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淇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75000)
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人們也開始關注學生自身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最終發(fā)現(xiàn)倦怠情緒是造成學生學習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以就業(yè)為導向,專注于文化課的學習,不重視體育鍛煉,一遇到體育課程,個個都成了逃兵,似乎體育教學是多余的課程,主動參與體育訓練的學生寥寥無幾。體育教學似乎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有益于學生就業(yè)的價值,學生產生一定的倦怠感似乎不足為怪,但是良好的體育訓練卻影響著學生未來工作的重要資本——身體。因此,本文著重研究當前體育教育訓練中學生倦怠情緒的影響及對策,幫助學生走出困惑,促使他們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挑戰(zhàn)。
所謂體育倦怠,它是學習倦怠的一種類型,而學習倦怠又是在職業(yè)倦怠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概念,主要指學生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業(yè),同時對學校組織的一切活動失去熱忱,甚至疏遠同學。而這種現(xiàn)象主要歸因于過大的學習、外界環(huán)境等的壓力,所以說“體育倦怠”就是學生一味地鉆研文化課程,不重視體育學科,甚至認為體育鍛煉無關緊要,缺乏一定的體育訓練興趣,同時在學習和就業(yè)壓力的雙重影響下呈現(xiàn)出一系列的不良行為,如厭倦體育運動、神情恍惚、態(tài)度消極等,直接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的提升。
在體育課堂上,如果學生不愿意參與活動,他們就會做出一些逃避體育課的行為或想法,這也是體育倦怠情緒的集中表現(xiàn),一般具有4種形式。(1)這類學生的體育訓練狀態(tài)始終是被動的,對體育課堂中的任何項目都毫無興趣,常常會抵觸課堂內容,缺乏高漲的熱情;(2)在體育長跑或短跑活動中,厭倦體育訓練的學生往往排在最后,漫不經心地訓練,甚至偷懶;(3)以女生為主的同學往往會編織謊言逃課,如“身體不適”等理由,以達到逃避體育課的目的;(4)對學校一年一度組織的任何體育活動,厭倦體育訓練的學生決不會踴躍參與。不難看出,體育倦怠情緒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不只會影響學校體育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還會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消極心態(tài),后果不堪設想。
2.1.1 “重文輕體”的傳統(tǒng)觀念 我國是一個深受傳統(tǒng)思想觀念禁固的社會,尤其是儒家文化影響下人們普遍接受應試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應試教育心理,重文輕體的傳統(tǒng)觀念延續(xù)至今。作為正在成長中的學生,他們的思想觀念擺脫不了社會普遍價值觀的影響,不管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把文化課成績當作命根子,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課成績,忽視了音、體、美等學科的學習,尤其是對體育教育訓練極為排斥,久而久之,體育倦怠情緒不斷滋生,這種慣性心理很難被改變。
2.1.2 嚴峻的就業(yè)形勢 目前,為了提升企業(yè)的市場核心競爭力,許多單位提高了招聘的用人標準,他們將高學歷、高素質、專業(yè)知識水平等作為新人入職的重要籌碼,一個人的體質優(yōu)劣已成為次要因素。于是,學生經常抱怨體育訓練占用了他們的寶貴時間,對體育教訓練越來越厭煩,由此漸漸地形成了習慣性的體育倦怠情緒。毫無疑問,嚴峻的就業(yè)形勢是體育訓練中學生倦怠情緒產生的最新因素,良好的就業(yè)可以改變命運,也是一個人實現(xiàn)終生幸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不管家長、學生,還是整個社會都把教育的終極目標瞄向了“就業(yè)”,學生的在校時間都用于考取各類證書、評優(yōu)干、評三好等,甚至忙于校外實習活動以積累經驗,不惜一切代價占用體育課堂時間。
2.1.3 學校體育訓練環(huán)境的斷層 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但是許多學校不注重新課程標準對現(xiàn)代體育教學趣味性的要求,課堂訓練枯燥無味,死氣沉沉,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為突出的是,目前學校體育訓練環(huán)境不理想,滿足不了現(xiàn)代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1)部分學校的體育設施落后,沒有及時引入先進的體育設施,適應不了學生的新奇性訓練需求;(2)生源擴招引發(fā)操場擁擠,許多體育訓練項目無法開展,有意參與體育訓練的學生也無可奈何;(3)絕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的管理不夠嚴格,使得一些抵觸體育課的學生經常曠課、遲到、早退等,由于他們對體育訓練失去了興趣,體育訓練環(huán)境的斷層加重了學生的倦怠心理。
2.1.4 學生自身體育素養(yǎng)的欠缺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其體質都不盡相同,他們的自身體育素養(yǎng)也完全不一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主觀能動性。大體上講,有的學生偏胖,有的學生偏瘦,有的學生偏高,有的學生偏矮,這些自身原因會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中占有優(yōu)勢或處于劣勢,而遇到個人劣勢的體育訓練會讓學生感到非常不自在,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會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出丑,只有減少參與機會,或者逃避參與,才會保留面子。實際上,大多時候他們會被強迫地參與訓練,整個訓練過程必然會表現(xiàn)出“不耐煩”“想盡快結束訓練”等的不良情緒,其自身體育素養(yǎng)十分欠缺。
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的階段,心情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質量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在體育教育訓練方面,一旦學生產生倦怠情緒,不僅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還不愿意學習任何文化課程,這是體育倦怠情緒對其他文化課學習的延伸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講,體育倦怠情緒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較大,時間一久,這種倦怠情緒就會演變?yōu)樾睦砑膊?,起不到預期的體育訓練效果,同時會蔓延到其他文化課中去,更甚者會讓學生變得內向、易怒,滿腔都充滿著挫敗感。在體育訓練成績方面,不良的倦怠情緒會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其身體運動機能不斷下降,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體育倦怠情緒,將會對學生的成長帶來很大危害。
國家要想強大與繁榮,只注重科學技術和學術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批體質強健的從業(yè)人員,即優(yōu)秀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精神和體魄。為了增強國人的身體素質,應當從學生時代抓起,竭力做好學校的體育教育訓練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同時消除學生的倦怠情緒。(1)學生要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把經常運動視為自己日常生活中必須做的事情,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2)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領路者,學校和社會都應從思想上動搖其“重文輕體”的舊思想,不能為了文化課成績而摒棄體育教育,堅決杜絕這種斷章取義的做法,應將文化課與體育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學生產生倦怠情緒已是當前學校和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由于其倦怠情緒的形成與學校、社會因素息息相關,解鈴還需系鈴人,即學校與社會教育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學??梢远ㄆ谂e辦馬拉松比賽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以高漲的熱情進行體育鍛煉,必將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同時也要邀請社會媒體進行關注,定期報道馬拉松比賽的細節(jié),加大宣傳力度,從而在社會上掀起體育訓練的熱門話題,讓公眾意識到身體素質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明確對學生的體育訓練水平進行考核的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消除學生對待體育訓練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社會用人單位將身體素質作為新人的錄用考核指標,即就業(yè)形勢下學生必將充滿激情地參與體育訓練。
環(huán)境造就人才,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所起的育人效果是不可低估的,體育教育也不例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非常注重學習、生活、工作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學生更是追求新穎的學習環(huán)境,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應為學生提供先進的體育器材,營造有助于提升學生體育訓練參與熱情的環(huán)境氛圍是關鍵。一方面,學校應擴建操場,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體育訓練需求,這樣學生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熱愛的體育項目;另一方面,學校要科學地建設專業(yè)跑道和綠色草坪,增強學生的體育訓練體驗,更新體育器材,從而激發(fā)學生因好奇心而產生的強烈參與感。
作為體育訓練的主體,學生還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自行緩解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煩惱和壓力,爭取以最佳的心態(tài)參與體育訓練。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不單單是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消除倦怠情緒,還需要學校的健康教育,以及體育教師的正確指引。在健康教育方面,學??梢詮堎N海報,把海報張貼的位置放在學生容易看見的地方,刺激其厭倦心理,打消體育倦怠情緒。另外,作為體育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情景,因材施教,引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最大限度地避免體育倦怠情緒,這樣可以使學生放松身心,認可和支持體育訓練的重要性。
強健的體質是確保國家經濟穩(wěn)定與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同時也深刻影響著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業(yè)界人士必須大力推進有益的體育教育訓練項目,從思想上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偏見,循序漸進地引導其熱愛體育鍛煉,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轉消極的倦怠情緒為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以此增強體質,更好地為國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