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英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手術室 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無痛分娩臨床中稱之為:分娩鎮(zhèn)痛,采用相應的分娩疼痛方案,減輕分娩產婦疼痛感,通過無痛分娩有效將分娩產婦對分娩時的恐懼感和產后疲倦減少,以便讓分娩產婦在第一產程得到休息,以便積攢更多的體力完成分娩[1]。因此,本院就臨床中無痛分娩采用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麻醉,詳細匯報如下。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符合產婦均為初產婦、確診足月妊娠、單胎分娩的產婦,分為參照組和復合組,各30例。參照組產婦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1.52±1.38)歲,孕期38~42周,平均(40.03±1.25)周。復合組產婦年齡26~38歲,平均年齡(32.02±1.43)歲,孕期38~42周,平均(40.10±1.19)周。兩組產婦臨床資料對比分析無統計學價值。
參照組:羅哌卡因(山東魯抗辰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066)麻醉。宮口開至3㎝時,讓產婦將膀胱尿液排空,調整產位,穿刺于L2~3間隙處,采用濃度為0.75%的羅哌卡因注射3ml麻醉,觀察一段時間,無不良反應,采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與羅哌卡因稀釋為混合液100ml,連接止痛泵,每次劑量不超過0.5ml,時間則控制在1/4小時,宮口全開,停止給藥,分娩產出后,繼續(xù)給藥[2]。
復合組: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9)麻醉。在參照組基礎上,在L2~3間隙處穿刺時,芬太尼取1ug/ml于濃度為0.1%的羅哌卡因混合濃度為0.075% 13ml左右混合液,自控鎮(zhèn)痛泵連接,劑量控制為每次5ml,總劑量控制在15ml,宮口開,停止用藥。
應用疼痛VAS評分進行產婦疼痛程度評估,劃分為無痛、輕度、重度及重度。同時對第一、第二產程進行分析。
研究中的資料均采用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其中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率表示,卡方檢驗。組間數據比較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價值。
觀察組無痛15例(50%)、輕度10例(33.33%)、中度9例(30%)及重度疼痛1例(3.33%);參照組無痛10例(33.33%)、輕度7例(23.33%)、中度例4例(13.33%)及重度疼痛9例(3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P<0.05。
觀察組第一產程(5.35±1.28)h,第二產程(0.59±0.10)h;參照組則為第一產程(8.77±1.66)h,第二產程(1.42±0.22)h,組間數據比較差異P<0.05。
分娩作為臨床改善產婦對生產恐懼、緊張的主要手段,分娩過程根據胎兒母體脫離分為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分娩疼痛主要是宮頸擴張導致產婦的盆腔組織擠壓產生強烈的疼痛,導致產婦出現嚴重緊張,收縮血管,引發(fā)供血不暢,進而延長產程,不利于產婦分娩結果。因此,臨床中經過多次研究,采用多樣化手段進行無痛分娩,以便減輕甚至消除疼痛,讓準媽媽減少疼痛折磨,進而減少對分娩的恐懼感,提高生產效率。另外無痛分娩經過相關文祥研究,發(fā)現無痛分娩使用鎮(zhèn)痛泵只有剖宮產濃度1/10的麻醉藥,不僅減少疼痛感,而且分娩安全性高,對產婦及胎兒安全[3]。目前臨床中最為常用的藥物以芬太尼和羅哌卡因為主。因此,我院對無痛分娩產婦采用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麻醉,取得顯著成效。
本次研究中的復合組疼痛程度比參照組低,且產程時間短于參照組,組間數據比差異P<0.05。原因分析:首先羅哌卡因作為臨床中一種局部性純左旋體長效酰胺類藥物,經過鈉離子流入神經纖維細胞膜內對神經纖維性運動神經的阻斷,另外加上羅哌卡因該藥物的藥效發(fā)揮快,阻滯時間長,有利于提高鎮(zhèn)痛和麻醉效果。芬太尼作為各疼痛中常用藥物,其對于手術后出現的譫妄具有一定的預防效果,而且與其他麻醉藥物聯用,進行麻醉性鎮(zhèn)痛,但是該藥物的維持作用約30分鐘,4分鐘可達峰值。因此,采用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麻醉,有利于將臨床中產婦的疼痛度降低,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為產婦最后分娩蓄積力量,以便產婦擁有足夠的力量完成分娩。但是無痛分娩過程中,對產婦的各項指標及麻醉效果進行觀察,進而保障分娩過程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臨床中無痛分娩產婦采用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有利于降低疼痛度,縮短產程時間,分娩安全高且效率高,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