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妮
一片草地望過去只見得花花綠綠,一片荷塘掃過去再也難蕩漾不出清意。歷來長假各處都是人滿為患,卻也曉得為患的還伴隨著那跟著我們的足跡只增不減的垃圾。人潮洶涌,車水馬龍,我們出去游玩,為了就想看看這些山川河流,歷史遺跡,想透過明信照片看到同它一樣的真實美麗。
可是,堵車的道路兩旁整齊地排著垃圾;半搖下來的車窗里時不時飛出東西;有座椅的地方腳下就有一次性的餐盒碗具;城墻、雕塑、墻壁……總有不堪入目的痕跡;寂靜祥和的觀賞區(qū)會有聲音高出天際;煙尾巴不會進到垃圾桶里;吸煙會達到旁若無人的境地;吐口痰用盡了全身力氣……所有的這些,不是我所設想的美好的假期旅途,這與我預期出來游玩的目的相距甚遠,也不是想要假期收到的賀禮。
我看到了,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穩(wěn)居世界前列;我感受到了,中國在世界享有火熱的關注度和眾多的粉絲;我看到了,城市的建設創(chuàng)新中包含科技的魅力;我感受到了,公民福利帶來的便捷和幸福??蛇@巨大進步的另一面,霧霾讓人掩住口鼻;耕地與森林被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樓代替。那一片片裸露的草地,讓人忍不住唏噓。青山綠水,碧海云天,不會歡迎你們隨手亂丟的垃圾。
在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當然需要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可在不斷前行的時候,請多多環(huán)顧我們身處的環(huán)境,檢點一下自身的行為舉止。悠悠中華,秉承著幾千年的文明,程門立雪,是一份為人著想的細致和體貼;六尺之巷,拓寬的是腳下的路,壘起的是人性的高;將相之和,是為君子的知錯則改,而不是恥于認錯。我們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自己有時卻做著不美好的行為,想要得到高處又大又甜的果實,卻忘記需要伸出手。何不做一個帶著香氣的人?如春光清泉,如清風明月,讓自己的成長速度,趕超城市高樓的崛起速度。
經(jīng)濟與科技讓物質生活更美好,那良好的素質,應該是精神世界悅目賞心吧。悠悠中華,我們堅守著秉承著幾千年的文明,不讓它被時間帶走,而是隨著時間讓它越來越深遠,越厚重;我們展望著更為和諧美好的寸寸土地,每一片青草都有香氣,每一聲鳥叫都滿含謝意。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不是吹毛求疵,是見有所感,既見“不賢”,我們就應該“內省”,讓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化作清風,用文明守護我們的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