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滿華
摘 要:叛逆的心理與行為一般常發(fā)于初中生群體,如果班主任不積極應對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就極易導致初中生慢慢偏離正確的成長與發(fā)展軌道,甚至誤入歧途。文章主要從初中生叛逆心理的表現(xiàn)及危害入手,探討班主任的應對策略,幫助班主任正確看待叛逆心理。
關鍵詞:班主任;初中生;叛逆心理;應對策略
在傳統(tǒng)觀念的長期影響下,有些教師或多或少地認為學生應該服從教師,不管是嚴格要求學生還是打罵學生都是為了他們好,批評學生理所當然。但這樣的觀念并不適用于當今社會,當代初中生和在封閉社會、計劃經(jīng)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完全不同,他們表現(xiàn)出稚嫩的、強烈的平等意識,存在叛逆心理。正確認識初中生叛逆心理的表現(xiàn)及危害,探索有效的應對策略,這是班主任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初中生叛逆心理的表現(xiàn)及危害
叛逆心理是初中生個性化的心理特征,他們對任何外在力量都有排斥的意識與行為傾向,常見表現(xiàn)主要有:一是不僅態(tài)度強硬,并且舉止粗暴。有很多初中生選擇粗暴的方式對抗外在力量,這種叛逆情緒、叛逆行為迅速發(fā)生,但在事態(tài)平息以后快速消失。二是冷淡相對,漠不關心。這主要出現(xiàn)在性格內向的學生身上,他們不會直接頂撞自己反抗的對象,而是冷淡相對,對方的意見對他們沒有絲毫影響。三是遷移叛逆,以偏概全。初中生的遷移叛逆指的是當某人在某個方面的言行讓自己反感時,他們就傾向于把這種反感、排斥遷移到其他方面,甚至全盤否定這個人。如果他們對團體中的某個成員不滿意,就傾向于排斥整個團體。
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有巨大危害,他們自己是第一受害人,輕則在叛逆期斷送大好前程,重則在叛逆期終結生命[1]。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教育與應對,還會危害家庭、學校和社會,讓家庭為不斷惹禍的孩子買單,家人會擔憂孩子交友不慎、夜不歸宿、打架斗毆、前途無望等;學校則承載著家長的期望、社會的希望,忽視對初中生叛逆心理的應對不但會讓學校工作變得更棘手,而且還會讓社會質疑學校的德育與智育能力。對社會而言,最近幾年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自殺事件等日益增多,大眾十分關注,很多人通過網(wǎng)絡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因此,正確有效地應對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對班主任而言至關重要。
二、班主任應對初中生叛逆心理的策略
1.心理輔導,解決學生叛逆問題
初中生學習負擔較重,學習壓力較大,班主任應基于他們的心理壓力情況增加心理輔導內容。叛逆是一種心理問題,這是所有問題的開端,班主任只有專門強化心理輔導,從思想層面解決好叛逆問題,才能讓其他問題迎刃而解[2]。在心理輔導中,班主任可結合相關知識與初中生的叛逆問題,合理選擇座談法、測試法、游戲法等解決問題。
例如:班主任要加強學生學習有關叛逆期的心理知識,關注班級中每一名初中生的心理動態(tài)、思想狀況,經(jīng)常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關心學生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效解決,不能一味批評,更不能放任自流。班主任可嘗試增加學生的課余活動時間,這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的有效輔導策略。在學生的課余時間,班主任應組織學生參加畫畫比賽、唱歌比賽以及運動會等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拓寬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便在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出現(xiàn)矛盾時能轉移注意力,減輕學習壓力,慢慢學會用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從而形成正確價值觀,消除叛逆心理。通過心理輔導,班主任不僅能減輕工作負擔,還能讓初中生愉快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尊重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的高尚品格是多種多樣的,有一種是人性巔峰,即自尊心。初中生不僅自尊心極強,且敏感又脆弱,個體差異顯著。一些學生性格外向,活潑好動;一些學生性格內向,喜歡安靜; 一些學生對學習十分感興趣:一些學生對運動十分感興趣等。班主任在應對學生的叛逆心理時應遵守因人而異的原則,尊重學生自尊心與個性特征,不強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整齊劃一地做事。初中生的自尊心需要呵護,班主任要寬容與嚴格并用,通過恰當?shù)谋頁P、批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肯定并賞識他們的勞動成果,讓學生認識自身價值,建立自信,順利度過叛逆期。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幫助他們消除不滿情緒和叛逆心理。當初中生向自己禮貌打招呼時,班主任應積極回應;學生進班主任的辦公室不需要喊報告,可以用輕輕敲門代替;調整座位時,不再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尺;當學生愿意為自己做事情時,應真心感謝他們,即便學生不愿意為自己做事,也不能生氣,要以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意愿感到高興;在處理班級事務、開展教學活動時強調師生共同討論,仔細傾聽學生的想法,采納他們的合理建議;經(jīng)常給學生欣賞的眼神、真心的微笑等。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尊重學生,這樣,班主任必然能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寬松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展示教育的力量,幫助學生健全人格。
3.關愛學生,溫暖叛逆學生的心
愛護學生是教育教學的奧秘,應對初中生的叛逆心理,班主任要向學生獻出自己的愛心。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在家里缺少溫暖,被社會不良思想所影響。所以,班主任的關愛對叛逆初中生有強大吸引力[3]。其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即便是和藹的微笑、信任的點頭、親切的話語,甚至是傳遞一個眼神,在叛逆的初中生看來都是愛、安慰與鼓勵,能溫暖他們的心,在應對他們的叛逆心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例如:班上的學生王某入校測試的數(shù)學成績較差,平時經(jīng)常和學生打架,喜歡在課堂上違反紀律,隨意頂撞教師,產生極壞的影響。但班主任并未另眼看待他,上課時經(jīng)常請他回答問題,下課之后也時不時地對他投以熱情的微笑等。一段時間之后,他趁班主任不注意,在班主任的數(shù)學課本中放進一張紙條,寫著:教師,您對我真好!以前幾乎沒有人像您這樣看得起我……班主任也發(fā)現(xiàn)王某和自己的關系越來越融洽,于是把握時機找他談心,這才知道王某的父母很少管他,他頂撞教師、打架鬧事都跟在家里得不到溫暖有關,心理越來越煩躁。所以,班主任決定今后在生活與身體等方面多關心他,向他說明違反課堂紀律、打架斗毆的危害。王某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慢慢改掉叛逆行為,主動勸導和教師對抗的學生改掉壞習慣。因此,班主任對存在叛逆心理的初中生要真誠關心、愛護,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敬,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自己的誠意,主動親近自己,從情感與心理上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與引導,獲得溫暖、動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結語
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與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觀存在的,作為班主任,必須從他們強硬的態(tài)度、粗暴的舉止以及漠不關心、以偏概全等表現(xiàn),深刻認識叛逆心理對初中生自己和對家庭、學校、社會的巨大危害,加強對叛逆初中生的心理輔導,解決叛逆問題,同時要尊重學生,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用關愛溫暖學生的心,陪伴初中生一起走過叛逆期,接受正確、良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劉順金.淺談對叛逆孩子的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7(9):103.
[2]張煥霞.班主任轉化叛逆學生例談[J].華夏教師,2015(4):92-93.
[3]董麥收.淺議青春叛逆期學生的轉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