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現(xiàn)代教學觀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體驗知識發(fā)現(xiàn)的過程,掌握發(fā)現(xiàn)的方法,形成發(fā)現(xiàn)的意識和能力。要發(fā)現(xiàn)知識,就必須發(fā)現(xiàn)或面對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沉浸在問題情境中研究解決問題,問題情境是把有效的問題看作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同時以問題喚醒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探究,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自我建構并獲得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其智慧和能力,完善其主體人格。而如何讓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形成有價值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興趣點,緊緊圍繞興趣點質疑提問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抓住興趣點提問,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知識點,緊緊圍繞興趣點提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如在教學小學語文《桂林山水》時,由于學生的想象力比較差,因此,上課伊始,我充分利用課文精美的插圖和多媒體視頻,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又如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時,先讓學生認真仔細地讀題目,然后談談自己讀完題目以后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有什么疑惑的問題?學生在反復讀了幾遍、仔細琢磨了一會兒后紛紛躍躍欲試,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林沖打的是誰?為什么要打?拿什么來打?然后我順勢而導,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紛紛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與文本展開了充分的對話。這樣精彩的提問使課堂生機勃勃,使教學有聲有色。而這些問題的提出體現(xiàn)了教學藝術性,體現(xiàn)在教師對文本深入的研究上,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問題的提出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的發(fā)展是相適應的。這樣有助于課堂設計目標的達成,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抓住發(fā)散點,緊緊圍繞發(fā)散點來提出問題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和外延,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發(fā)散思維的發(fā)散點進行提問,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而且還有助于對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如在教學《炮手》時,我在抓住描寫炮手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教學后,讓學生大膽地想象:戰(zhàn)爭勝利以后,一無所有的炮手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后會發(fā)生什么?這樣一問,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紛紛表達自己的見解,有位同學這樣寫道,炮手走過了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橋,站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眼前是一片陌生的廢墟,炮手思緒萬千,千般滋味涌上心頭,如果自己稍微地偏一下炮口,自己家唯一的財產——紅磚白墻的房子就會保存下來,但多少慈祥的父老鄉(xiāng)親,多少親密無間的戰(zhàn)友都倒在血泊之中,說不定自己沒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想到這兒炮手的臉上洋溢出一絲絲的笑容,他大踏步地走進村子,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又建成了一座比以前漂亮的新房子,并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一家幸福地生活著。發(fā)散點的問題提出,既讓學生加深了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三、抓住模糊點,緊緊圍繞模糊點提出問題
由于受知識結構構建的限制和欣賞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挖掘是達不到的,因此,對課文的理解是片面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準確地捕捉學生認識上的模糊點,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如在教學《武松打虎》時,在理解武松喝了十八碗酒時,有學生就質疑,雖然以前的酒沒有現(xiàn)在的酒度數這么高,但是十八碗不過岡,沒有先例,武松還能提棍上山,真的實在沒有比武松體質更好的人嗎?學生以此關鍵問題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對全文進行深入探究,從而明白了這章節(jié)是虛構的,作者以大膽隨心所欲的夸張,塑造了一個英雄人物的形象。因此,這樣的提問,即澄清了學生模糊的認識,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抓住聚合點,緊緊圍繞聚合點來提問
聚合點是集中反映單元主題或課文的主題。圍繞聚合點提問,可以抓住這一點提攜全文,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如在教學主題“奉獻”這一單元時,我們要緊緊圍繞單元主題“奉獻”來展開教學,讓學生明白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為了治水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高貴品質,明白炮手親手毀了他們家僅有的唯一財產的奉獻精神,然后根據主題,讓學生品詞析句,理解如何塑造人物的高尚品質,讓學生明白,人生的價值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這種提綱挈領的提問導入方式,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使學生深刻領會了知識。又如,在教學“森林”為主體的這一單元時,緊緊圍繞森林里不僅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讓學生明白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森林王國最后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原因是人們破壞了森林,受到了自然界的懲罰,告誡我們要愛護森林,保護大自然。
總之,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能吸引人、有懸念、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情境,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