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丹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小學,江蘇海門 226100)
運用開放化和多樣化的方法,活化教學過程與方法是英語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生強化理解的重要基礎(chǔ)。特別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背景下,突出語言信息的多渠道運用,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與注意力,拉近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交流溝通的距離,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有的放矢地制定相應(yīng)的指導策略。教學實踐證明,運用好智能手機,一方面,能活化課程資源,通過話題引導,幫助學生主動暴露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深化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在整合資源中,生成豐富的思維,提升語言準確性和靈活性[1]。
教師通過智能手機能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以及幫助其運用課程知識做好解答。利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在線答疑,幫助學生在深入思考中獲得不一樣的感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問題,多予以歸納、總結(jié),篩選出共性問題,對課堂教學起到一定的補充完善作用。
針對教學需要,可在每次家庭作業(yè)中增加“在線答疑”。例如,在每日的晚上7:30~8:00,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出邀請,請學生就當日的英語學習疑惑進行提問。很多同學能夠結(jié)合各自的問題,主動就各自的問題進行提問,如How to introduce the text?等,建議學生通過相互幫助的方式,給其他同學提供學習指導。在參與學生的疑問解答中,教師始終關(guān)注學生的共性問題和異議,并在每日的最后答疑中做好解釋,幫助學生深化理解。同時,針對相應(yīng)的內(nèi)容,做好總結(jié)、反思,引導學生獲得更多不一樣的感觸。
突出在線答疑,能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學習和補充完善的時機,幫助他們在主動暴露問題中獲得更多理解。教師應(yīng)根據(jù)學生的整體認知,給出相應(yīng)的提示,讓他們在深入交流中形成豐富的思維。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感知,多給他們自主提問題的機會,增強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運用多方交流,展示學生的學習積累,便于他們在靈活運用和主動交流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英語課堂中的多方交流,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集思廣益,幫助他們在彼此交流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這樣的交流過程也是學生自我理解、不斷深化的過程。
智能手機給學生的多樣交流提供了方便。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Then and now的Story time時,可建議學生圍繞“The different change”表達主題,引導學生就“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find in the text?”提出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豐富情感,深化理解。結(jié)合這些不同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就相關(guān)話題主動列出相應(yīng)的內(nèi)容,引導他們在自我歸納、整理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效的信息,讓學生在運用智能手機對話中,集中集體智慧進行深入表達,形成深刻印象。
多創(chuàng)設(shè)開放性和遞進性的話題,幫助學生在課余學習時間有針對性地圍繞上述話題進行探究。圍繞語言表達交流,教師應(yīng)多給學生相關(guān)的策略引導,讓學生在深入交流中有針對性地挖掘相關(guān)信息,在相互碰撞中,靈動思維。另外,還應(yīng)關(guān)注學生的不同方法,多鼓勵他們有針對性地闡述觀點,提升英語運用能力。
智能手機能有效傳輸相關(guān)鏈接,能在有目共睹的基礎(chǔ)上便于學生獲得更多的深刻感知和豐富認知。結(jié)合學生的各種不同認知,多給他們推送相關(guān)的鏈接,有利于其在學習運用中開闊視野,獲得更多豐富的價值。發(fā)送鏈接,能讓家長和學生在主動接受相應(yīng)的學習素材中獲得不一樣的認知與感觸。
借助鏈接來活化課程資源,有利于學生在深化理解中提升運用能力。例如,在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 5Seasons的Story time教學中,圍繞“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four seasons ”表達主題,可建議學生針對“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和“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season?”的內(nèi)容,從網(wǎng)絡(luò)上尋找介紹較好的例文,鼓勵學生再結(jié)合這些例文主動予以摘錄和整理,幫助他們深化理解。很多同學主動圍繞上述問題收集了相應(yīng)的經(jīng)典短文,能夠就其中的相應(yīng)內(nèi)容予以展示,如I like spring, can see a lot of flowers,can smell of flowers. The spring is very beautiful, I like it very much 等。
通過這些鏈接,幫助學生在觀看、欣賞中生成多樣化理解思維。結(jié)合這些鏈接,能夠讓學生在跟進學習中查漏補缺,讓他們在參與交流中獲得深刻理解。圍繞這些鏈接,還可以幫助學生靈活思維,在學習中積淀深厚技能,掌握不一樣的技巧。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多組織學生利用手機進行溝通、互動,多闡述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幫助他們深化理解,提升英語素養(yǎng)。
學生的很多學習成果值得推崇和借鑒,但需要借助一定的平臺予以展示。智能手機為學生的成果展示提供了一定的載體,教師應(yīng)鼓勵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成果,讓他們在相互切磋和交流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多運用開放展露,促進學生在主動分享經(jīng)驗中獲得更多的運用機會,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展露才藝,便于學生在整合資源中獲得更多深刻的感知。例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Protect the Earth的Story time教學中,圍繞“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Earth?”可引導學生從相關(guān)的背景資料中摘錄相應(yīng)的資源信息,幫助他們豐富感知。很多同學在認真思考的基礎(chǔ)上,能夠針對課文中的“Don't...”和“Save...”等做法,圍繞“Protect the environment”“Recycle and save resources”等方面主動展示自己的貢獻:多植樹,多參與社區(qū)活動,多騎自行車等。很多同學通過手機拍攝相應(yīng)的微視頻和圖片,以“Do you know what am I doing?”為話題主動進行介紹,讓學生能夠從相關(guān)的成果展露中激起共鳴。很多同學針對自己的成果,主動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方法,結(jié)合各自的感悟主動梳理相應(yīng)的認知體系,形成更多的綜合實踐運用技能[2]。
運用好智能手機,主動展示各自的學習成果,在激活學生學習興趣與潛能中,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和思維。教師通過多種在線傳輸?shù)姆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交流,介紹自己的成果經(jīng)驗,提升語用技能。教師應(yīng)運用形成激勵評價,肯定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以此來激活他們主動參學的激情和信心,滿足他們的多樣化發(fā)展需要。
智能手機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一把“雙刃劍”,關(guān)鍵在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合理運用,在于家長的緊密配合。利用好智能手機,能幫助教師在了解學生課余學習情況中獲得更多的真實資料,讓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1] 馬靜艷.電教手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的重要作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0):105.
[2] 翟向麗.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