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內科護理管理中層級管理的運用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搜集的37名護理工作工作人員的一般資料,將(2016年1月-2018年1月)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方法的護理工作人員37名作為實驗組和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未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方法的護理工作人員37名作為對照組。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實施層級管理的37名護理工作工作人員的護理差錯發(fā)生次數、護理工作質量評分以及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結果 實驗組護理差錯發(fā)生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護理工作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內科護理管理中層級管理的運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內科護理;管理;層級管理;運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0(a)-0024-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EN Hong
Xin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37 nursing staff collected by the hospital was selected, and 37 nursing staff members who implemented the level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will (January 2016 to January2017) January of the year) 37 nursing staff who did not implement the level-level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nursing error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and the scores of various nursing work conten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37 nursing staff members who implemented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Results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nursing erro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various nursing work content score and nursing working quality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s obvious.
[Key words]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anagement;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對內科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層級管理是目前一種較為新型的管理方式,實施層級管理能夠合理利用好人力資源,與此同時合理安排好相關護理工作,保證內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實施層級管理辦法能夠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該次研究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搜集的37名護理工作人員的一般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搜集的37名護理工作人員的一般資料,將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方法的護理工作人員作為實驗組和未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方法的護理工作人員作為對照組。37名護理工作人員均為女性,年齡在20.36~44.12歲,平均年齡為(32.24±10.65)歲;職稱:2名副主任護師、20名主管護師、8名護師、7名護士;學歷水平:22名本科以及以上學歷者、15名中專學歷者。
1.2 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方法,實驗組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方法,重新規(guī)劃各級護理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根據護理工作人員的能力、學歷水平以及組織能力等劃分層級。設置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的層級管理,明確規(guī)定每一個層級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護士長主要對該科室的護理人員實施質量管理,每周檢查護理質量。護理組長承擔的主要角色是管理者和執(zhí)行者,對護理質量全權負責。護理組長需與團隊人員進行協(xié)調和溝通,評估特殊和新入院的內科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計劃。直接參與到對危重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解決高難度的護理工作,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查房,制定該科室的各項護理操作流程工作,積極與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處理。責任護士的主要職責是執(zhí)行醫(yī)囑工作,再帶領各個層級的護理人員來完成護理評估工作,負責治療其職責下管理的患者,再積極評價護理計劃和護理效果。參與健康教育工作,按照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來開展臨床護理工作,再制定詳細的護理措施,完成技術性的護理參與工作。積極評估新入院患者和危重患者的基礎情況。助理護士則在上級護士的領導之下做好本職工作,完成相關護理操作。
1.3 觀察指標
分析實施層級管理的37名護理工作工作人員的護理差錯發(fā)生次數、護理工作質量(整體護理、病例管理、基礎護理、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護理技術學習興趣、工作愉悅感、溝通技巧和能力、新進護理工作人員的進步、臨床處理信息的能力)。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工作工作人員的護理差錯發(fā)生次數分析
實驗組護理差錯發(fā)生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工作工作人員的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分析
實驗組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護理技術學習興趣、工作愉悅感、溝通技巧和能力、新進護理工作人員的進步、臨床處理信息的能力等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以及整體護理、病例管理、基礎護理、健康教育水平等護理工作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所謂層級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好阻滯程序來發(fā)揮不同層級的護理工作人員的能力,明確權利與職責,充分挖掘出自身潛力和價值,達到人力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目標。層級管理的特點表現在: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資源,確保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工作質量能夠顯著提高,促使患者的安全能夠得到更高程度保障[1]。傳統(tǒng)護理管理方法是一種責任制形式,可能是因為護理工作人員的任務繁重或者護理人員工作重復性高會導致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錯次數較高,護理工作人員的整體工作熱情度也不夠高。根據相關資料研究顯示,醫(y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技術和護理態(tài)度等提出更高要求。分層級管理模式通過對護理人員的分層級處理,逐層管理后能夠顯著提高護理質量評分和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護理技術學習興趣、工作愉悅感、溝通技巧和能力、新進護理工作人員的進步、臨床處理信息的能力等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以及整體護理、病例管理、基礎護理、健康教育水平等護理工作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分層級管理方式通過根據護理工作人員的具體能力和護理隊伍結構加以分層,繼而充分調動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主動性,獲得最為理想的護理服務質量。分層級管理模式還能夠顯著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便于優(yōu)化配置護理工作資源,實現高效率的醫(yī)護工作,降低風險發(fā)生率,保證患者能夠更加安全。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差錯發(fā)生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施分層級管理方式能夠有效設置護理崗位,發(fā)揮各個層級護理工作人員的水平,不僅僅讓護理人員具有成就感和責任感,而且能夠做到各司其職,最終合理利用好人力資源[2]。部分臨床經驗豐富和業(yè)務能力較強的護理工作人員在以往工作中缺乏上進心,從而使得資源浪費。層級管理模式則根據護理人員的不同學歷和不同職稱來確定其不同等級,設置相應護理崗位[3]。分層級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夠充分顯示出高資歷和高業(yè)務能力的優(yōu)勢,另外一方面還能夠讓她們感受到自我價值,不斷穩(wěn)定護理隊伍,解決低年資護理工作人員的成長問題。各個層級的護理工作人員做到分工明確且積極利用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力資源,最終顯著提高護理整體質量評分[4]。層級管理方式對各個層級的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加以明確,從中細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工作,最終確保護理工作能夠及時到位[5]。在護理患者過程中,各個層級的護理工作人員較為固定,減少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疏離感,便于護患之間更好的溝通與交流。權衡各個層級之間,配置好人力資源能夠對整體護理做好基礎工作,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確保醫(yī)療護理的連貫性,加強薄弱時間段護理力量[6]。護士長也具備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改善內科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護理安全[7-8]。
綜上所述,對內科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層級管理是目前一種較為新型的管理方式,實施層級管理能夠合理利用好人力資源,與此同時合理安排好相關護理工作,保證內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內科護理管理中層級管理的運用效果顯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項護理工作內容評分、護理工作質量評分,降低護理差錯率。
[參考文獻]
[1] 溫文蓮.護理層級管理在提高呼吸內科臨床護理服務質量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7(12):3572-3573.
[2] 馮靈,汪銳,楊蓉,等.護士分層進階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5,16(28):3552-3555.
[3] 張茜,劉鳳春,梁寶娟,等.層級質量控制體系在神經內科患者跌倒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2):186-188.
[4] 沈春萍,鄭曉青.內科護理管理中層級管理的運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1):215-216.
[5] 謝紅.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4):146-148.
[6] 陳雪艷.試析分層次管理在內科臨床護理中的運用及其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2):216-217.
[7] 呂文榮.層級管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34):290.
[8] 陳曉英.層級管理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8):2400-2401.
(收稿日期: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