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
近年來, 結核病發(fā)病率有所上升, 而造成全球結核病變疫情升高的原因之一是耐多藥結核病增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 每年全球耐藥結核菌發(fā)病患者數(shù)量以30~60萬人次遞增[1]。而中國占據(jù)了其中的1/4。而且耐多藥肺結核治療難度大, 有效治療耐多藥結核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 , 必須要對其采取積極的治療策略。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對這類患者采取以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為主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 效果較好?,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納入標準:①經(jīng)初治或者復治短程化療方案失敗或者不規(guī)則治療或中斷治療者, 痰菌培養(yǎng)為陽性[2];②經(jīng)過藥敏試驗, 至少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 , 且未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藥物;③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 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 對照組男24例, 女16例;年齡18~62歲, 平均年齡(43.21±6.38)歲。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18~63歲, 平均年齡(48.02±5.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lián)合常規(guī)藥物(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丙硫異煙胺、帕斯異煙肼、阿米卡星)為主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 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口服0.375 g/次 , 3 次 /d 或者靜脈滴注給藥 1.2 g/次 , 2 次 /d。同時應用常規(guī)藥物吡嗪酰胺片1.5 g/次, 1次/d ;鹽酸乙胺丁醇片 0.75 g/次 , 1 次 /d ;丙硫異煙胺片 0.6 g/次 , 頓服或分 2 次服 ;阿米卡星針 0.4 g/次 , 1 次 /d , 肌內(nèi)注射或加入液體靜脈滴注 ;帕斯異煙肼片 0.4 g/次 , 1 次 /d。
1.2.2 觀察組 使用以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為主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 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以及其他用藥與對照組一致。同時加入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 0.5 g/次,1次/d, 靜脈滴注或口服。
1.3 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持續(xù)用藥3個月后, 對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閉合率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閉合率均高于對照組 ,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267、4.588、4.267,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0.672,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痰菌轉陰、病灶吸收和空洞閉合情況比較[n(%)]
耐多藥肺結核治療療程長、療效差、治療費用高、病死率高、患者依從性低, 導致其控制難度大, 同時耐多藥結核也是結核病疫情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3]。尤其是我國耐多藥結核發(fā)生率逐年升高, 嚴重威脅著國民的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因此, 必須要對其加強控制。對耐多藥結核治療中, 選擇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及規(guī)范的治療是減少復發(fā)、提高治愈率的關鍵[4]。
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運用不同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對照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lián)合吡嗪酰胺、鹽酸乙胺丁醇、帕斯異煙肼片、阿米卡星、丙硫異煙胺方案;觀察組在使用對照組方案同時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加強抗癆治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一種復合制劑, 其中克拉維酸鉀具有競爭性不可逆的β2內(nèi)酰胺類酶的抑制劑, 本身對細菌抑制性較弱。但是, 在與阿莫西林聯(lián)合后, 能夠有效地保護阿莫西林, 從而極大提高其殺菌效果。其中, 左氧氟沙星作為第三代的喹諾酮藥物, 其具有較強的抗結核分枝桿菌活性,從而滲透到巨噬細胞內(nèi)部, 由內(nèi)而外的殺滅細菌[5]。左氧氟沙星主要通過抑制結核桿菌DNA旋轉酶功能, 從而抑制致病菌的DNA轉錄和復制過程, 起到殺菌作用, 而且與其他抗結核藥物沒有交叉耐藥。相關研究[6]表明, 左氧氟沙星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耐多藥結核的藥物之一, 臨床上已廣泛用于耐多藥結核的治療, 而且加用左氧氟沙星并不會增加其不良反應, 患者耐受性較好。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閉合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267、4.588、4.267, 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72,P>0.05), 也證明了該觀點。
綜上所述,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 能夠幫助其痰菌轉陰和病灶的吸收, 從而促進空洞的閉合, 且不增加不良反應, 值得推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