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沫
濃園,不前衛(wèi)也不時髦,沒有吸引眼球的當代藝術,也沒有值得網紅打卡的新奇玩法,這里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聚落或者是居民區(qū),可它卻是4A級旅游景區(qū),只不過這里面居住的恰巧是藝術家。
穿過成都市武侯大道,沿著藝術村路,就能看到“濃園藝術村”的指示路標,再走過一個長20米四壁全是涂鴉的橋洞,藝術的氣氛便越來越濃烈,所有人經過這里,大概都會滿心期待前面的景色。
濃園分為濃園國際藝術村A區(qū)、天藝村B區(qū)兩個主題園區(qū),之間相隔大概三公里,濃園國際藝術村A區(qū)主要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園地,占地160余畝,園內有70余幢建筑,工作室150余間,綠化率達90%,滿目綠樹濃蔭,錯落的房子被掩映其中。進門處是一條遍植梧桐的道路,閃閃爍爍的綠光從梧桐樹葉一直搖曳到地面,晶晶亮亮,讓人眼光迷離似乎有了午后的倦意。
濃園國際藝術館位于此區(qū),藝術館裸露的紅色磚頭外墻,爬滿了大片的綠油油爬山虎,館外的芭蕉葉,攪動著夏日的熱浪。藝術館館內面積1500平米,包括1000平米的展覽展廳、300平米的學術討論大廳及200平米的休息區(qū)。館內收藏了國內外很多知名藝術家的油畫、國畫、雕塑、攝影、裝置等藝術作品。
伴著夏日蟬鳴逐漸深入院區(qū),隱匿于綠蔭下的一座座小院,和慵懶踱步的小狗,讓人感受到靜謐的氛圍。很多藝術家都窩在自己的藝術領地里,專于創(chuàng)作,不受紛擾。在這些藝術家的工作室外會時??匆婏L格迥異的門匾,“內有藏獒”“猴子傷人,請勿靠近”“孔雀不開屏”等讓人心生笑意,這也一定程度說明了藝術家的個性和創(chuàng)作類目。院區(qū)內除了程叢林、梁時民、林躍等知名藝術家外還有約200多位藝術家。每年,也有很多懷揣藝術夢想的年青人到來,濃園無條件地為他們提供場地、食宿,以及創(chuàng)作時所需的材料。讓他們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藝術靈感與創(chuàng)作激情。
駐扎在這里的年輕藝術家楊靜,他的夢想便是能夠辦一次個展,目前他覺得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他說:“離開浮躁都市,這是一個能讓人靜下來搞創(chuàng)作的地方。從鬧市中回到這里立刻就會使人感受到安靜,不管是感官還是心靈,然后就會有想畫畫的沖動”。對于最早入駐濃園的大腕,“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之一程叢林來說,濃園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展現(xiàn)了成都的藝術發(fā)展前景,“成都是一塊藝術福地。成都的“藍頂”“濃園”“西村”“北村”等等,讓成都無愧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國當代藝術第三城?!?/p>
園內景色四季變化,自由隨性,不斷地吸引著各類藝術家前來入駐。
遠看,就像一座茶院,其實還真是一座茶院,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武侯大道三河段20號的濃園國際藝術村B區(qū)天藝村,大大的院子,有些類似于成都市區(qū)的人民公園。天藝村占地約50畝,園中建筑類似于早些年間的老院子,隨意自然,沒有任何現(xiàn)代化建筑給人的壓迫感。天藝村內設有添藝坊、天圖教育工坊、天工造物坊、天藝品園、天藝博物館、天藝美術館、天藝論道堂、創(chuàng)意街區(qū)、藝術餐飲、美食等旅游景點。幽靜林蔭處,油畫、書畫、雕塑、陶瓷組合而成的藝術長廊,你可以漫步其間,也可以親自體驗軟陶、手工、植染的過程,了解琴棋書畫的常識,并在國學、藝術大師講堂中,讓自己的的生活更貼近藝術。所以不要認為這里只是一個普通的旅游園區(qū)。
在有著四個大玩偶雕塑的地方向右轉,另有一處大院,你會被一堆堆懸掛于廊亭的卷心菜所吸引,很多人都會質疑它的真假,但它真實的紋理和自然衰老的痕跡說明了它的真實性,除此之外,還有大蒜、蘿卜都被置于半空懸掛,院區(qū)董事長楊麗解釋到:“這是一種很親民的裝飾手法,讓進來游走的客人感受到自然平實的生活氣息,很接地氣?!背颂焖嚻穲@內出售的各式古玩,這里有還有一處客棧,約三五好友小住,喝著清茶,說點舊事,你也會覺得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沒有被辜負。不過也算是被大自然過度寵愛,這里蚊子的咬你沒商量,當然對于熱愛藝術與自然生活的你來說,蚊子就全當是一個笑話。
濃園并非處處令人叫絕,但它的樸實親切卻成為了一類人的心之所向,藝術的靈感來源不就是自由隨性地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