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容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段文字:一提起作文,很多學生就不喜歡——望文卻步;咬筆頭——無從下筆;數(shù)字數(shù)——無話可寫;寫空話——憑空杜撰?!白魑碾y,難作文”,是多數(shù)孩子面臨的問題。我,作為一個從教20多年的老語文教師也為此感到。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克服困難,找到途徑幫助學生會學作文、愛寫作文呢?于是,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探索、總結、反思,終于得出了一些淺見。
多數(shù)學生寫作文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覺得寫作文是老師或者父母要求寫的,所以只是應付了事。于是,覺得沒意思,也沒興趣,質(zhì)量當然就不高了。怎么辦呢?轉(zhuǎn)變認識、提高興趣就成了當務之急。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呀,只有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樂于寫作了,才能把“完成寫作任務”變成了”自己的寫作興趣”,就克服了孩子的畏懼心理,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就成了教師們著手的關鍵。
1.讓學生明白寫作是表達的需要 告知學生:告知學生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既可以用口頭的形式,也可以用書面的形式。文字表達比口頭表達更細膩、也便于保存。文字,可以表達豐富的情感,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作,就是用我手寫我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文字記錄下來,沒什么難的,這樣就消除了孩子的畏懼心理。
2.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利用學生的表現(xiàn)欲,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由于社會和家長的影響,現(xiàn)在的孩子都有極強的攀比心理,孩子們的好勝心和表現(xiàn)欲也極強。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多多挖掘孩子作文中的亮點,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當學生在小寫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感后,也就有了寫作的興趣。只要他們愿意寫,喜歡寫了,就又邁出了一步。
3.帶孩子走進生活、觸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 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寫作也是一種藝術,因此生活是寫作的源頭。給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和活動情境,帶學生走近生活、體驗生活,讓他們用那雙雙清澈的眼睛去返現(xiàn)生活中的種種美好。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歇。因此,多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他們通過自己感受和體會,就會良好的心境,思維就能活躍;感情才能真實,想象力才能豐富;也就有了寫作的靈感和興趣。
例如:指導寫景的習作時,就帶學生們?nèi)ソ加?,讓他們道大自然中去用心觀察,用心感受,張開想象的翅膀;指導些活動的習作時,組織他們參加文體活動,如拔活比賽、演講比賽等。如此這般,孩子們就能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感受活動的快樂、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有了寫作的素材,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必會活靈活現(xiàn)、文筆細膩、情感真實了。
4.善用、巧用多媒體網(wǎng)絡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在網(wǎng)絡時代的今天,各種各樣的新資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在教學課堂上。在作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將各種寫作需要的素材通過圖片、影像、音響、文字等形式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深深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同時,指導學生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品賞,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有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接下來的寫作,便會思如泉涌了。
寫作課上,總有這樣的情景:一旦要求學生開始習作時,一雙雙眼睛呆呆地叮著題目,半天都寫不出來一兩句話的時候,真是“老鼠啃南瓜,不知如何下手”。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的回答,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腦子里導不出東西來呀,怎么動筆?因此,制定了以下方案積累素材的就迫在眉睫。
1.多讀多記,從閱讀中積累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杜甫也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梢婇喿x對寫作起著很大的影響。
作為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指導孩子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在講讀課文中注重讀寫結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積累,課后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的練習不可忽視;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謀篇布局。為寫作做好準備。
2.從日常的生活中積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學會觀察、學會體驗,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才能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其中的滋味,和自己的內(nèi)心發(fā)生碰撞,從而發(fā)表自己的真實看法、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要不但讓他們親身去做,還要讓他們注意去觀察做的過程,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精彩的瞬間,積累寫作的素材。
3.通過寫日記積累 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作文來源于生活,而日記不正是記錄生活的嗎?學生能堅持天天寫日記,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內(nèi)容、感受,久而久之,不僅練習了遣詞造句的能力,還積累了許多寫作的素材,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就不再是難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文也一樣。一篇美的文章,讀來朗朗上口,欣賞起來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連連稱贊。可見,一片佳作離不開佳句來潤色。但如何體現(xiàn)語言的優(yōu)美呢?首先還得多讀美文,多積累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俗話諺語歇后語等,做到寫作是腦中有貨、信手拈來,再根據(jù)情境,恰當?shù)罔偳对谖闹?,文章聚會形象生動多了。其次,鼓勵學生在習作中,準確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像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這也會讓文章倍增色彩。
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是開發(fā)學生智力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愛幻想是兒童的天性,我們不能褻瀆或是抹殺它,而應該盡可能地給提供相關的氛圍與機會。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所以,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想象,去抒發(fā)美好情感吧!
1.讀寫結合 引導學生“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誦讀好詞佳句以及優(yōu)美的段落,積累詞匯、品嘗寫作藝術,指導學生領悟?qū)懽鞣椒?,并適當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作文指導時,引導學生借鑒課文的寫作方法,還可以通過回顧課文,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激發(fā)寫作興趣。
2.練習仿寫 仿寫就是仿照例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表現(xiàn)手法等進行作文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qū)懞?,都要?jīng)過由仿寫到創(chuàng)作的過程。仿寫是小學生作文初步訓練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首先要讓學生對仿寫的課文進行分析,學習表現(xiàn)手法,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其次,教師指導學生理清仿寫的思路,給出要求。要求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自然;要求學生以單元課題為話題,積累好詞好句。
3.課內(nèi)素描 通過開展課內(nèi)素描寫作練習,讓學生學會觀察、練好片段作文的基本功。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后設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分析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等。還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zhì)量。再如,寫狀物的文章,就可引導學生抓住物的特點,從形狀、大小、姿態(tài)、色彩、變化、環(huán)境等方面,有重點、有目的的進行觀察、記錄。
4.先“玩”后寫 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活動前指導觀察的順序、方法、精彩之處,關注活動的細節(jié)。活動后指導學生先口述活動過程,加以點評,在指導學生用文字寫出來。實踐證明,讓學生先“玩”后寫,學生的興趣更濃,他們玩得高興、就寫得愉快;玩得精彩,就寫得精彩。
5.由仿到創(chuàng)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他們見識少、知識面窄制約了他們的寫作水平。引導學生仿照課文、范文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作,不是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指導仿寫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寫作,寫出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風格。
魯迅說:“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蔽乙步?jīng)常把這句話分享給孩子們,是呀“文章不厭百回改”,要完成一篇好文章,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在多年的習作教學中,我重視對學生習作修改的指導,指導他們用不同的修改符號采取自改、互改、集體評講改等多種形式改原始作文中的錯字、病句,以及如何用修辭手法把句子變得更加形象、具體。
實踐證明,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積累豐富的習作素材是寫作成功的鑰匙,運用恰當?shù)姆椒ê褪侄危囵B(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