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記者 陳 敏
A是縫著“情商課”袖章的耀眼主持人、《奇葩說》導師、海歸碩士,寫暢銷書,風度儒雅,擁有穿美麗旗袍的母親和開過大公司的父親。
在大家總愛問“這有什么用”的社會環(huán)境里,他看到的是父親搬回沒用而易碎的瓷器、水晶,孩子在花園認識沒用的植物,年輕人在彈沒用的曲子……他自己漸漸有了沉靜篤定的態(tài)度:“我的成長讓我相信,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大都沒有什么用。愛情、正義、自由、尊嚴、知識、文明,這些一再在晦暗時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對很多人來講‘沒有用’。我卻堅持相信,這些都是人生的珍寶,經(jīng)得起反復的追求。人生,并不是拿來用的?!?/p>
哪怕參與一檔辯論節(jié)目,他說話也如春風拂面,娓娓道來,被馬東戲謔為“都不用刀,靠一杯水,也能把你燙死”。
《奇葩說》第二季有個辯題:選伴侶是選擇戀愛經(jīng)驗多的還是戀愛經(jīng)驗少的?他選“戀愛經(jīng)驗少的”:“人生歸結(jié)到底,最珍貴的就是回憶……我們不想摻雜在某一個人的一片回憶的大海之中,只想要跟他擁有獨一無二的回憶。有一句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你認識當初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xiàn)在的我……我遇到過一些戀愛經(jīng)驗多的人,就好像走過好多地雷炸出的洞一樣,人們想要在那上面栽培出一朵玫瑰花來。”
最近一期節(jié)目,他談“自由地共享知識”,聽到有人不理解“爺爺拿望遠鏡探測星空,奶奶研究機器人”,生氣到用了疊加的反問句,還舉例說,有本書《華氏451》講,有一天,人類被禁止擁有書籍,而那些反對知識壟斷和壓迫的人,就用自己的腦子記住一本書。于是,他們會成為一本行走的《莊子》,一本行走的《紅樓夢》……臺下的肖驍感動到邊鼓掌邊哭。
他的微博有3000多萬粉絲,但他關(guān)閉了陌生人評論。是冷漠嗎?他只說:“如果把熱情浪費在任何遇到的事情上,又拿什么給更值得珍惜的人或者物?”
B的肩上立著一只看不清眼睛的烏鴉,他喚它“黑鳥先生”,時常與它對話。他導演過無名舞臺劇和電影,有豆瓣網(wǎng)友從2006年起就為他開辦同名“不乖書房”“B-162星球”空間。
他沒那么立場堅定,也不追求標準答案和意義,常常覺得人生無常和脆弱?!拔沂甙藲q時,最愛看痛苦文學和悲劇電影。你看,戳破人生假象,世界多么荒蕪。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知道世界荒蕪?!?/p>
他辦過一檔短命的讀書節(jié)目,失眠就寫詩給“月亮”,“無用、迷人、稀有”,就像是人隨手把忘在抽屜里的一顆寶石掛出來,卻沒料到,“這顆無用的寶石,會帶出我們這么多對自己的疼惜,會支撐我們度過這么多本來沒有辦法度過的夜晚”。
他偶爾把自己書里勉勵別人的話讀給自己聽,也想著把困惑交給時光?!坝幸惶?,這些都會過去的,想到這結(jié)果,我就欣慰……被輕蔑,被迫說謊,被迫承認自己改變不了什么,或者長得不好看,都會過去。真是令人贊嘆?。∩趺茨苡喼频眠@么仁慈,又這么冷淡?”
他年過不惑時轉(zhuǎn)身,停播一檔經(jīng)典綜藝節(jié)目,作為告別,為陪伴自己12年的搭檔小S拍了一部電影《“吃吃”的愛》—“人生有滋味了,人生就無所謂意義了吧。”
有人曾問他:“你愿意選擇苦盡甘來的人生,還是苦樂交織的人生?”他答:“當然是苦樂交織,因為我們無法確知,苦盡是否就會甘來。”
他似乎比誰都“喪”,卻把從孤獨中探到的事理,溫柔地講給每個遇到的人聽。
此刻,年輕讀者們拿著A的新書,在北京某家書店一邊等待,一邊看著屏幕上小S講B的故事—
小S: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時候?
B:就是看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電影里那條白龍說:“我想起我的名字叫什么了!”
小S:這有什么好哭的?
B(涌淚):可白龍找到他的名字了啊……
那神駿白龍,忘記姓名,因此迷失了回家的路,只得化身12歲的白衣少年,蝸居在熙攘澡堂,幾重磨折,傷痕累累,才終于記起自己名叫“賑早見琥珀主”,原是琥珀川的河神。那一刻滔滔江川,白龍騰云,重得自由。
那么你呢?你的名字叫什么?
世人喜歡的是光芒耀眼、無懈可擊的A,還是溫柔憐憫、深刻淡然的B,蔡康永并不大關(guān)心。他關(guān)心的是到今天為止,你知道為了別人,放棄了多少自己嗎?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大家能為自己活一次,在遼闊世間,早點找到那個自己?!?/p>
《讀者》(原創(chuàng)版):您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重新定義情商—情商不是對抗世界的盔甲,而是一件舒適的衣服;情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誠實地做自己……為何您認為情商是被誤解了?
蔡康永:不發(fā)脾氣,永遠微笑,八面玲瓏,這就是人們理解的高情商??墒翘幨轮艿降娜?,可能并不開心。下班很累,你看到空姐在很辛苦地收拾客人留下來的臟亂,把高跟鞋脫掉以后在揉腳,就知道她們只是在追求專業(yè),而不是情商高。包括百貨公司、餐廳的服務人員,都跟我們主持人很像,壓抑自己,讓來賓感覺安全、舒服,都是在遵從專業(yè)要求。
而且,歷史上形容誰八面玲瓏、手段圓滑,我們并沒有很贊賞啊。諸子百家里面,我認為孔子、墨子、莊子都不是圓滑的人,他們棱角分明、堅持原則。
這也是我寫“情商書”最主要的原因:大家不要再盲目相信沒有情緒的、八面玲瓏的人是情商高的人。情商高不是取悅所有人,而是真心對自己,舒服做自己。
《讀者》(原創(chuàng)版):那么推導到極端,也有一部分人完全只為自己而活,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請問探索邊界時要注意什么?
蔡康永:有的人確實會害怕,說你怎么可以一味地鼓勵人們做自己,這樣會不會傷害別人?我對此深有感觸。有人問我,比較多的人需要什么?需要被鼓勵—鼓勵他們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知道自己想過的是什么樣的日子。
我有實驗過,隨便問任何人想要什么,大部分回答都是抽象地說賺很多錢,環(huán)游世界。很多是多少呢?1000萬嗎?還是1億?真的環(huán)游世界嗎?是80國還是160國?我不認為有那么多人想要賺到1億,或者周游160國。這些愿望都是隨口講的。
你到底想過什么生活?這是值得你一輩子探索,然后一輩子去靠近的東西。我們可能終究會過不到這種很想過的生活,可是要一直靠近它,才會覺得活得很有方向。
《讀者》(原創(chuàng)版):您的情商課最重要的就是告訴人們?nèi)绾翁幚砗妥晕业年P(guān)系,為什么?
蔡康永:因為小時候的教育似乎沒有教過。老師們可能不愿意同學們做自己,以免增添很多麻煩,都聽話才最好教。如果有一個像我這樣的人在旁邊說,大家不用聽話,要做自己,肯定會被老師踢出去。因為他如果找到了自己,能夠坐在一個他完全沒興趣的課堂上,60分鐘一動都不動嗎?能夠不睡覺、不玩手機嗎?
我們明明知道每個人不一樣,可是我們一刀切。比如60分及格,就仿佛逃不掉的天網(wǎng)恢恢,我本來還蠻有自信,可是哪次考了40分,就會被歸類為“不及格的一種人”。然后“及格”這個概念就會跟著我們一輩子,哪怕我們變成大人,還會被各種人評判:在工作上,在婚姻里,你是不是一個及格的人?可是,誰會希望別人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他是一個及格的人”呢?這是羞辱你,不是稱贊你。
人生是不是自己的?什么是活著?一路追問,自問自答,我們才能真正成熟。
這個自問自答就是和自我相處。但爸爸媽媽總在跟你講,有空多出去交朋友,一個人在家里窩著很危險?!肮陋殹边@兩個字,常被塑造成一個惡魔的形象。人家一說你好孤獨,聽起來就沮喪,不令人高興。但其實孤獨非常好,孤獨讓你能夠面對自己、探索自己。
《讀者》(原創(chuàng)版):您現(xiàn)在很忙,怎么創(chuàng)造并且保證您的孤獨?
蔡康永:任何能夠?qū)懗鰰娜?,都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忙,肯定有很多自己的時間。
《讀者》(原創(chuàng)版):那您肯定是推掉了很多東西。
蔡康永:對。你很難想象,別人的婚禮邀約我直接回復說不去,要推掉還是很有壓力的。我覺得,任何人回想他這輩子參加過的婚禮,90%是不值得去的。我不相信他們說的“在婚禮上會遇到下一個對象”這句鬼話。大部分不是被無聊的人困住兩小時,就是無聊地敬酒、無聊地社交,留不下什么。
如果你一個禮拜參加一次婚禮,你真的浪費了太多時間。你認為自己送了2000塊份子錢,新郎新娘會記得你、感激你,甚至引你為人生知己嗎?你光是推掉婚禮,就空出一大堆時間來。別人會說,這家伙不參加婚禮,是一個孤僻的人。但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
《讀者》(原創(chuàng)版):您的“情商課”除了面對自己,還包括處理
和他人、和大眾的關(guān)系。不在乎他人的評價,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嗎?
蔡康永:年輕人還是會在乎外界的。我們活在世上,就是不斷地接受大眾的重重考驗,到死為止。你讀了“情商書”,你還是活在人群中,同學、同事對你的評價,依然對你影響巨大。
你仿佛在開一艘船,這艘船會不斷地撞到河岸,會有摩擦,你心里會想:又撞到了!
像我這種船,比較大,比較堅固,就直撞過去,如果像泰坦尼克號一樣撞到冰山,我就沉了;如果沒有那么不幸,不過船身上多一些傷痕,我會繼續(xù)往前開??墒钱斔且凰倚〈臅r候,就會感受到,這個撞擊太用力了,要輕一點。
有人說,我不去參加婚禮了,我要做自己!結(jié)果船撞到河岸了,過一個月,他還是繼續(xù)去參加婚禮,修正回來。所以,別人對你的影響一定都在。我們只能是“恰如其分”地做自己,恰當?shù)卣宫F(xiàn)情緒。
《讀者》(原創(chuàng)版):怎么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呢?有沒有常見的誤區(qū)?
蔡康永:比方說,很多人不愿意在朋友面前哭,覺得好丟臉,但哭過一次,兩個人感情更深了。很多人不愿意跟朋友一起說是非,但你講一次,友誼會增加。人要顯現(xiàn)自己不好的那個部分,沒有人想要跟圣人做朋友。但哭太多、講是非太多,那就會變成一個討厭鬼。
這當中感受到的,就是“情商”恰如其分的樂趣,就是探索自己活得更加自在的樂趣。你漸漸能把世俗標準放到一邊,不被外界控制。
如果把情商變成任務就太恐怖了,我不愿意再給你增加一門功課。情商是有樂趣的。
《讀者》(原創(chuàng)版):有不少明星的“人設(shè)”不錯,讓大眾愛慕,很多人追捧他,他本人卻無法自洽—請問這樣的危險在哪里?
蔡康永:更多的危險在大眾這邊。比方說有一對明星夫妻離婚了,大眾就哭著說“我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那我就在旁邊看好戲:你對愛情的信心,是建立在別人的婚姻上的嗎?大眾會受到傷害,是因為自己選了人云亦云的標準,來發(fā)展自己的人生。
如果有人因為某個偶像的崩塌,就對人生失去信心,我就會問,偶像崩塌有什么關(guān)系?你再找一個新的偶像就好。
我也跟認識的明星說,你以為我們問了對方的姓名,很鄭重地簽了這么多名,是會被裱起來,還是會被拿去賣?都不會。一般是塞進抽屜里,過幾年就進垃圾桶了。
偶像就是用來讓你當墊腳石,讓你一步步成長的。所以,你拿出10年前迷戀的偶像的照片出來,自己都會嚇一跳,以前真的喜歡這個人嗎?
是,偶像不需要自己崩塌,他在你心中會自然崩塌,因為你已經(jīng)“用”完這個偶像了—我們是用來讓人家長大的,用來讓人家投射感情的。所有的偶像都不應該認為自己是別人永久的必需品。
《讀者》(原創(chuàng)版):新年馬上到了,如果上天許諾給人類一種超能力,您希望擁有哪一種?
蔡康永:有一種超能力是我恐懼又向往的,就是擁有全世界、全宇宙的知識。《教父》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它的導演科波拉曾經(jīng)說:“如果有人承諾給我宇宙全部的知識,我應該不敢要,我覺得那是人無法承擔的事情?!背鲇趯χR的貪婪,我很想知道那會是什么樣的境界,是不是不管什么問題,這個人都終究會有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