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煒煒
高血壓腎病為高血壓常見并發(fā)癥之一。長期高血壓造成腎小球微血管出現(xiàn)異常,腎小球硬化,導致尿蛋白含量高于正常人群,引發(fā)腎?。?]。該病臨床特點為蛋白尿,腎功能損傷呈現(xiàn)漸進性,隨著病程的延長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由于高血壓腎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在出現(xiàn)明顯癥狀時心血管事件與猝死等發(fā)生危險性顯著提升。早期診斷可為治療措施的及時采取提供依據(jù)。本次研究將120例高血壓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高血壓腎病早期血尿NGAL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疾病組,其中40例正常蛋白尿患者作為甲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40例微量蛋白尿患者作為乙組(30 mg/24 h≤24 h UAER≤300 mg/24 h),40例大量蛋白尿患者作為丙組(24 h UAER>300 mg/24 h)。入選患者高血壓病史>10年,不存在原發(fā)性腎臟疾病、糖尿病繼發(fā)腎病患者。疾病組中男65例,女55例,年齡最小45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60.9±5.7)歲。另從同期在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人群中抽取120例健康人作為健康組,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齡最小45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60.7±5.4)歲。健康組人員所有項目檢查結(jié)果正常。本次研究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授權(quán)下進行,全部研究對象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疾病組與健康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研究對象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3~5 ml靜脈血,放置在加有促凝劑的真空試管中,在37℃的水浴中沉淀0.5 h,在離心速度為3000 r/min下離心5~10 min,分離血清;收集研究對象5 ml晨尿,在離心速度為3000 r/min下離心15 min,收集上清液,保持在-80℃環(huán)境下備用。使用全自動生化儀(日立7170A)檢測血尿NGAL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疾病組與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②對比甲組、乙組、丙組、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疾病組與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比較 疾病組血NGAL水平 (11.63±3.59)μg/L 低于健康組的 (23.35±7.09)μg/L、尿NGAL 水平 (3.82±1.21)μg/L 高于健康組的 (1.60±0.51)μg/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甲組、乙組、丙組、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比較 丙組血NGAL水平低于甲組、乙組、健康組,尿NGAL水平高于甲組、乙組、健康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血NGAL水平低于甲組、健康組,尿NGAL水平高于甲組、健康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血NGAL水平、尿NGAL水平與健康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2。
表1 疾病組與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比較( ±s,μg/L)
表1 疾病組與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比較( ±s,μg/L)
注:與健康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血NGAL 尿NGAL疾病組 120 11.63±3.59a 3.82±1.21a健康組 120 23.35±7.09 1.60±0.51 t 16.155 18.520 P 0.000 0.000
表2 甲組、乙組、丙組、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比較( ±s,μg/L)
表2 甲組、乙組、丙組、健康組血尿NGAL水平比較( ±s,μg/L)
注:與丙組比較,aP<0.05;與乙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血NGAL 尿NGAL甲組 40 23.25±7.13ab 1.55±0.42ab乙組 40 7.52±2.39a 2.67±0.81a丙組 40 4.12±1.25 7.33±2.41健康組 120 23.35±7.09ab 1.60±0.51ab
有研究人員指出[2],NGAL不僅在形成、修復腎臟形態(tài)中有參與,還與多種腎臟病變過程關(guān)系密切。NGAL屬于分泌型蛋白,在正常生理條件下由中性粒細胞膽囊細胞分泌,在機體存在炎癥或患有惡性腫瘤時多種組織與器官也會誘導分泌NGAL[3]。NGAL與鐵生成的復合物還能減少缺血再灌注導致的氧化應激損傷,形成對腎組織的保護作用,提升細胞極性的穩(wěn)定性與抗凋亡能力[4]。由于其在急性或慢性腎臟損傷中的預警作用逐漸受到臨床重視。
本次研究中,疾病組血NGAL水平(11.63±3.59)μg/L低于健康組的 (23.35±7.09)μg/L、尿 NGAL 水平 (3.82±1.21)μg/L高于健康組的(1.60±0.51)μg/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丙組血NGAL水平低于甲組、乙組、健康組,尿NGAL水平高于甲組、乙組、健康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血NGAL水平低于甲組、健康組,尿NGAL水平高于甲組、健康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血NGAL水平、尿NGAL水平與健康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尿蛋白排出量越多,血NGAL水平越低,尿NGAL水平越高。UAER是評估腎小球功能的重要指標,任何可以損傷腎臟功能的病變都會導致尿液中清蛋白含量的上升[5-7]。在病理狀態(tài)下,NGAL能夠?qū)δI小管上皮細胞的修復與再生進行誘導,促進腎臟功能的恢復。腎功能損傷越嚴重,其生成量越多,在尿液中含量越多,血液中含量越少。由此可見,在高血壓腎病早期NGAL可作為敏感指標之一,反映出患者腎臟功能損傷狀態(tài)[8-10]。
綜上所述,與健康人群及正常蛋白尿高血壓患者相比,高血壓腎病早期患者血尿NGAL水平已經(jīng)出現(xiàn)明顯變化,可作為有效診斷依據(jù)。
參考文獻
[1]翟玉娥,孫樹凱,馬金龍,等.血清NGAL、CysC、Cr和BUN水平檢測對高血壓腎病的早期診斷價值.山東醫(yī)藥,2016,56(33):63-65.
[2]程悠悠,黃慶,葉宏偉.NGAL和Cys C對膿毒癥相關(guān)急性腎損傷的早期診斷學意義.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6(8):496-499.
[3]趙玉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尿NGAL水平檢測對腎功能損害的早期診斷價值.山東醫(yī)藥,2017,57(17):67-69.
[4]梁雅靈,楊茂君,李衍輝,等.尿L-FABP、KIM-1、NGAL和血清cystatin C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變化及意義.國際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 ,2016,36(2):28-29.
[5]張華,詹頡,蘇寶鳳,等.血清NGAL與腎功其它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原發(fā)性高血壓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6,31(4):54-57.
[6]張新明,盧玲玲,涂斐佩,等.高血壓腎病早期血尿NGAL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12):1672-1675.
[7]張清平,鄒長進,張敏.高血壓腎病患者血清NGAL與Cys-c水平探討.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9):2203-2204.
[8]劉宏,李靜,李存剛.血清胱抑素C、NGAL 、內(nèi)皮素-1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3):1838-1839.
[9]陳端.高血壓腎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guān)脂質(zhì)運載蛋白檢測的意義.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20):2967-2968.
[10]劉衛(wèi)華,洪富源,吳家斌,等.尿NGAL聯(lián)合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高血壓腎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7(19):2281-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