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頤
凜冬已至,相機廠商能否絕處逢生?
2017年12月初,CIPA(Camera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日本相機和影像產品協(xié)會)公布了最新出爐的2017年10月全球數(shù)碼相機產品的銷售情況:繼9月之后,10月的相機銷量再次同比低于2016年與2015年。此前,本刊曾介紹過2017年8月的全球相機銷量雖同比低于2015年,但卻同比高于2016年。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2017年10月全球可換鏡頭數(shù)碼相機的總出貨量較上月有小幅增長并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走勢,但與2016年同期相比卻出現(xiàn)了高達22%的下跌幅度,2017年11月、12月乃至2018年數(shù)碼相機產品的銷售前景不容樂觀。
手機取代相機成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拍照工具,已成為無法逆轉的不爭事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2017年10月無反相機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卻取得了12%的逆勢增幅,這表明無反相機正在持續(xù)增長,隨著其2017年在市場層面越發(fā)強勢的表現(xiàn),單反相機原有的市場份額也正在被逐漸蠶食,目前無反相機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已達36%。與此同時,無反相機的出貨量還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有超過50%的無反相機被銷往亞洲地區(qū)。
相比單反,無反的未來顯然更值得期待。但作為無反相機領域巨頭的索尼在過去的一年卻并沒有發(fā)布太多新品,作為被廣大用戶封為最喜歡“刷機身”的廠商,索尼在2017年出人意料地只推出了A7RⅢ、RX10Ⅳ、A9以及面向小眾的RX0四部相機,數(shù)量遠低于往年,這也是其自1998年以來發(fā)布新相機數(shù)量最少的一年。要知道從2010年到2013年,索尼每年都有超過20部新機發(fā)布。由此看來,在經過以多樣化產品搶占市場的擴張期后,相機市場大環(huán)境的不景氣使得索尼也開始在研發(fā)方面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高端產品線上,其未來或許還會進一步精簡、優(yōu)化產品線。
圖像后期處理,未必再是“PS”
2017年11月30日,飛思推出了其最新的圖像后期處理軟件Capture One 11,著重在圖層、工作流程及處理性能三方面作出改進。首先,在進一步提升處理速度、對軟件性能進行優(yōu)化的同時,Capture One 11提供了全新的Lab讀取選項。其次,新款Capture One 11已升級為一款所有調整工具都能夠與圖層進行兼容的以圖層為核心的應用,同時也能像Photoshop那樣單獨調整圖層透明度或是對蒙版的羽化值進行更改。最后,新版Capture One在整個工作流程的設計上也變得更為專業(yè)化,用戶可以在圖片上疊加注釋、圖形或是將文件保存為PSD文件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Adobe的軟件已不再是一家獨大,Capture One的逐漸崛起為圖像后期工作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然而話音未落,Adobe很快給予了回應。2017年12月13日,Adobe宣布旗下圖像處理軟件迎來該年度最后一次重大升級,涉及到包括移動端及桌面端的Lightroom CC、Lightroom Classic CC和Adobe Camera Raw。Lightroom CC 1.0終于加入了色調分離與曲線調整功能——這一堪稱在Photoshop中十分古老的功能。曲線工具位于自動按鍵旁邊,用戶可在參數(shù)曲線與點曲線模式間進行選擇,并調整紅、綠、藍三個通道。另外,所有軟件還全部新增了Adobe Sensei自動模式,該模式利用Adobe Sensei AI平臺技術令軟件更為智能。
新瓶裝舊酒,您捂好錢袋子了嗎?
為慶祝國際徠卡協(xié)會(The International Leica Society,LHSA)成立50周年,徠卡推出特別版APOSummicron-M 50 mm f/2 ASPH.鏡頭。鏡頭的外型效仿 1954年推出的Summicron 50 mm f/2鏡頭,不過,其光學設計與2012年APO-Summicron 50 mm f/2 ASPH.鏡頭如出一轍,也就是給原有的鏡頭變了個裝,并順帶附贈了外觀頗為復古的遮光罩。據(jù)了解,徠卡新款APOSummicron-M 50 mm f/2 ASPH.鏡頭限量發(fā)售300個黑色版本和200個銀色版本,售價達到9595美元(約63413元人民幣)。此外,徠卡幾乎同時發(fā)布另一新款Noctilux-M 75mm f/1.25 ASPH.鏡頭,該鏡頭采用6組9片的光學結構,內含2片非球面鏡片和多達11片圓形光圈葉片,并提供0.85m的最近對焦距離。這款徠卡新鏡的售價則達到11900歐元(約93073元人民幣)。
富士X-E3演繹無反美學
富士X-E3自2017年7月發(fā)布以來,成為一款頗受用戶關注的機型。如果說X-Pro2作為富士X卡口系統(tǒng)的旗艦機型,完全在追求功能的極致,那么X-E3就是在功能性與便攜性之間做了最佳的權衡,集設計美感、使用體驗、靈活性和功能性于一身。其實,從X100開始,富士數(shù)碼相機即自成一派,在相機研發(fā)和設計方面有著獨特的價值判斷。即使拋開拍攝,僅僅是擁有一臺富士相機也能帶來愉悅感,這種愉悅感來自于視覺、聽覺和觸覺的美學追求。而在X-E3身上,這種美學基因尤其明顯。
法國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爾曾說:摧毀是一種重塑,舍棄是一種萃取。對于富士X-E3也是一樣,最顯著的舍棄就是取景器部件。舍棄掉取景器部分,讓X-E3相比X-T系列線條更加簡練,保持同一水平線的機身肩部設計讓其在便攜性上更具優(yōu)勢。X-Pro2上的混合取景器對于非專業(yè)攝影用戶來說使用率并不高,而且很多用戶無法掌握旁軸取景的視差所帶來的畫面位移,而在X-E3的取景器上,數(shù)碼取景取而代之,這足以對付戶外強光下LED看不清的情況。有舍才有得,正是因為做了諸多舍棄,才使得X-E3成為富士相機美學的新代表。X-E3舍棄掉形同雞肋的內置閃光燈,改為可以通過熱靴連接的外置閃光燈;舍棄掉只有職業(yè)攝影師才會用到的閃光觸發(fā)端口;舍棄掉過去復雜排布的按鈕,簡化為單手就可以獨立完成操控的按鍵布局;舍棄掉繁復的功能設定,改為用戶可以根據(jù)情況自如選擇的智能場景模式,便于入門級玩家快速熟悉相機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X-E3的快門撥盤可以快速設定快門速度,通過鏡頭直接手動調節(jié)光圈,曝光補償也可以通過撥盤調整,熟悉手動相機或徠卡M系列的用戶可以實現(xiàn)快速設定,人機合一。X-E3機械快門的連拍速度可到8幅/秒,輔以優(yōu)化后的按鈕布局,十分利于抓拍。同時,X-E3實現(xiàn)了相機與手機的藍牙連接,使用它拍攝的照片可以快速同步傳輸?shù)绞謾C設備中,滿足網絡分享的需求。而且,與富士自己開發(fā)的instax-Share也可以搭配使用,實現(xiàn)即時照片打印,滿足線下分享的需要。
如果說富士X系列相機的復古造型是外家拳法,那富士的色彩處理就是其核心內功。眾所周知,富士膠片積累了數(shù)十年的生產經驗,具備自己獨特的色彩成像表現(xiàn)力。尤其是綠色的表現(xiàn),使用過膠片尤其是反轉片的用戶都知道,柯達最好的色彩表現(xiàn)在黃色,而富士最好的色彩表現(xiàn)在綠色。這些優(yōu)勢仍然延續(xù)到了X-E3身上,其色彩模式提供了Provia、Velvia、Astia、Classic Chrome以及黑色膠片Acros等選項,在這樣一臺數(shù)碼機身上,用戶通過幾個按鈕的切換就可以實現(xiàn)多種膠片效果的呈現(xiàn)。在膠片模式下,富士X-E3即使是JPEG直出,也可以獲得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無需深陷繁復的后期參數(shù)調整,這讓剛剛上手的用戶能夠輕松獲得一幅色彩驚艷的照片。此外,X卡口相機可以通過轉接環(huán)使用徠卡M卡口的鏡頭,這讓很多用戶以較為便宜的價格就能體驗到原本昂貴的徠卡拍攝效果。徠卡鏡頭優(yōu)異的畫質呈現(xiàn)和富士相機的色彩處理相得益彰。漸成規(guī)模的富士X卡口鏡頭的表現(xiàn)力也不遜色,尤其是富士定焦鏡頭,與機身搭配起來既便攜又易用。
如果要選擇一臺隨身攜帶的相機,那么這無異于選擇伴侶,除了性能可靠之外,顏值同樣重要。就像富士對X-E3的定位——“樂于擁有和樂趣拍攝”,堅持復古時尚、堅持設計美感,擁有這類相機本身就是一種樂趣,X-E3就是這樣一款技術實力與藝術美學并進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