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娟
精彩片段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F(xiàn)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jīng)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一段交代了百草園最后的結(jié)局,并告訴讀者,這里曾經(jīng)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卻是“我的樂園”。這就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園為何會成為“我的樂園”?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我”?
二
李小二應(yīng)了,自來門首叫老婆道:“大姐!這兩個人來得不尷尬?!崩掀诺溃骸霸趺吹牟粚擂危俊毙《溃骸斑@兩個人,語言聲音是東京人,初時又不認得管營,向后我將按酒入去,只聽得差撥口里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這人莫不與林教頭身上有些干礙?我自在門前理會,你且去閣子背后聽說甚么?!?/p>
——施耐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隔墻偷聽,卻只聽得只言片語和“高太尉”三字,其他都因聽不清楚略而不寫。這就形成懸念:他們是誰?要干什么?為什么言談舉止那樣詭秘?是不是要加害林沖?讀者讀到這里,也不免要為林沖的處境和命運擔憂,從而產(chǎn)生了強烈的閱讀欲望。
三
正說著,門被推開了。一個須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里提著一桿明火槍,肩上扛著一袋米。
“主人”回來了。我和老余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著說感謝的話;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幾次想說話插不上嘴。直到我們不作聲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過路人呢!”
我們把老人請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餓,趕緊給他端來了熱水、熱飯。老人笑了笑:“多謝,多謝,說了半天還得多謝你們?!?/p>
看來他是個很有穿山走林經(jīng)驗的人。吃完飯,他燃起一袋旱煙笑著說:“我是給主人家送糧食來的?!?/p>
“主人家是誰?”
“不曉得?!?/p>
“糧食交給誰呢?”
“掛在屋梁上?!?/p>
“老人家,你真會開玩笑?!?/p>
——彭荊風《驛路梨花》
我們進了屋,卻不見主人,便按照墻上所寫的提示自己做飯。這時,來了一位老人,我們誤以為是主人,可老人卻說他也是過路人,是給主人送糧食來的,也不知道主人是誰。這給讀者留下一連串懸念:主人是誰?他為什么不在家?老人不知道主人是誰,為什么要送糧食?
四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著腳在街上走著。
——〔丹麥〕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又下著雪,小女孩為什么還赤腳?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為什么不趕快回家?文章一開頭,就把人物放在了 這樣一個典型環(huán)境中,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弦。
寫作借鑒
在陳述事件時,設(shè)置懸念的方式有很多種:
一是利用倒敘設(shè)置懸念。先將事件結(jié)果陳述出來,引發(fā)讀者對過程的期待,然后再陳述經(jīng)過。如片段一。
二是打啞謎。陳述時只透露出一點點信息,故意不說明白,使讀者產(chǎn)生疑問。如片段二。
三是通過誤會設(shè)置懸念。如片段三。
四是通過環(huán)境描寫、氣氛渲染設(shè)置懸念。如片段四。
設(shè)置懸念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懸念設(shè)置要自然,符合生活的真實性。
二是要有“設(shè)”有“解”,不能只“設(shè)”不“解”,那樣會使讀者不知所云,也就失去了設(shè)置懸念的意義。
三是設(shè)“懸”要巧,揭“底”要妙,最好能將謎底留到最后。
四是要與伏筆配合運用,光有懸念,沒有伏筆,就會失去真實性。
五是結(jié)局要做到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果謎底揭開后,內(nèi)容不合邏輯,這種懸念就露出斧鑿之痕了。
我仿我秀
二十年后的班會
◎張 紅
同學們陸續(xù)到了。看看時間不早了,班長開始點名,全班只有向軍沒到。
提起向軍,大家又議論開了。
“我聽別人說的,他加入了一個犯罪團伙,還進過公安局呢!現(xiàn)在會不會又……”
“別亂說,向軍沒來,也許是臨時有事?!?/p>
“我說的可是真的。”
“對不起,對不起,我來遲了!”說曹操,曹操就到。向軍一踏進教室門,參與議論的幾位同學一下子驚呆了。
“向軍,剛才還在說你呢!大家以為你不來了呢。說說你這些年在干什么吧,大家都很關(guān)心你呢!”班長說。
“沒什么好說的,每天過著見不得人的日子。”向軍笑笑說。
我發(fā)現(xiàn)向軍說話的神色有些異常,難道他真的……我決定摸摸向軍的老底。
正在這時,向軍的手機響了,他打開門,走了出去。
我悄悄地跟在向軍后面,只見向軍走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小聲說道:“我是!哦,他們在搞聚會,你們要一網(wǎng)打盡,一個也不能跑掉,跑掉一個可是后患無窮……”
糟了,向軍要把我們當人質(zhì)!事不宜遲,我趕緊跑回教室告訴班長。
班長想了想,說:“小心不為過。劉義、李陽,你們倆個頭大,等向軍一進來,就制服他。小紅,你趕快報警。大家坐好,該干啥還干啥?!?/p>
剛吩咐完畢,就聽外面?zhèn)鱽怼斑诉诉恕钡哪_步聲??諝夥路鹉塘?。
“別緊張!”班長說。
就在向軍進門的一剎那,劉義和李陽迅速上前把向軍按倒在地,接著又從向軍身上搜出了一把手槍。
好險!我為自己的機智感到高興。
“你們這是干什么?”向軍邊掙扎邊喊道。
“班長,把他的嘴堵??!”有人喊道。
向軍一個勁兒地搖頭。這時,進來幾個警察,問道:“綁架人的嫌疑犯在哪里?”
我指指被劉義、李陽按住的向軍。
一個警察走過去,大驚失色?!跋蚓珠L!怎么是您?”接著又吼道,“你們還不快松開!”那警察一邊說一邊替向軍拽出嘴里的手帕。
劉義和李陽面面相覷。
“這是怎么回事?”班長問。
“為什么呀?”向軍一臉疑惑。
“你剛才打電話,不是要他們把我們一網(wǎng)打盡嗎?”我說。
“你弄錯了,我說的是一伙嫌疑犯?!?/p>
“那他們說你加入了一個販毒團伙又是怎么回事?”又有人問。
“我們局長以前一直在販毒團伙中做臥底,因為他表現(xiàn)突出,前不久才被調(diào)來當局長的?!币晃痪煨χf。
我的臉不由得發(fā)燒了,連忙賠罪:“對不起,向軍!”
“老同學,想不到二十年不見,一見面就給我一個下馬威!”
向軍一句話,逗得大伙都笑了。
班會在歡快的氣氛中開始了。
(湖南常德市淮陽中學)
●點評
這是一篇小小說。小作者在敘事的過程中設(shè)置了多重懸念:向軍遲遲未來,引發(fā)了同學們的各種猜測,是第一次設(shè)懸念;向軍進門后說“每天過著見不得人的日子”,是第二次設(shè)懸念;向軍與人打電話時說“一網(wǎng)打盡”,是第三次設(shè)懸念。警察出現(xiàn),認出了被捆綁的向軍,謎底才被揭開。
1.根據(jù)下面設(shè)定的情景,運用設(shè)置懸念法補寫后面的內(nèi)容。
我正在大街上走著,突然,一輛面包車停在我的旁邊……
2.請以“爸爸回來了”為題,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一件事。要求:至少設(shè)置一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