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 林丁
【摘 要】教學猶如馴馬,然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只有對學生的生活世界保持一種敏感性,才能敏銳體察學生情緒的細微變化,深入了解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以便更好地融入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好地發(fā)揮情感的無聲力量,關愛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情感教學;教育管理
《馬說》中有這樣一句話:“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辈畼凡煅杂^色,終以“公道正派之心”慧眼識良駒;然而我們卻更加感嘆“世間駿馬多,千里馬少有”,正是馴馬師以“博愛仁慈之心”,因材施教,千錘百煉,終始烈馬馳騁賽場,成就傳奇。十余年的班主任、少先隊管理工作,使我們深刻體會到“馴馬”與“育人”有著何其相似之處。我們的教育管理工作無異于“伯樂選馬”“馬師馴馬”??芍^,你我雖無伯樂之識馬慧眼,而大家卻在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馴馬師”。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馴馬師”呢?我認為,具體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強化德育隊伍建設,打造優(yōu)秀導師,凝聚團隊合力
“打鐵還要自身硬!”沒有那個金剛鉆,攬不起“身正為范”的瓷器活。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是現(xiàn)代教育賦予學校的使命。我們堅信,只有一只精練、有魅力的德育教師隊伍,才能帶出“德美智優(yōu)、體健趣雅”的學生。
1.夯實師德師風建設和輔導員培訓活動,狠抓德育隊伍建設
每學期初,我們都會組織“四名班主任團隊成員”聯(lián)手學校骨干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積極開展“比學趕超——優(yōu)秀師德宣講團”宣講活動,開展“今天怎樣做教師”演講比賽、組織“今天的教師如何看學生、如何愛學生”話題座談討論會等活動,不斷加強輔導員和班主任教師的角色認同,助推教師更全面地認識、了解了現(xiàn)在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具有時令性、時效性的培訓活動,在教師層面全面倡樹愛心理念,弘揚奉獻精神,讓每個教師“常修為師之道,常思違規(guī)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引導教師律己、愛生、敬業(yè)、樂教,強化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建設。
同時,我們結合校情、學情建構了獨具特色的“學科課程(文化課輻射)、活動課程(校本、實踐)、專題課程(活動拓展)三位一體”現(xiàn)代學校德育新模式,并以級部管理為抓手,以“雛鷹爭章”“節(jié)日主題”活動為載體,細化升旗儀式、文體大課間、無聲餐廳、文明禮儀等常規(guī)管理,健全學校、班級德育的激勵機制,做到層層把關,齊抓共管,全員育人,優(yōu)化“德美智優(yōu),體健趣雅”的“特色下初”精細化品德校園建設。
2.積極開展評優(yōu)選先、模范引領活動,以點帶面,齊頭并進
我們分中小學積極開展民主推薦“首席班主任”、評選校級“優(yōu)秀家教導師團”、開展“贊我心中的好老師”“百名優(yōu)秀學子”“百名優(yōu)秀鄉(xiāng)村好少年”等評先活動,以點帶面,大力提升了輔導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調動中小學生的行動執(zhí)行力。在2017年的“我心中最喜歡的好老師”推薦活動中,學生及家長踴躍來信,信中述說了一個個生動的愛生故事、一件件成功的教學事例、一幕幕感人的師生交往場景,我們帶領工作室成員把來信整理后,通過“校園網(wǎng)”和“家校小報”進行宣傳、展示,既樹立了榜樣,也融洽了師生感情。這些活動的開展也使我們普遍深受教育:教師自認為微不足道的付出,卻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為教師們后續(xù)工作的辛勤付出積蓄了力量,夯實了動力。
二、全納潤澤教育理念,尊重信任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說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只有關愛學生是不夠的?!倍嗄甑陌嗉壍掠芾砉ぷ?,更加使我們感受到:“學生往往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一門學科;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討厭一門學科?!蔽覀冎挥忻裰髌降鹊貙Υ龑W生、尊重信任學生,才能把握學生細膩、微妙、復雜的情感,真正與學生心靈相通。
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我們十分重視對“潤澤、博愛”理念的關注,做到“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班級班報的置換、班級衛(wèi)生區(qū)的劃分、家長會場景的布置,我們無一不讓學生全程參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班內得到充分體現(xiàn)。正是有了學生們的辛勤付出,他們才知道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在學生的倡議下,我們甚至一度取消了班級地面衛(wèi)生值日?!皢稳藛胃伞钡呢熑纬邪菩l(wèi)生管理形式,確保了班級衛(wèi)生區(qū)整日潔凈如新。
同時,我們研究建立科學的全面素質評定方法,夯實素質教育運行。每學期都從道德行為、基礎知識和技能、身體素質、特長愛好、教師評語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定,采用“素質教育評價手冊”跟蹤評價的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做到過程培養(yǎng)與評價結果并重?!皩W科賽事三甲”“個人喜報快遞”等特色獎懲公告即評即發(fā)、日清日結月匯總,使評價效果立竿見影。
三、拓展師生交往時空,促成情感共融,構建和諧關系
陶行知曾說過“要想完成教育的使命,什么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教師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在日常學德教育活動中,我們通過各種“短平快”的師生共娛活動,如:節(jié)日師生晚會、師生拔河比賽、師生同臺美文誦讀比賽等活動,要求我們團隊的輔導員教師們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對一般學生、后進生給予更多的課外輔導和心理互動的機會,并注意挖掘他們的長處,及時予以表揚,使之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比如:教學中如若學生擅長書畫,老師在課余時就主動邀其練字寫生;學生大課間做游戲,老師就友情加盟;學生喜歡打球,我們也能與他們“打成一片”;各類主題班會,全體帶班教師都積極參與,“保衛(wèi)釣魚島”“網(wǎng)絡盛傳的鄒越老師演講視頻”“班級QQ群的應用”“Q群課堂的開展”無一不是我們的話題。
現(xiàn)實生活與虛擬平臺的綜合交往,教師的親情付出,使學生比以往更樂意親近老師,使師生之間更加的相互解,更加的彼此信任。學生自信心大增,班級榮譽感加強,有效凝聚了班級合力。同時,師生雙方也把生活中由此產(chǎn)生的好感遷移到教學、德育等其他工作中,使教育教學工作事半功倍。
隨著活動的推進,我們逐漸淡化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求速心理,而是更全面廣施教育之愛,理清“授漁”與“授魚”的關系,時時表達良好的期待,以“潤物細無聲”的情感熏陶影響和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自我加壓,德育工作實效大大增強?!榜R師”雖與“烈馬”言語不通,但憑借馬師的耐心與執(zhí)著,最終實現(xiàn)了人馬合一,關系融洽,情感共融。
結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表n退之《師說》之語言猶在耳,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廣大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不能只顧教學而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對學生的生活世界保持一種敏感性,才能敏銳地體察學生情緒的細微變化,深入地了解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如此才能融入學生的世界,形成“心、神、形”的情感共融,最終幫助學生打通通往光明的未來之路。
【參考文獻】
[1]胡芳,王晶翠.情感教育,激勵學生成長的“催化劑”[J].新班主任,2017(06):42-43
[2]賴文杰.師者之愛,守望學生成長的田野[J].中華少年,2016(17)
[3]張玉玲.愛在無聲處[J].吉林教育,2015(32)
[4]丁愛梅.走進學生心靈關愛學生成長[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12):90-91
[5]陳霞.心中有學生 師道自然明[J].寧夏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