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嬌 母繼榮 丁艷麗
摘 要:文章對中職物理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目前中職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出提升中職物理教學效果的必要性。而后提出在中職物理實踐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結合課堂教學項目探究設計實例,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中職物理;教學項目
一、中職物理教學現(xiàn)狀
中職物理的教學有效性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教師、學生、教學方式方法等。就目前調研分析來看,我國中職物理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其教學普遍采用傳統(tǒng)的“輸入式”教學模式,即教師教,學生學。這種傳統(tǒng)的“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嚴重抑制了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影響其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此外,中職學生普遍物理基礎差,起點比較低,而中職物理這門課程綜合性又較強,課程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起來就相對困難,再加上課時有限,課程安排偏緊湊,勢必會影響中職物理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shù)學處理問題能力、實驗能力等物理能力,從而達到真正提升中職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目的[1]。
二、利用設計課堂教學項目探究的方式,提升教學有效性
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方法有很多種,在此討論的是其中一種——課堂教學項目探究設計。中國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2]。質疑能力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源泉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疑讓學生去探究,讓中職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程并發(fā)現(xiàn)認知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難看出,探究是學習的基本素養(yǎng),在不斷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從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建立信心,會不斷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起因、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并找出規(guī)律,在不斷探索過程中,學習認識到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課堂教學項目設計簡單舉例
下面為筆者在中職物理實踐教學中課堂教學項目設計的一個簡單項目探究——“振動曲線和波動曲線的對比探究學習”。
利用上述專題探究,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講解的目標,做到真正理解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基本概念,充分理解振動曲線和波形曲線的物理意義,掌握對振動、波形曲線圖像的分析和計算。項目設計過程為提前將同學進行分組,并下放探究題目,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工作。針對研究專題給出探究的方向和要求,用形象而簡單的方式去詮釋兩種圖像等。分組討論,查閱教科書和課外書籍,并積極與組內成員討論,最終形成一個對本探究專題的總結。總結完成后,學生需要有展示和講解的過程,在課堂上每組需派出一名代表進行講解,可以利用板書、多媒體PPT等方式輔助講解。講解基本理論后,學生需準備一個相關例題,進行例題講解,指出如何進行相關圖像的分析和計算。最后,教師進行專題項目設計總結和評價。課前預習準備,課上解疑、講解、展示正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度和記憶度的過程,做到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展示、學會傾聽、學會評價,從而大大提高中職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有效性。
在日常的中職物理教學中,注重中職物理教學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適當利用課堂教學項目探究設計,符合中職物理教學現(xiàn)狀要求,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記憶,有利于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形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秀梅.中職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科技資訊,2009(15).
[2]楊蘭紅,王少俊.中職物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J].網(wǎng)絡財富,2009(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