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重懷
初識高澤宇,是通過他的作品。見到高澤宇,則是一次邂逅。通過作品想象它的創(chuàng)作者,本來就是一件充滿玄妙的事情??匆娮髡咴賮眚炞C他的創(chuàng)作,則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古語有云:“文如其人”,其實繪畫也何嘗不是如此。但在高澤宇這里,這一至理名言似乎失去它的絕對真理性。很難想象出,像高澤宇這樣一個純樸安靜、充滿了文藝氣息的人如何創(chuàng)作出那樣深沉多思、具有思辨內涵的作品。
高澤宇出生在一個沒有藝術氛圍的家庭,作為知識分子的雙親對繪畫基本沒有什么了解,甚至在幼年的澤宇提出學畫畫的時候,還弄不清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qū)別。只是因為澤宇的一句“想用毛筆畫畫”,才為他找到了遼寧師范大學畢業(yè)的劉國君老師,幸運的是高徒遇到了名師。
高澤宇迷上繪畫,這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由于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里不僅熱愛知識,而且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愛畫畫的小澤宇只要一有時間就拿起畫筆,地板、墻壁都是他作畫的地方,直到今天,爺爺家老房子的墻上還都是他的涂鴉。但是小澤宇從來沒有因為這個挨過批評,更多的是來自長輩的鼓勵。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放飛了小澤宇熱愛繪畫的心靈,為他走上藝術道路奠定了基礎。
高澤宇繪畫之路的啟蒙老師劉國君也是一個認同自由教育的人。劉老師和澤宇家本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可謂家就是課堂,課堂就是家。這種家教似的教學方式看似隨意,卻深得繪畫教學的本質。它為教學雙方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發(fā)揮空間,無拘無束的溝通和交流沖淡了學習基本功時的枯燥,自由的思考和理解增加了畫板前的樂趣,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高澤宇一步步叩響了藝術殿堂之門。
澤宇學習繪畫完全憑自己的天賦和愛好,起初并沒有成為藝術生的打算,因此,他的文化課抓得也很緊。在學習和練畫之余,他還讀了大量的文學名著和哲學書籍。上了初中和高中以后,盡管學業(yè)壓力很大,但澤宇依然沒有放棄在繪畫領域的探索,繼續(xù)堅持學習繪畫。后來,看到了他的作品的一位畫家認為他是可以造就的好苗子,強烈建議他走專業(yè)之路。在和父母、老師反復商量之后,澤宇做出了報考魯迅美術學院的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為藝考做準備的澤宇踏上了備考的漫漫征程。他對報考的學校和專業(yè)非常執(zhí)著,這對他來講意味著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付出。盡管在文化課方面,澤宇的成績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因為專業(yè)課他與心儀的專業(yè)擦肩而過。但是他沒有氣餒,在父母的堅定支持下,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成為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的一員。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澤宇如魚得水,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自由翱翔,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不斷地向著自己的理想邁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
澤宇的新作《妝》和《折紙》充分體現(xiàn)了他創(chuàng)作中對繪畫藝術的理解。這兩幅人物畫通過對模特及其存在空間的形變描述,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念,消解了透視所產生的立體視覺感,在光影和色彩的對比下,形成了創(chuàng)作者對具象載體的獨特理解,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對日常生活審美空間的差異化認知。在動態(tài)描述的翹曲變形中揭示了當代人,特別是當代女性,自我生存狀態(tài)的異化和另類表達。無論是《妝》,還是《折紙》都體現(xiàn)了他對時代藝術和時代精神的思考,是他在藝術道路上的新嘗試和對藝術理解的新表達。
澤宇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學習之余他喜歡養(yǎng)鳥、垂釣和下圍棋,這不僅可以使他有機會觀賞到大自然,也可以使他獲得更多的思考。藝術道路充滿艱辛和探索,相信高澤宇的藝術道路會越走越寬,會創(chuàng)作出技巧和思想都更加豐富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