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宋宏界 高巍 張建 趙川
冠心病因其高發(fā)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 現(xiàn)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來, 對其的病因學研究, 病理基礎研究仍然進展緩慢, 相對應的控制其危險因素, 是現(xiàn)今醫(yī)學研究的熱門話題?,F(xiàn)在的觀點是多種危險因素的協(xié)同作用導致冠心病發(fā)病。體內(nèi)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10 μmol/L 稱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1]。H 型高血壓為伴隨有高Hcy的高血壓病, 高血壓與動脈硬化的關系現(xiàn)已證實。流行病學資料證明血中Hcy是心腦血管疾病新的影響因素, 與血栓形成緊密相關, 并且呈劑量依賴關系[2], 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其主要的致病原因為: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及其功能, 刺激平滑肌細胞增殖,破壞身體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的平衡[3], 活化血小板并且促進血小板的粘附等, 從而加重動脈硬化與血栓形成。本研究探討H型高血壓與中年人冠心病的關系, 為防治中年人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6例高血壓且完善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的中年(我國衛(wèi)計委規(guī)定的中年的界定標準為36~59歲)冠心病患者, 依據(jù)血清Hcy水平不同分為H型高血壓組(502例, 血清Hcy水平≥10 μmol/L)及單純高血壓組 (304 例 , 血清 Hcy 水平 <10 μmol/L)。
1.2 血樣采集和標本處理 入選患者于入院第2天晨取肘前靜脈血 , 1 h 內(nèi)離心 (4℃ , 3000 r/min, 10 min), 測定血糖、Hcy、血脂、血肌酐。Hcy檢測:酶循環(huán)法, 采用Hcy試劑盒(北京萬泰德瑞診斷技術有限公司)。使用貝克曼AU5800測定Hcy數(shù)值。產(chǎn)品技術要求編號:京械注準20152401106,血清Hcy水平校正標準值為4.0~15.4 μmol/L。采用直接法-過氧化氫酶清除法測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采用CHODPAP法測定血清總膽固醇數(shù)值, 試劑盒均由邁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采用貝克曼AU5800全自動檢測儀測定。
1.3 冠心病嚴重程度判定標準 2位心內(nèi)科醫(yī)師判定冠狀動脈造影病變, 有分歧時由第3位醫(yī)師討論決定。記錄病變部位, 狹窄程度和病變支數(shù)。采用Gensini評分系統(tǒng)對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進行評定[4]。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吸煙、收縮壓、舒張壓、血糖、血肌酐、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Gensini評分情況, 分析H型高血壓與中年人冠心病的關系。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吸煙、收縮壓、舒張壓、血糖、血肌酐、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n,±s)
注 :兩組比較 , P>0.05 ;1 mm Hg=0.133 kPa
項目 H型高血壓組(n=502)單純高血壓組(n=304)性別(男/女) 318/184 192/112年齡 (歲 ) 57.60±10.70 56.10±9.80體質量指數(shù)(kg/m2) 25.26±2.88 24.86±2.96吸煙(支/d) 20.45±3.63 19.66±3.98收縮壓 (mm Hg) 145.79±14.11 144.65±15.13舒張壓 (mm Hg) 86.55±5.67 87.22±6.22血糖(mmol/L) 5.23±2.56 5.11±3.25血肌酐 (mmol/L) 85.06±14.22 86.21±13.23總膽固醇(mmol/L) 5.11±1.26 5.22±1.07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 1.24±0.26 1.26±0.28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 3.18±1.02 3.26±0.98
2.2 兩組患者的Gensini評分比較 H型高血壓組患者的Gensini評分為(62.3±9.6)分, 高于單純高血壓組的(45.6±6.8)分 ,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國外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H 型高血壓患者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幾率是單純高血壓的5倍, 是正常人的25~30倍,并且還驗證了高血壓和Hcy 在導致心腦血管事件中有協(xié)同作用, 考慮其致病機制為: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及其功能, 刺激平滑肌細胞增殖, 破壞身體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的平衡, 活化血小板并且促進血小板的黏附等, 從而加重動脈硬化與血栓形成。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吸煙、收縮壓、舒張壓、血糖、血肌酐、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型高血壓組患者的Gensini評分為(62.3±9.6)分, 高于單純高血壓組的(45.6±6.8)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徐三彬等[5]的結論相吻合。所以, 針對H型高血壓患者, 在控制血壓時, 也要同時降低血清Hcy。糖尿病、年齡、性別、高血壓病、吸煙、高脂血癥是目前公認的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現(xiàn)認為冠心病的發(fā)生是多種危險因素的協(xié)同作用, 但有一些冠心病患者并不伴隨以上危險因素,因此, 發(fā)現(xiàn)新的危險因素, 可以幫助完善冠心病的預防策略 ,并進一步研發(fā)新的防治藥物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相關研究認為[6], 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正確評估對冠心病患者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義。多項研究顯示血中Hcy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中有重要的作用, HHcy與動脈硬化和血栓源性疾病間的關系現(xiàn)已成為研究焦點。但是, 其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發(fā)病機制迄今為止還不十分明確, 人體和動物研究資料表明高Hcy可導致血管內(nèi)皮損傷和功能紊亂。
中年人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本研究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近年來,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 使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顯著上升, 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7]。因此, 及早發(fā)現(xiàn)該病 , 并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方案, 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提高我國人民健康水平, 開展關于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H型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相對單純高血壓患者, 冠心病發(fā)病的風險增加。所以, 在降壓的同時也要注意降低血清 Hcy。近年確證了高血壓和高 Hcy在導致心血管事件存在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 有效控制H型高血壓對冠心病的預防有重要的意義, H型高血壓的治療要注意應該雙管齊下, 降Hcy, 降壓。以下幾種因素可以導致Hcy升高:①遺傳代謝性疾病;②蛋氨酸攝入過多;③B族維生素及葉酸攝入不足;④慢性腎功能不全;⑤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目前, 臨床工作中降低血中Hcy仍然有許多問題懸而未決。Hcy生物學效應目前仍未完全明確, 針對HHcy 的防治 ,目前認為 , 增加葉酸 (1~5 mg/d)攝入量是效果最明顯的 , 甚至于對無維生素缺乏的患者也有效, 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使用維生素B2、維生素B12、葉酸等可以降低Hcy水平, 但是缺乏大規(guī)模的臨床研究證實。
現(xiàn)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干預以降低血漿Hcy水平:①飲食:低脂而富含水果蔬菜的飲食可以降低血漿 Hcy水平, 從而使心臟病的危險減少7%~9%。②增加攝入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的攝入, 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 B族維生素、肉類、海味和綠葉蔬菜中的葉酸鹽可降低血漿高 Hcy水平, 減少高Hcy 在體內(nèi)的堆積。
我國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結構、特點等與西方人群不完全相同, 應該針對我國高血壓人群的具體特點, 專注于我國高血壓人群的自身循證醫(yī)學研究。在全國開展的國家“十二五” 重大項目中的一項入組病例超過 3 萬例的研究(由霍勇教授牽頭)得出, 補充葉酸及維生素可以降低H型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率, 我國是高血壓大國, 我國高血壓的特點: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 對H 型高血壓患者針對性治療, 是否可以有效減少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還需要臨床醫(yī)生的長期臨床觀察。H型高血壓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的臨床大規(guī)模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