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海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學名肩關節(jié)周圍炎,是因為損傷、過勞、寒冷刺激后導致的肩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無菌性炎癥,進而出現內部黏連。主要表現為肩關節(jié)酸痛、壓痛,活動時更痛。中醫(yī)認為肩周炎發(fā)病的機理是局部氣滯血瘀,導致筋肉拘急、屈伸不利,與人過中年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筋脈失養(yǎng)有關系。
肩周炎的治療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法。由于此病并非因微生物引起,故而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一般服用通經活血、止痛類藥。物理治療有理療、推拿、針灸等。
與一般疾病不一樣,肩周炎的康復過程中,病人自我功能鍛煉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肩關節(jié)局部軟組織修復和功能恢復,是個緩慢的過程,絕大多數病人需要幾個月才能痊愈,主動鍛煉能在后期保證肩關節(jié)的活動度恢復。臨床研究發(fā)現,每一次的針灸推拿治療后,肩部活動都能得到改善,但是往往一兩天之后,病情反復,又回到原來糟糕的情況,不能維持良好的狀態(tài)。此時,就需要病人主動堅持肩關節(jié)的鍛煉,將肩關節(jié)的活動度維持在治療后的良好幅度,如此,下次治療肩關節(jié)不適就能再進一步改善。
附:肩周炎康復操
第一節(jié):前舉爬墻
面對墻壁站立,距離約20厘米,掌心貼墻,雙手交替爬行向上,逐漸伸直肘關節(jié),一直爬至頭頂以上,感酸痛,停留10秒,緩緩向下收回。
第二節(jié):側舉爬墻
患肩靠墻壁站立,距離約30厘米,手掌心貼墻,手指交替爬行向上,逐漸伸直肘關節(jié),手指一直爬至頭頂以上,感酸痛,停留10秒,緩緩向下收回。
第三節(jié):體后拉手
站位或坐位,健手從背后抓住患手,逐步向健側牽拉患手,至最高點,略感酸痛,停留10秒,緩緩回落。
第四節(jié):旋轉上肢
站位或坐位,雙手向前平伸,肘關節(jié)伸直,立掌,雙手同時做內旋、外旋動作,患手旋轉如果困難,健手可以輔助患手。
第五節(jié):輪轉上肢
站立位,患手前伸,以肩關節(jié)為圓心,患側上肢以最大幅度做輪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