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真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惡性腫瘤之一, 由于老年人基礎疾病較多, 影響化療耐受性, 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 加之化療所致的不良反應較大, 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能得到保證, 這也是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難題之一[1,2], 導致生存質量較差 , 同時也加大了患者化療過程中發(fā)生死亡的風險。本次研究中, 著重探討香菇多糖聯(lián)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與毒副反應,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排除存在肝腎功能器官衰竭疾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存在意識障礙等疾病?;颊邔τ诒敬窝芯康膬热葜?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獲得了腫瘤科室與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采用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觀察組男25例, 女25例;年齡 65~82歲, 平均年齡(70.25±4.46)歲;體重 46~65 kg, 平均體重 (56.51±4.16)kg。對照組男 21 例 , 女 29 例 ;年齡 67~83 歲 , 平均年齡 (71.53±4.56)歲 ;體重 48~67 kg,平均體重(57.81±4.14)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CAG方案化療治療, 給予阿糖泡苷 10 mg/m2皮下注射 , 每隔 12 h 注射 1 次 , 連續(xù)注射 14 d;阿克拉霉素 10~14 mg/(m2·d)靜脈滴注 , 連續(xù)滴注 4 d ;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200 μg/m2皮下注射, 連續(xù)注射 14 d;患者每7天檢測1次血常規(guī), 觀察中性粒細胞含量, 根據(jù)血常規(guī)結果調整用藥劑量[3]。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香菇多糖治療, 給予香菇多糖1 mg靜脈滴注, 每周治療2次,連續(xù)治療 8 周[4]。
1.3 觀察指標 使用自動檢測儀檢測兩組患者的外周血NK細胞活性, 使用間接熒光法檢測患者 CD3、CD4、CD8, 根據(jù)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NK細胞活性與CD4/CD8比值。比較兩組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外周血免疫細胞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NK細胞、CD3、CD4、CD8、CD4/CD8比值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 低于對照組的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外周血免疫細胞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外周血免疫細胞對比(±s)
注 :與對照組對比 ,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NK細胞 CD3 CD4 CD8 CD4/CD8比值對照組 50 35.71±9.24 49.06±9.21 33.15±9.42 28.13±4.74 1.31±0.56觀察組 50 21.74±6.21a 47.31±7.14a 32.24±3.25a 31.69±2.68a 1.05±0.23a
表2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n(%)]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臨床上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 該疾病發(fā)病率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 臨床上對于該疾病主要是采取化療治療, 而老年患者的機體器官逐漸衰竭, 臨床療效明顯不如年輕患者, 特別是>70歲的老年患者, 臟器功能與免疫系統(tǒng)能力大大降低,導致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 治療的不良反應明顯增加[5]。加之多數(shù)老年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 本身生活質量不高, 化療后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尤為突出 ,因而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選擇一個既能降低毒副反應又能維持患者免疫功能的方案尤為重要[6]。CAG方案是由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與阿克拉霉素組成, 該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機制是三種藥物的協(xié)調作用, 阿克拉霉素為非特異性細胞周期抑制劑,可以有效的嵌入患者體內的DNA螺旋, 使得DNA螺旋發(fā)生不可逆的裂解, 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合成;阿糖胞苷可以促使體內的白血病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 有效的緩解癥狀;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使患者體內的白血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 并促進造血細胞發(fā)生增殖;三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時, 能夠有效的將骨髓抑制的時間降低, 減少患者化療的不良反應。香菇多糖是臨床上常用的生物調節(jié)劑, 應用于多種腫瘤的輔助治療, 不僅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還能與其他抗腫瘤藥物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7]。香菇多糖對抗白血病細胞的機制是通過激活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 增強患者的免疫力, 從而殺滅體內的腫瘤細胞, 可以有效的增強患者的NK細胞活性、CD3、CD4、CD8等多種免疫細胞。通過與CAG方案同時合用, 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 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藥物[8]。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CAG與香菇多糖聯(lián)合治療后, 該組患者的各項免疫細胞指數(shù)明顯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 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香菇多糖聯(lián)合CAG方案進行化療治療, 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 改善機體免疫力, 并且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 可作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優(yōu)選治療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