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西安美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雙性同體”最早是由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 Woolf,1882年-1941年)關于文學寫作提出的。一直以來,西方的邏各斯中心主義與父權主義、陽具中心主義緊密聯(lián)系。邏各斯中心主義使得西方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思維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對立的基礎之上,如:靈魂/肉體、自然/文化、男性/女性、語言/文字、真理/謬誤等。女性主義從根本上反對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這樣的二元對立,在神話故事中是不存在的。相反,雙性同體可在神話中找到例證,如在《圣經》中,上帝取亞當?shù)睦吖窃炀土讼耐?,一開始亞當也并非是純粹的男性。社會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等領域對“雙性同體”做出了不同的闡釋。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提出“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論,這是對“雙性同體”的極大發(fā)展。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男女兩性并非決然對立,而是彼此分享著現(xiàn)在的集體無意識中的異性經驗和記憶。
女性主義學者認為“雙性同體”的提出是對父權中心以及二元性別劃分的批判。克勞德·卡恩(Claude Cahun,1894-1954)是20世紀初期的超現(xiàn)實主義女藝術家,她的攝影主題史關于性別扭曲、穿異性服裝、質疑性和自我、重新安排家庭和浪漫角色。克勞德?卡恩結合傳統(tǒng)的男性、女性特征又將其混用,表現(xiàn)出“雙性同體”的性別范疇。在她的照片中,克勞德?卡恩將頭發(fā)、眉毛剃光,隱藏胸部,身穿長袖長褲,目光犀利??ǘ饔檬址鲋尾?,手中拿著的似乎是一支香煙笨拙地夾在她右手的第三和小指間,另一只手緊緊握住放在褲邊,脖子上的白圍巾和口袋里手絹與身上的夾克、褲子形成黑白對比??藙诘?卡恩的身后有一片簡單的布景,將黑色的布貼在淺色的墻上,這樣的背景很有至上主義風格。她臉色蒼白,嘴唇緊閉,頭發(fā)被剪得非常短。當卡恩剪頭發(fā)時,通常會破壞傳統(tǒng)的女性氣質。頭發(fā)不僅起保護身體和自我的界限,還要在固定社會文化類別中發(fā)揮作用。長發(fā)和短發(fā)的含義因性別,歷史和社會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長發(fā)往往意味著性感,在照片拍攝的年代,中產階級婦女通常是長頭發(fā),穿著整齊。在這張照片中,克勞德?卡恩掩蓋了自己的性別特征。身上的服裝屬于男性化的符號,褲子一直以來是男性以及工人階級勞動時的著裝,女性則不被允許穿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隨著人口的減少,女性代替男性工作,同時人口減少的恐懼形成一種更普遍的文化焦慮,即女性篡奪了男性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大部分參與工作的女性進入工作的崗位,戰(zhàn)爭結束后,許多女性并不愿放棄新獲得的合法地位,由于女性占據(jù)了先前為男性保留的許多職位,女性實際上開始獲得廣泛的文化財富及經濟財富。在服裝的選擇上,一些前衛(wèi)的藝術家、模特、女同性戀者、女權主義者開始選擇褲子,這帶有明顯的政治激進意味。直到二十世紀的晚些時候,褲子在城市里是絕對不能穿女裝,但可以在體育和休閑場所穿休閑褲、沙灘睡衣和運動衫,克勞德?卡恩和她的搭檔與時尚女性實現(xiàn)了穿著休閑服裝,享受海邊和戶外生活的愿望,他們也過著更加波希米亞式的生活方式,服裝往往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不受階級和性別的約定。克勞德?卡恩的服裝和外觀可以被看作是這種非言語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形式,也是對女性服飾和自我呈現(xiàn)規(guī)范的抵制。這一時期的藝術家、作家和藝術家的模特以及一些其他階層的女權主義者和女同性戀者,都試穿了違背社會和性別邊界的服裝。
除了攝影外,克勞德?卡恩也在寫作中表現(xiàn)著“雙性同體”?!八信魅斯呐鹘请p性同體”[1]是克勞德?卡恩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的一篇文章。克勞德?卡恩不僅有意拒絕傳統(tǒng)的性別觀念和性觀念,而且強調了這些觀念對女性的影響??ǘ饕舱劦搅俗钍軞g迎的當代文學作品之一——《蘇菲的煩惱》(Les Malheurs de Sophie)。盡管在1858年《蘇菲的煩惱》就首次出版,但它在20世紀早期仍然非常受歡迎,仍然是一種廣泛流傳的經典兒童文學讀物,當時卡恩、摩爾和他們的同時代人都已成年,克勞德?卡恩和她的同伴們都讀了這些故事,她和同時代的其他資產階級女孩一樣,受到了女性化的理想和當時兩性關系的影響??藙诘?卡恩對書中提倡的女性氣質深感不滿,因為《蘇菲的故事》是作者塞古爾伯爵夫人(Comtesse de Ségur,1799-1874) 偽裝成回憶錄的形式對年輕女孩的教學故事。19世紀時,這本書的作者就承認她的目標是教育法國的年輕女孩為適當?shù)呐孕袨樗匦璧目酥坪妥晕覡奚瑥娬{小女孩必須按照資產階級女性的標準行事。這本書在塑造20世紀早期法國女性的規(guī)范性行為和浪漫愿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克勞德?卡恩對女主人公進行解構的完美素材。在書中,長輩要求蘇菲以適應婚姻和母親的方式去生活,克勞德?卡恩拒絕接受愛情應該遵循童話結尾的婚姻和母性的范例??ǘ鲝奶K菲的角度重新解讀,旨在鼓勵自戀女孩成長為一個自我主義的女性氣質模型,擺脫了對異性戀浪漫愛情或傳統(tǒng)女性角色的渴望。
在某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克勞德?卡恩避免傳統(tǒng)的二元性別分類的愿望,本文討論的只是克勞德?卡恩在自己的攝影生涯中探索和發(fā)展的許多方面的一些片段,重要的是,她的攝影既是個人的也是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卡恩審視了自我、性別和性的構建,其作品中帶有“雙性同體”意識,她對性別身份的探索影響了后來的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1954-)、吉莉安?韋英((Gillian Wearing,1963-)。
注釋:
[1]《Reading Claude Cahun’s Disavowals 》 Jennifer L.Shaw ,2013, Ashgate Publishing 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