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瑞
(云南省昆明市中醫(yī)醫(yī)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帕金森在臨床中屬于老年患者十分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這種疾病在臨床中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從而導致患者體內的紋狀體DA含量出現(xiàn)減少,患者出現(xiàn)帕金森疾病[1]。在目前,導致患者出現(xiàn)這種病理變化的原因一直都無法明確,從多種因素來將,遺傳、環(huán)境、年齡等因素都有可能帶來PD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的情況,帕金森在臨床中為患者帶來最主要的癥狀是智能減退以及情感障礙,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等[2]。本次研究探討了多巴絲肼為主治療老年帕金森癡呆的效果觀察,并將結果進行了合理的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將36例2010年10月—2018年10月間于我院接受臨床治療的老年帕金森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齡為65~75歲,平均年齡為(70.21±1.30)歲。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符合帕金森的臨床表現(xiàn),在36例患者中,多數(shù)患者伴有高血壓或者甲減等病癥。
在36例老年帕金森癡呆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患者采用多巴絲肼作為主要治療藥物,多巴絲肼為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藥物劑量一次1片,一日三次,輕癥患者一次半片,一日三次。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對伴有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聯(lián)合甲磺酸氨氯地平或者比索洛爾進行治療。對伴有甲減患者的治療中,也可以聯(lián)合左甲狀腺素片進行治療[3]。
觀察所有患者在經過臨床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以及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影響情況,利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對患者的認知能力進行評估,觀察患者的認知能力情況,患者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認知能力越好。
本次研討采用了統(tǒng)計學軟件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工作,對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對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36例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進行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患者在接受多巴絲肼的治療后,患者的認知能力改變較好。患者的MMSE評分在治療前為(16.51±2.03)分,在治療后,患者的MMSE評分為(23.52±2.16)分,將其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189,P=0.000)?;颊咴诮邮苤委熯^程中,存在一例胃腸道反應,在經過治療后得到改善,對治療影響較小。
多巴絲肼在臨床中的主要適應癥為原發(fā)性帕金森氏病以及腦炎后帕金森氏綜合征等。在這些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多巴胺類藥物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補充腦內多巴胺,幫助患者改善帕金森帶來的臨床癥狀情況。在臨床中,多巴絲肼的臨床療效明顯,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后,認知能力情況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也可以適當調節(jié)患者的運動功能情況[4]。在帕金森患者中,多數(shù)帕金森患者會伴隨高血壓以及甲減等臨床癥狀,在這些患者的治療中可以考慮多巴絲肼聯(lián)合多種藥物進行治療,不僅起效較快,也較為安全[5-8]。
綜上所述,多巴絲肼作為老年帕金森癡呆患者臨床治療的藥物,在臨床中可以十分有效的對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在存在高血壓和甲減癥狀患者的治療中聯(lián)合其余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