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蕊
(河南省南陽張仲景醫(yī)院內(nèi)科,河南 南陽 473000)
難治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心力衰竭經(jīng)過合理的最佳方案治療后,仍不能改善癥狀或持續(xù)惡化[1],屬于中醫(yī)“心衰病”范疇。本院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法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西藥組男29例,女19例;年齡55~78歲,平均66.5歲。聯(lián)合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58~79歲,平均68.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難治性心力衰竭的中醫(yī)與西醫(yī)診斷標準;②經(jīng)超聲心動圖變化、實驗室檢查確診;③中醫(yī)辨證分型為氣陰兩虛、痰熱雍盛型。
排除標準:中醫(yī)辨證為痰火擾心、水飲凌心證侯者。
兩組均用注射用環(huán)磷腺苷(廣東健信制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20033481)60mg加入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連用15天。
聯(lián)合組加用定喘湯治療。藥用人參9g,麥冬9g,五味子6g,白果9g,麻黃9g,款冬花9g,杏仁9g,桑白皮9g,蘇子6g,黃芩6g,甘草3g,地龍15g,僵蠶9g,車前子15g,茯苓皮30g[2]。水煎至200mL,分兩次服用,連續(xù)治療15天。服藥后燥熱則用西洋參15g替換人參。
觀察藥物不良反應(yīng),并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四項、BNP等實驗室檢查。
評價主要癥狀和體征有無明顯改善,治療前、治療1周和結(jié)束治療后分別做心臟超聲心動檢查。
癥狀療效。顯效: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衰癥狀,BNP降低85%以上。有效:心衰癥狀改善70%以上,BNP降低50%以上。無效:心衰癥狀改善20%以上,BNP無變化。加重:心衰癥狀加重,BNP增高。
超聲心動圖療效。顯效:LVEF恢復(fù)正常。有效:LVEF較治療前恢復(fù)70%以上。無效:LVEF無變化。加重:LVEF下降。
兩組癥狀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療效比較 例(%)
兩組超聲心動圖療效比較表2。
表2 兩組超聲心動圖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yīng)。
定喘湯方中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心、肺、脾經(jīng),能大補元氣、復(fù)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藥理研究證實人參總苷能減弱或消除氯仿、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律不齊,適量的人參有類似強心苷的作用而強心、抗心律失常,并參與調(diào)節(jié)血壓使維持近正常水平。人參還有抗衰老,健脾胃,增進食欲,增強免疫,抗利尿,抗動脈硬化等作用[2]。麥冬、五味子清心火,補心氣,活心脈,斂陰益營,滋肺固腎?,F(xiàn)代研究表明,定喘湯具有祛痰、平喘、鎮(zhèn)咳作用。定喘湯的平喘作用與白果密不可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就記載銀杏能“入肺經(jīng),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臨床實驗證明,經(jīng)常食用白果可治高血壓、咳嗽發(fā)熱、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定痰喘、去皺紋、防衰老、潤音喉、止白帶、健身美容、延年益壽等[3]。黃芪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機。主要成分含黃酮類化合物,三萜黃芪苷,多糖成分,另含氨基酸,胡蘿卜素,亞油酸,以及微量元素鈣、磷、鎂、鐵等,黃芪總皂甙能明顯改善心肌梗死區(qū)的心肌收縮功能,增強冠脈流量,對心功能有保護。黃芪對血壓有顯著的降壓與升壓作用。黃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改善循環(huán)作用[4]。
環(huán)磷腺苷有改善心肌缺氧、擴張冠脈、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等作用。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預(yù)后,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