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華,姚耀濤,施國方,費建明,金衛(wèi)明,鄭蓓蕾
(湖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優(yōu)質、高產的家蠶新品種是整個蠶絲業(yè)重要的物質基礎,是最經濟、有效的增產手段,是實現(xiàn)蠶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源動力。家蠶新品種的選育必須適應當前農村蠶桑生產形勢的需要。湖州市主推品種是“秋豐×白玉”,推廣時間已超過20年,推廣量達80%以上,并用于全年春、夏、秋各期。從蠶品種的應用推廣布局角度,湖州急需增加綜合優(yōu)勢強的蠶品種供應,形成品種多元化格局。從保護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功能上說,合理地保護和發(fā)展蠶桑產業(yè),不僅是保護和弘揚五千年絲綢文化的需要,更是經濟發(fā)展和保護環(huán)境有機的統(tǒng)一。因此,選育一對強健型中絲量家蠶品種是整個蠶桑業(yè)生產的當務之急。在“十二五”、“十三五”省農業(yè)新品種選育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經過課題組科技人員多年的共同努力,現(xiàn)選育出的家蠶新品種“太湖×玉州”,具有體質強健、產量高、絲質優(yōu)等特性。
育種素材先后從中國農科院蠶業(yè)研究所等單位引進,利用創(chuàng)新和引進的家蠶育種素材,采用重離子輻射選育、定向選育、純系分離等方法培育親本。
中系:太由萍為母本、綠為父本雜交固定育成(自主育成);湖是2009年秋從巴西引進(國外引進);
日系:玉由鎮(zhèn)改3、403、532進行雜交回交育成(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蠶業(yè)研究所育成);州由利用白玉進行重離子輻射育成(自主育成)。
課題組從1995年開始,陸續(xù)從中國農科院蠶業(yè)研究所引進家蠶育種素材,結合本院長期保育品種,根據(jù)育種目標,采用雜交育種、定向選育、重離子輻射等選育方法,提純品系,不斷改進原種性狀,培育出綜合經濟性狀優(yōu)良的親本材料,采用中×中、日×日的形式,組配親本雜交組合。通過對大量雜交組合的比較篩選、選擇繭絲質性狀超過對照種的重點雜交組合,經過多年多期飼養(yǎng)比較,考察重點雜交組合優(yōu)良經濟性狀的重演性,并確定參鑒品種。
太:2000年秋期開始以秋用耐氟性品種萍為母本,以秋用耐氟性品種綠為父本雜交。用常規(guī)的雜交育種方法進行雜交固定,F(xiàn)1~F3均采用蟻量育,進行個體選擇,選擇繭質和絲質優(yōu)良的個體留種,F(xiàn)4代開始進行蛾區(qū)育,選擇發(fā)育整齊、抗性強及繭絲質優(yōu)的蛾區(qū)留種繼代,目前已選育至F18代,蛾區(qū)間開差小,品種性狀穩(wěn)定。
湖:2009年秋從巴西引進的中系品種。采用蛾區(qū)育,通過種繭調查選擇繭絲質優(yōu)的蛾區(qū),再單繭過磅選擇繭絲質優(yōu)的個體留種繼代。至2012年秋期已選育8代,品種性狀穩(wěn)定。
玉:1995年從中國農科院蠶業(yè)研究所引進的家蠶育種素材,即白玉B,經提純所得,具有體質強、繭絲質優(yōu)、產附性能好等特點。
州:于2007年利用白玉進行重離子輻射而育成的品種。白玉經重離子輻射后,F(xiàn)1~F4實行蟻量育,F(xiàn)5蟻量育并輔以高溫沖擊,F(xiàn)6開始實行蛾區(qū)育,結合常規(guī)育種手段,對早時代分離階段有目的地選擇個體強健、發(fā)育齊快的個體繼代培養(yǎng)強健性基礎品種。選育至8代,品種性狀已經穩(wěn)定。
太湖:在調查了“湖”的絲質成績和繭質成績的基礎上,從2009年開始以湖為材料,組配了21個交原組合,通過多年的實驗室比較,在綜合考慮不同組合的生命力和繭絲質成績的基礎上,篩選出了繭絲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交原組合“太湖”。
玉州:從2009年開始以強健性品種“州”為材料,組配了18個交原組合,通過多年的實驗室比較,在綜合考慮不同組合的生命力和繭絲質成績的基礎上,篩選出了繭絲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交原組合“玉州”。
太湖×玉州:從2009年開始組配了64個雜交組合,通過多年的實驗室比較,在綜合考慮不同組合的生命力和繭絲質成績的基礎上,篩選出了繭絲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雜交組合“太湖×玉州”。雜交種先后在南潯的善璉、下昂等地進行小批量試養(yǎng)。
“太湖×玉州”于2014~2015年參加浙江省家蠶新品種實驗室共同鑒定,2015年通過浙江省家蠶新品種實驗室共同鑒定,2016~2017年秋參加省級農村生產鑒定。
在2010年秋期、2012年秋期在湖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實驗室,進行了新品種雜交種的成績調查,成績見表1。
本品種經多年來在本院的多期比較試驗,全齡經過、五齡經過與對照種相仿;四齡蟲蛹率97.22%,比對照種提高3.4%;全繭量、繭層量、萬頭產繭量、萬頭產繭層量分別為 1.790 g、0.375 g、18.01 kg、3.784 kg,分別比對照種提高5.9%、6.2%、6.3%、7.1%;繭絲長1086 m,比對照種長32 m;解舒絲長924 m,比對照種長46 m;解舒率84.69%比對照種(83.31%)提高1.66個百分點;鮮繭出絲率16.43%,比對照種提高0.41個百分點;凈度和纖度分別為96.2分、2.529 D。與對照種相比,各項經濟性狀均超過對照種“秋豐×白玉”。
根據(jù)多年“太湖×玉州”在單位實驗室多期飼養(yǎng)成績,課題組科技人員一致認為:選育出來的中絲量家蠶新品種“太湖×玉州”,其主要性狀經濟指標已經超過對照種“秋豐×白玉”,符合浙江省家蠶新品種審定要求,于2013年2月向浙江省農業(yè)廳經作局、浙江省農作物審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太湖×玉州”參加2014年度的浙江省家蠶新品種實驗室聯(lián)合鑒定。
“太湖×玉州”于2014、2015年秋參加浙江省家蠶新品種實驗室聯(lián)合鑒定,鑒定點分別是:浙江省農科院、湖州市農科院、浙江省原蠶種場、桐鄉(xiāng)市蠶業(yè)有限公司、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公司。成績見表2、表3。
“太湖×玉州”五齡經過為6 d,全齡經過為21 d 6 h,比對照種略長;二日孵化率為99.02%,與對照種相仿;四齡蟲蛹率為96.52%,略低于對照種(秋豐×白97.22%);萬頭產繭量18.60 kg,對照種17.59 kg,超過對照種5.74%;萬頭繭層量4.038 kg,對照種3.730,超過對照種8.26%;五齡一日萬頭產繭量0.676 kg,對照種0.631 kg,超過對照種7.13%;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分別為1.86 g、0.402 g、21.70%,均高于對照種(1.74 g、0.370、21.18%);繭絲量為0.3252 g、繭絲長為1066 m均超過對照種(0.2988 g、968 m);解舒率89.04%,對照種89.58%,略低于對照種;解舒絲長952 m,對照種870 m,超過對照種9.42%;鮮繭出絲率16.08%,對照種15.64%,超過對照種2.81%;凈度94.92分,超過對照種0.6分;纖度2.758 d,比對照種略細。
表1 家蠶新品種太湖×玉州湖州農科院實驗室鑒定成績Table 1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ilkworm Hybrid“Taihu × Yuzhou”in the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of Huzhou Agricultur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表2 “太湖×玉州”實驗室共同試驗2014~2015年繭質平均成績Table 2 Average Performance in Cocoon Quality of the New Silkworm Hybrid“Taihu × Yuzhou”in the Laboratory Common Identification in 2014 and 2015
2016年3月,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蠶桑專業(yè)組召開會議,審議家蠶新品種“太湖×玉州”在全省5個實驗室聯(lián)合鑒定點的兩年鑒定綜合成績,同意通過省級實驗室鑒定試驗,2016年開始參加省級農村生產試驗。
2016、2017年對家蠶新品種“太湖×玉州”進行省級農村生產試驗鑒定。區(qū)試點確定為湖州市南潯區(qū)、湖州市德清縣、嘉興市海寧、嘉興市桐鄉(xiāng)。各試驗點平均成績見表4。
據(jù)浙江省2016、2017年兩年4個農村區(qū)試點的成績,五齡經過和全齡經過分別為7 d 7 h、22 d 4 h分別比對照種秋豐白玉長4 h、1 h;張種產繭量51.87 kg,張種產值2088元,比對照種分別增加2.88 kg,127元;四齡蟲蛹率為95.69%,與對照種(95.33%)相仿。據(jù)繅絲試樣調查,繭絲長1051.43 m,解舒絲長770.65 m,干毛繭出絲率33.52%,比對照種分別增加87.31 m,116.66 m,2.06個百分點;解舒率為73.05%,比對照種提高5.71%;凈度94.63分,纖度2.576 D,比對照種高0.89分,粗0.046 D;上車繭率為87.08%,與對照種相仿。
太:中系,二化,四眠,限性斑紋,齡期經過略長,體質強健,體形和繭形中等。單蛾產卵數(shù)530粒左右,良卵率99%以上。催青經過10 d。
湖:中系,二化,四眠,素斑,體質強健,繭形中等。單蛾產卵數(shù)480粒左右,良卵率95%以上。催青經過10 d。
玉:日系,二化,四眠,素斑,體質強,繭形中等,耐氟性強。單蛾產卵量450粒左右,良卵率96%以上。催青經過10 d。
州:日系,二化,四眠,素斑,體質強,繭形中等,耐氟性強。單蛾產卵量510粒左右,良卵率95%以上。催青經過10 d。
太湖:本系統(tǒng)是中·中雜交原種,二化性,四眠蠶。單蛾產卵數(shù)520粒左右,蟻蠶孵化齊一,小蠶期趨光性強,要及時擴座勻座。壯蠶太。湖蠶體斑紋為限性,湖。太蠶體斑紋為素斑。五齡食桑旺盛應充分飽食。老熟齊涌,上蔟不宜過密,簇室光線宜均勻偏暗,并注意通風。繭色白,繭形橢圓,縮皺中等,發(fā)蛾集中,交尾性能好。
表3 “太湖×玉州””實驗室共同試驗2014~2015年繭絲平均成績Table 3 Average Performance in Silk Quality of the New Silkworm Hybrid“Taihu×Yuzhou”in The Laboratory Common Identification in 2014 and 2015
表4 浙江省家蠶新品種“太·湖×玉·州”農村生產試驗2016~2017年調查成績Table 4 Testing Rear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ilkworm Hybrid“Taihu×Yuzhou”in Farmer'S Condition in 2016 and 2017
催青經過10 d,五齡經過6 d 19 h,全齡經過23 d 5 h,蟄中經過15 d。
玉州:本系統(tǒng)是日·日雜交原種,二化性,四眠蠶。單蛾產卵數(shù)500粒左右,蟻蠶孵化齊一,蟻蠶及一齡起蠶有逸散性。壯蠶素斑,大蠶用桑要求適熟上蔟。繭色白,繭形淺束腰,縮皺中等。
催青經過10 d,五齡經過7 d 4 h,全齡經過24 d 5 h,蟄中經過15 d。
玉州宜提早一天催青,上簇應該比中系提早1 d。
“太湖×玉州”是一對四元雜交種,正交為限性斑紋,反交為素斑??寺褦?shù)正交為1760頭左右,反交1750頭左右。蠶兒體質強健,飼養(yǎng)容易,眠性快,食桑旺盛,壯蠶體型粗壯,老熟齊涌,上層繭,繭形長橢圓,大而勻整,繭色白,縮皺中等。具有強健、好養(yǎng)、產量高、絲質優(yōu)等特性。稚蠶期該品種有趨光性、趨密性,眠性快,要注意勻座和擴座。壯蠶用桑宜充分成熟,避免給嫩葉、濕葉和蒸熱葉,以防感染細菌病。上簇涌而集中,營繭快,做好適熟上簇。上簇要稀放勻上,減少雙宮繭。壯蠶期和簇中應注意通風排濕,減少簇中死蠶和不結繭蠶的發(fā)生,提高產繭量和繭絲質量。但該品種齡期略長。
“太湖×玉州”是一對中絲量四元雜交家蠶新品種,具有體質強健、繭型大、產量高、絲質優(yōu)的特點。適宜在全省蠶區(qū)各期推廣飼養(yǎng)。從蠶品種的應用推廣角度,“太湖×玉州”的育成為形成家蠶品種多元化格局提供了綜合優(yōu)勢強的家蠶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