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丹
新生兒肺炎屬于臨床常見病, 會對新生兒的生活和家庭產(chǎn)生不良影響, 還會對新生兒的生命健康產(chǎn)生威脅[1,2]。因此, 臨床采取治療的前提下, 應針對性地對新生兒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 提升患兒的生活質量和臨床效果。本研究主要對新生兒肺炎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患兒男女比例20∶10;日齡 0~28 d, 平均日齡 (12.62±5.21)d ;體重 (2.72±1.21)kg。觀察組患兒男女比例21:9;日齡0~28 d, 平均日齡(12.85±5.25)d;體重(2.66±1.23)kg。兩組患兒性別、日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護理期間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 包括常規(guī)的病情觀察、癥狀護理, 加強病房巡查。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①一般護理:保持病房環(huán)境舒適清潔, 新生兒在肺炎狀態(tài)下體溫可能起伏較大,可低溫也可持續(xù)高溫, 做好體溫的檢測, 根據(jù)患兒體溫變化隨時進行護理干預。低溫時, 及時保暖;高溫時, 及時降溫[3]。②對癥護理:確保呼吸道通暢, 便于換氣和呼氣, 定期檢查呼吸道, 保證無分泌物堵塞, 如氣道被分泌物堵塞采用吸痰、翻身、拍背等方法將分泌物排出。③人文關懷護理:護理中適當輕柔地安撫和撫摸, 使患兒得到安全感, 確保護理的順利進行。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對兩組患兒胸片改善的情況進行觀察, 將臨床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兒肺炎及肺部陰影癥狀完全消失;有效:咳痰、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改善明顯和肺部陰影縮??;無效:患兒肺炎癥狀無顯著改善或癥狀加重[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家屬對新生兒肺炎人性化護理干預效果的滿意程度, 分為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n(%)]
2.2 兩組家屬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家屬中不滿意10例, 占33.33%;滿意13例, 占43.33%;非常滿意7例, 占23.33%,滿意度為66.67%。觀察組家屬中不滿意1例, 占3.33%;滿意17例, 占56.67%;非常滿意12例, 占40.00%, 滿意度為96.67%。觀察組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新生兒肺炎發(fā)病率較高, 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病情發(fā)展快、病情重的特點, 可導致患兒煩躁不安和呼吸困難, 并可能出現(xiàn)昏迷和抽搐, 嚴重時可能引發(fā)心力衰竭[5-7]。由于新生兒的思想尚未發(fā)育完全, 臨床護理難度較大。本研究意在減輕患兒疼痛并且使患兒及家庭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由于肺炎的治療周期長、反復發(fā)作率較高, 家長可能也會更加擔心害怕, 因此, 臨床應在實施基本護理上針對性地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地提高家庭生活質量和臨床效果[8]。為分析人性化護理對新生肺炎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對60例新生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滿意度為96.67%, 高于對照組的66.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結果表明, 人性化護理干預使新生兒肺炎的臨床效果顯著提高, 且提升肺炎患兒家屬的臨床滿意度, 減少護患糾紛。
綜上所述, 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 同時提高新生兒肺炎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由于受到時間和樣本等因素的制約,關于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患兒不良事件的影響未分析, 待臨床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