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丹
(安陽市紅廟街小學,河南 安陽 455000)
師生關系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在學校,師生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學校的面貌,它具有特殊的意義。所謂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流互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所以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怎樣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呢?
我們都知道,任何改革首先都必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具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質和改革的精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地“加油”、“充電”,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和教學藝術,使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滲入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而在新課改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已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饒有興趣地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他們的觀賞、調查、講述、寫作等,并樂此不疲。教師的角色也相應地發(fā)生了變化,由凌駕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輸者”、“管束者”轉變?yōu)閷W習主體發(fā)展的良師益友和合作伙伴。這一角色的轉變,密切了師生的關系,為我們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所謂平等,既意味著師生平等,同時也包含平等公正地對待所有學生的含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把學生當做有尊嚴的人看待,無論學生成績、出身、外貌特征、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我們都應該平等對待他們。這樣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擺脫束縛,大膽創(chuàng)新;可以使學生在尊重和信任中充滿自信,勇于創(chuàng)新;可以使單調的課堂變成開放式的創(chuàng)新課堂;還可以使師生在誠信中主動愉悅地相互促進。
我們都知道,理解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任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離不開理解,作為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就更需要教師的理解。只有理解學生,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只有理解學生,我們才能幫助學生找出犯錯誤的原因,使其接受教育;只有理解學生,我們才能抑制并消除自己心中的焦躁和不冷靜,心平氣和地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也才會心悅誠服的接受我們的教育。
總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做起,轉變教師思想觀念是突破口。我們要有熱愛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生才會熱愛我們教師;我們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才會信任我們教師。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才會協(xié)調,兩者才會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進入教育教學的最佳境界。
歷來強調師道尊嚴的中國文化使師生互動變得虛偽客套,教師往往是端著架子、裝模作樣,這種虛假的溝通方式和現(xiàn)代社會對人際關系的要求格格不入。如果我們在了解學生的時候能放下老師的架子,開放、自然、個人化地投入到師生關系中,俯下身子、平等交流,增加老師的親和力,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學會傾聽,我們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心與心的交流。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學生輕松,我們教師自己也輕松,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鳛榻處?,我們只有熱愛學生,特別是尊重、愛護、信任學生,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和呵護,教育才富有實效,學生才樂于接近教師。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既要關愛學生的學習、生活、健康、興趣、家庭狀況、人際交往,又要關愛學生的理想、信念、情感等。我們要關心全班每一個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運用期望效應,要多使用表揚和鼓勵,少使用批評,并且批評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切勿對學生進行一般性的、概括性的地否定評價。人總有閃光點,要以積極的眼光看待所有學生,即使他成績不好,即使他經常和你作對。
我們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所以,我們要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的優(yōu)秀品質,這是優(yōu)化教師與學生情感關系的重要保證。在當前的教育中,不僅僅是知識方面要不斷提高和充實,在個人修養(yǎng)、待人接物、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也必須不斷的提高。為人師,我們要有廣博的興趣愛好、豁達的態(tài)度和凜然的正氣,這樣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信賴和愛戴。
人們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我們小學教師,更是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他們有的人甚至會把老師當做自己崇拜的偶像。對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發(fā)展而言,我們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謹言慎行,要做學生言行的楷模。然而,社會上有太多的關于我們教師的負面影響,所以,是靈魂的工程師,還是心靈的殺手,全在一念之間。我們一定要謹記:與人快樂,自己快樂;愛學生,就是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