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祥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 西雙版納 666108)
豬丹毒又稱紅斑丹毒絲菌,是一種常見的生豬傳染病。目前在全國都有相關的案例,但是病情沒有得到一定控制。為了不阻礙養(yǎng)殖業(yè)的正常發(fā)展,有關豬丹毒的防治尤為重要。
豬丹毒沒有特定的傳播時間和高發(fā)期,每個季節(jié)都有可能感染,在潮濕地區(qū)比較多發(fā)。豬丹毒的傳染速度很快,一般通過蚊蟲叮咬、表皮受損等途徑進行傳播。
豬丹毒的病狀類型分為三種,急性、亞急性和慢急性,不同類型表現不同的癥狀特征。
豬丹毒通常都是急性病,大多都是突然發(fā)病而死,存活率較低。主要變現為體表溫度過高,切持續(xù)時間久,長時間不褪,生豬的體表溫度可以高達43℃。隨后癥狀表現為不吃任何飼料,嘔吐等。排泄物粘稠度較干,并且硬,還出現白色液體。幼豬的頸部兩側、背部大面積都出現紅紫色的小點。經過仔細檢查后,腹腔中以及臀部都出現紅色大小不一的斑點。
慢性豬丹毒通常都表現關節(jié)不同程度的腫脹,疼痛。導致生豬四肢不能正常發(fā)揮功能,無法維持日常的基本運動,無法正常行走等。還有個別生豬呼吸困難,咳嗽等。慢性豬丹毒發(fā)病周期較長,維持時間久,可達數月。
亞急性豬丹毒病情穩(wěn)定,患病程度較輕。生豬飲水次數不規(guī)律,飲水次數過多,也有個別生豬出現高燒不退的現象。排泄物多以流體為主,偏稀。在患病2d后,頸部前后、背部以及全身都間斷性的出現形狀不規(guī)則的疹塊,有大有小,最后遍布全身。
豬圈衛(wèi)生長時間不進行打掃,遍地都是糞便,環(huán)境衛(wèi)生差。尤其是高溫季節(jié),針對潮濕地區(qū),更容易患豬丹毒。豬圈內沒有新鮮的空氣或者空氣不流通,養(yǎng)殖者沒有及時進行開窗換氣。豬圈活動范圍小,空間太過擁擠。還有豬圈內鋪墊的稻草不進行更換,更容易滋生丹毒桿菌,增加患病概率。
飼料在短時間頻繁更換,飼料類型不一,導致生豬不能及時適應,增加腸胃的負擔。另外,飼料喂養(yǎng)方式不正確,不應與水混和一起喂。還有一些飼料已經變質過期,但是仍然在使用。
常見的不可控因素就是天氣,主要表現在天氣多變,晝夜溫度變化異常等。除此之外,還有流感的高發(fā)季節(jié),病毒細菌滋生嚴重的階段。還有生豬不小心誤食糞便,消化道出現問題,易患豬丹毒。
豬丹毒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這種細菌適應外界能力非常強,有比較頑強的生命力。就算在太陽紫外線的照射下,也不能將其完全殺死。除非在高溫情況下,比如短時間的加熱,高溫消毒。革蘭氏陽性菌耐堿能力較弱,用一些堿性消毒物品可以將其消滅,比如甲醛的水溶液、氫氧化鈣、氯化鈣,次氯酸鈣的混合物以及苛性鈉等。
致病因素有人為因素和非人為因素,非人為因素不可控,但是人為因素可控,養(yǎng)殖戶做好相關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患病的概率。一方面飼料品種不要經常進行更換,購買時需要檢查生產日期、生產廠等。在飼養(yǎng)時,應該多以易消化的飼料為主,喂養(yǎng)時需注意保質日期。飼料不要存放潮濕的地方,避免飼料變質生豬患病。另一方面,注重豬圈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定時清理排泄物,每兩周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最好不要購買非本地的生豬進行交配,非本地生豬可能會攜帶相關病菌進行傳播。嚴格控制養(yǎng)殖場的人口流動密度,非相關工作人員不可進入。
生豬患豬丹毒后,要及時進行藥物治療??梢宰⑸浒脖任髁?、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適當增加藥物用量,也可以結合使用,最好每隔12h注射1次。堅持注射3~5d。
在2、3月份或者6、7月份,對生豬進行接種。針對幼豬,抵抗力比較弱,更應該落實疫苗接種的工作,在出生30~60d內一定要進行接種,90d后再進行接種。斷奶幼豬在吃飼料的同時,也可以接種豬丹毒疫苗,今后每6個月再接種一次。一般常見的疫苗有豬丹毒活苗,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長,成本低,使用方便,免疫力可持續(xù)6個月。也可以選擇其他種類的疫苗,在注射疫苗的時候,要注意用量,有生豬發(fā)生過敏現象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