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密鑼緊鼓地搞招聘,于是跟一位在人力資源干了很多年、在此方面非常有心得的朋友Carrie請教,她跟我講了一個招聘原則:“但凡在朋友圈曬加班的人,你都要小心。最好別要。”
我蒙了,曬加班不是首先得加班嗎?那不是勤奮工作的體現(xiàn)嗎?她笑著說:“你沒聽過‘越炫耀什么,越缺少什么’嗎?”
三個月前,Carrie炒了公司的一個加班之王。那個小姑娘簡直是勞模,朋友圈經(jīng)常會發(fā)布與加班有關(guān)的信息:深夜11點發(fā)一條,“加班完了還是要喝口喜茶的……”;凌晨2點鐘發(fā)一條,“郵件發(fā)送完畢,睡覺!”;周末大下午的發(fā)一條辦公室的照片,很不經(jīng)意地來一句——“安靜的周末,辦公室的綠蘿也特別好看?!?/p>
沒想到這樣一個勞模也會被辭退,這會不會有什么誤會?
Carrie說,她的直接上司一提到她簡直咬牙切齒。小姑娘曬加班之前的幾條朋友圈,都是在賣貨。本來,做做副業(yè)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只要與她有關(guān)的工作,個個都是深坑——要格式?jīng)]格式,要邏輯沒邏輯。這就算了,可怕的是里面的數(shù)據(jù)全都是錯的!那位可憐的上司要花3個小時來改錯,還不如自己做了。
“曬加班?”Carrie說,“不過就是一種心虛的表現(xiàn),怕被人質(zhì)疑不夠用功唄。”不努力的人不可怕,努力地悄悄把事給辦砸的人最可怕。
我相信很多人在小姑娘的角度也極度不明白,我努力、上進、勤奮、吃苦,怎么我還不是個好員工?好員工的標準不是加班,而是靠譜。
何謂靠譜?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再往深里說,靠譜就是把事情交給你有一種踏實的感覺。因為,我真的不會擔心你把事情辦砸,也不會擔心你坐在那里表面敲鍵盤,私下做微商。
但凡有點腦子的老板,都恨不得把那些“偽勤奮”的人統(tǒng)統(tǒng)給炒掉,把工資加給那些使命必達的人。
如果說,但凡朋友圈曬加班都是有問題的員工,我覺得有點絕對。但不得不說,一個人秀炫曬什么,的確反映他內(nèi)心的渴求。
康奈爾大學(xué)著名心理學(xué)教授托馬斯博士曾經(jīng)做過一個有意思的實驗。他邀請29個大學(xué)生猜一下某個橄欖球比賽的結(jié)果。球賽結(jié)束之后,教授讓大家伙過來解釋一下自己的猜測。好玩的是,凡是猜中了結(jié)果的人,都說得很快,平均耗時10.7秒;凡是猜錯的人,平均用時差不多是兩倍,17.66秒。也就是說,猜錯的人用了更多的時間在為自己辯解。
事實上,這個實驗正好說明了心理學(xué)中的一個“心理防御機制”——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人總是會想方設(shè)法用最合理的解釋去掩飾失誤,這里的解釋包括秀朋友圈。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朋友圈早就是個刻意秀場。有的秀孩子,有的秀包,有的秀恩愛,不外乎就是為了表達一下“我的孩子很可愛”“我的包好昂貴”“我的老公好帥”……
而你秀的是加班,說明你想默默地告訴老板:“看看,我真的好勤奮!”殊不知,所謂勤奮,其實是最不值得炫耀的東西。
成年人都知道,職場沒有功勞本,只有成績單。在朋友圈曬加班的人,“窮”得只剩下加班。
(作者系財稅投資行家,職場管理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