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蓉 夏 蓮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死亡率僅次于女性惡性腫瘤中的乳腺癌。宮頸癌發(fā)生的部位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近年來臨床上手術雖可治療,但該病會造成身體形象的變化、女性特征性器官及其功能受損的風險,對女性患者社會中的所處角色和生存質量、心理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與危害。近年來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指出,腫瘤患者心理因素的變化在腫瘤治療效果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相關研究均證實育齡期宮頸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因擔心自己是否還有生育能力,是否影響性生活質量等導致比一般癌癥患者承受著更巨大的心里壓力和精神上的負擔[2]。負面情緒的存在不利于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和康復,患者消極情緒嚴重阻礙醫(yī)療、護理的順利進行。近年來研究者們開始著重于另外一種新視角即個體患者經創(chuàng)傷事件后,可產生一系列積極心理變化:如創(chuàng)傷后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PTG)[3],因此本研究即通過觀察PTG的影響因素以及與性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而為該類患者臨床治療制定合理的干預方案提供科學指導。
選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78例,患者平均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為(42.38±5.74)歲,平均病程為(18.4±2.7)個月。
納入標準:①符合2011年宮頸癌規(guī)范化診斷標準,經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為宮頸癌;②行子宮切除術,術后時間>3個月且完成規(guī)范化治療;③年齡18~50歲;④己婚,患者及配偶既往無性功能障礙史。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如心、腦、腎等嚴重威肋、生命的并發(fā)癥者;②有語言表達及交流障礙者;③精神或意識障礙者;④不符合入選標準。
采取的試驗方法為發(fā)放一般資料量表、創(chuàng)傷后成長評定量表(PTGI)和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問卷調查,問卷當場收回、檢查,及時補漏或者糾正錯誤,保證質量,其中發(fā)放的78份問卷共收回67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5.9%。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為雙側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患者一般資料、性生活質量與PTG的關系。
育齡期宮頸癌子宮切除術后患者PTG水平選用“對生活的欣賞、個人力量的增強、新的可能性、與他人的關系和精神的改變”5個維度來描述,受試者PTGI得分見表1。
表1 患者PTG總分、單條目得分及單條目均分
將一般情況與受試者的創(chuàng)傷后成長評定詳表得分結合比較,得出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生育意愿、病理分期、治療方式、治療結束時間、是否有并發(fā)癥均與PTGI總分有關(P<0.05),受試者職業(yè)類型、治療付費方式以及病理類型與PTGI總分無關(P>0.05),見表2。
表2 患者一般情況與PTG得分關系
將患者性生活質量的總得分與各個維度得分情況與國內常模相比,得出本研究中各個得分均明顯低于國內常模標準(P<0.01),見表3。
表3 患者性生活質量總分、各個維度得分
受試者性生活質量總分與各維度得分(性欲、性喚起、性高潮、性生活滿意、性交痛障礙與個人力量增強)有相關性(γ=0.16~0.25,P均<0.05),見表4。
表4 受試者PTGI、各維度得分間相關性分析(γ)
宮頸癌發(fā)生的部位是女性特有的生殖性器官,原因有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過早、早婚、早育、多產,性傳播疾病、吸煙、長久口服避孕藥等[4-7]。我國首發(fā)患者例數(shù)約9.9萬人/年,占世界首發(fā)患者例數(shù)的20%左右,并且近年來有區(qū)域高發(fā)及發(fā)病年輕化的趨勢[8-10]。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心理損傷是普通疾病患者的2倍多。PTG是1個基于實證研究提出來的新概念,是指個體在與創(chuàng)傷事件抗爭過程中體會到的積極變化,強調患者本身擁有從苦痛、磨難和創(chuàng)傷中自我成長、自我恢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有文獻整合創(chuàng)傷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開創(chuàng)了對創(chuàng)傷后患者身心康復的研究領域,因此本研究即通過觀察PTG的影響因素以及與性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而為該類患者臨床治療制定合理的干預方案提供科學指導。
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對于癌癥患者康復有很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有很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積極面對的癌癥患者相較于悲觀的患者身體能更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研究中PTGI總得分為60.46±13.52,患者在最初經歷過疾病確診,子宮切除等令人心理痛苦的一系列相關事件的過程后也體驗到了積極心理變化的過程,這與相關研究顯示患者在經歷一系列高應急或者多種創(chuàng)傷事件后,更多患者會表現(xiàn)出心理積極變化的過程是一致的[11]。該研究得出術后受試者PTGI總得分為60.46±13.52,處于中間水平,說明PTGI得分還有增大的空間。該研究通過對PTG五個維度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五個維度中對生活的欣賞維度得分最高,與國內學者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12],因此,醫(yī)務人員引導受試者思考疾病取得樂觀健康的心理感悟和生活狀態(tài),要時刻關注其心理變化,多方位、多角度通過恰當?shù)姆绞綄Υ祟惢颊哌M行干預,提高PTG水平。對于其他的PTG維度尤其是他人關系和精神的改變兩個維度均分最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次選取的研究對象軀體改變的比例較大,大部分患者對自己身體外在形象的改變精神上難以接受,從而導致與他人關系得分較低,因此醫(yī)務人員應該幫助患者認知疾病本身,給予精神上的肯定與支持,使患者搞好人際關系的同時引導患者成長。
綜上所述,PTG概念相較于原先的病理學心理是1個新關注的概念,為育齡期宮頸癌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創(chuàng)傷成長以及性生活質量提供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臨床指導,但是由于患者性生活質量并不是受單一因素影響[13-14],因此造成患者性生活質量低下的獨立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