ⅱ、Ⅲ組;Ⅱ組豬肉的粗蛋白含量略高于CK組、Ⅰ組和Ⅲ組;Ⅰ組肉的粗脂肪含量高于CK組、Ⅱ組和Ⅲ組。
表1 晉汾白豬肉品質(zhì)結果統(tǒng)計
表2 晉汾白豬背最長肌肌肉營養(yǎng)成分測定結果 (%)
由表3可知,Ⅰ組、Ⅱ組豬肉的蘇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Ⅰ組與Ⅱ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Ⅱ組豬肉的蘇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與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豬肉的脯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Ⅱ組差異不顯著(p>0.05);Ⅱ組豬肉的纈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Ⅰ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纈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Ⅰ組、Ⅱ組、Ⅲ組豬肉的甲硫氨酸含量均顯著高于CK組(p<0.05);Ⅱ組的異亮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Ⅰ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異亮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與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Ⅱ組豬肉的亮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Ⅰ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亮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與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Ⅱ組、Ⅲ組豬肉的賴氨酸、精氨酸含量均顯著高于CK組(p<0.05);Ⅰ組、Ⅱ組豬肉的天門冬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Ⅱ組豬肉的谷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Ⅰ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谷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與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Ⅱ組豬肉的甘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Ⅲ組甘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Ⅱ組豬肉的丙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Ⅰ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丙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Ⅰ組、Ⅱ組、Ⅲ組豬肉的酪氨酸含量均顯著高于CK組(p<0.05);Ⅱ組豬肉的苯丙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Ⅰ組和Ⅲ組(p<0.05),Ⅰ組苯丙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與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晉汾白豬肉樣品氨基酸的含量 (mg/1000mg)
由表4可知,氣相色譜法測定了21種脂肪酸含量,其中,Ⅰ、Ⅱ、Ⅲ組豬肉樣品中的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等20種脂肪酸的含量與CK組差異不顯著(p>0.05)。僅CK組豬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顯著高于Ⅲ組(p<0.05),與Ⅰ、Ⅱ組相比差異不顯著。
由表5可知,各組豬肉中亞油酸和γ-亞麻酸含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
由表6可知,Ⅰ組、Ⅱ組晉汾白豬肉樣中膽固醇含量顯著低于CK組和Ⅲ組(p<0.05),Ⅰ組與Ⅱ組的膽固醇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
Ⅰ組、Ⅱ組豬肉的L值、A值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CK組和Ⅰ組的B值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Ⅰ組、Ⅱ組肉樣的蒸煮損失和系水力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Ⅲ組的剪切力最大值最高,而Ⅰ組的剪切力最大值最低。Ⅰ組、Ⅱ組豬肉的眼肌面積顯著大于其他組(p<0.05)。Ⅱ組豬肉的肌內(nèi)脂肪含量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Ⅰ組和Ⅲ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Ⅰ組、Ⅱ組豬肉天門冬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Ⅰ組、Ⅱ組豬肉的谷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p<0.05),與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Ⅱ組、Ⅲ組豬肉的甘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Ⅱ組豬肉中丙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和Ⅲ組(p<0.05),與Ⅰ組差異不顯著(p>0.05),Ⅰ組顯著高于CK組(p<0.05);Ⅰ組、Ⅱ組、Ⅲ組酪氨酸含量均顯著高于CK組(p<0.05);Ⅱ組苯丙氨酸含量顯著高于CK組、Ⅰ組和Ⅲ組(p<0.05)。Ⅰ組、Ⅱ組膽固醇含量顯著低于CK組和Ⅲ組(p<0.05)。
Ⅲ組晉汾白豬肉樣的電導率差值最高(p<0.05)。
表4 晉汾白豬肉樣中脂肪酸含量 (mg/g)
表5 晉汾白豬肉樣品必需不飽和脂肪酸含量 (mg/g)
表6 晉汾白豬肉樣中膽固醇含量 (mg/100 g)
使用添加中草藥添加劑的日糧相比普通日糧或抗生素日糧,豬肉中氨基酸含量均有明顯的提高[6],另外中草藥添加劑對豬肉的pH值、肉色、眼肌面積、肌內(nèi)脂肪含量等指標都有明顯改善[7],本研究通過在晉汾白豬
()()的日糧中添加中草藥添加劑,分析了晉汾白豬的豬肉品質(zhì)、氨基酸含量和膽固醇含量的變化,發(fā)現(xiàn)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對豬背最長肌中的脂肪酸含量無明顯改善。在中草藥添加劑試驗中,試驗Ⅱ組對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比試驗Ⅰ組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這與胡廣英等[8]研究的中草藥超微粉劑對晉陽白豬肉質(zhì)的影響的結果是一致的。本試驗結果對其他豬種也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