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旸
【摘 要】采訪語言的運用事關采訪活動的成敗。一次成功的采訪七分在說,三分在寫。在采訪的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采訪語言,幫助推進采訪進程,控制采訪節(jié)奏,保持與采訪對象融洽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形成一次完整的、成功的采訪。本文就采訪語言的定義和重要性進行了論述,并通過實例對電視臺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語言運用要點與注意事項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電視臺? ?記者? ?新聞采訪語言? ?運用
作為電視臺記者,新聞采訪是每一個記者的必修課和主要工作。有人說,采訪是一門藝術,采訪的過程必須要注重語言的運用,采訪語言是每個記者要終身學習的學問。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電視臺記者必須要努力鉆研采訪語言,并在采訪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教訓,反復琢磨語言藝術,并針對不同采訪方式運用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語言,在進行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傾入真情實感,在采訪過程中讓采訪對象保持在一個舒適的對話環(huán)境中,盡量使其敞開心扉,講出真話,講出心中所思所想,把握好提問尺度,使整個采訪過程始終處于采訪人的掌控中。
一、采訪語言概述
采訪語言是指記者與采訪對象之間的交流藝術。采訪語言與平時說話的語言不同,平時說話時用語比較口語話,且用詞較為生活化,如若對話的兩人較為熟悉,則對話中的用語用句更為隨意。但在采訪過程中,無論采訪人與被采訪人關系如何,在對話的過程中都需要運用專業(yè)術語,用語把握好分寸和尺度。畢竟采訪是在公眾場合,且采訪片段會被電視臺播出,受眾廣泛,采訪人在采訪中更要注重采訪的節(jié)奏和語言的恰當運用,切不可過于隨意和放肆。
二、語言在新聞采訪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采訪的順利進行。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是確保采訪順利的重要條件。采訪的過程通常是兩個人的對話,記者在采訪前會提前準備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會隨著采訪的推進逐個拋出。在這個過程中,記者也會為問題的提出作一些語言上的鋪墊,并運用采訪語言掌控整個采訪節(jié)奏,隨時關注受訪人情緒的變化和心理的變化,應對不同情況合理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引導,以便順利完成采訪任務。
2.有助于采訪關系的延續(xù)。新聞采訪工作中,記者面對的是受訪人一人,但采訪結束后,整個采訪過程卻要面對廣大的觀眾。采訪的主題是否正確,采訪的語言是否適當,采訪的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都要接受來自廣大電視觀眾的檢驗。在采訪過程中,尤其是新聞采訪中,記者很容易會因為某些不恰當的語言而使得采訪不歡而散,導致采訪失敗。由此可見,新聞采訪語言是保證采訪關系延續(xù)的關鍵。
三、新聞采訪中語言的運用要點
1.采訪前要做到準備充分。作為一名合格的電視臺記者,在采訪前,必須要做足功課。了解采訪對象的背景和故事,明確采訪目標和訪談重點,做好采訪的提問準備,預估采訪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狀況并做好應對準備。整個采訪應該要在親切、誠懇的氛圍中進行,才能為成功的采訪打下良好的基礎??梢?,無論采訪主題大小,無論采訪時間長短,在進行每一個采訪前,記者都需要用數倍的時間來為采訪做準備,并特別要注意與受訪人的溝通方式。
2.采訪中要做到適時表達。在采訪中,記者作為整個采訪的主導,必須掌控整個采訪過程,無論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生任何問題,都需要積極主動地進行解決,適時表達,加強語言的運用,利用采訪的語言藝術化解出現的種種問題。
①說好“第一句話”。眾所周知,第一印象對兩個陌生人初次見面相當重要,甚至會影響兩人之后的關系。采訪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采訪開始時,記者與受訪人說的第一句話也可稱之為“第一印象”。記者可以通過“第一句話”或“第一個問題”贏得受訪人的信任,受訪人也可以通過開場感受到記者的態(tài)度。意大利著名的傳奇女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因其獨特的采訪風格和對著名人物的經典專訪而被譽為“世界政治采訪之母”。她的每一次采訪都可稱之為經典。法拉奇擅長用精彩的開場問題成功與受訪人建立聯(lián)系,并給受訪人營造溫馨有趣的采訪環(huán)境,幫助受訪人盡快進入狀態(tài)。
此外,記者應注意在開始采訪的時候注重于采訪對象眼神的交流,通過傾聽和總結與對方建立融洽的采訪關系。在開始提問的時候要從比較簡單、平和、客觀的問題入手,慢慢地循序漸進,升級問題等級。要把握好第一個問題的提問,為后面的采訪奠定基礎。
②提問講求方式方法。每個記者都有自己的采訪特點,在采訪的過程中要結合采訪對象的性格偏好,運用自身優(yōu)勢,選擇合適的采訪方式和提問方法,以便達成采訪目的,完成采訪任務。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問題要具體,要注意對細節(jié)上素材的挖掘,問題要有針對性,對不同的受訪者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要讓受訪者明了提問的本質,同時也要讓受訪者對提問的問題感到舒適。
③注重傾聽和總結。在采訪過程中,作為記者還必須要做的就是傾聽和總結。不能讓采訪一直處于你問我答的狀態(tài)中,要對受訪人的回答有所回應,在幾個關鍵的點上要對受訪人的回答進行總結,以示對受訪人的尊重。要讓受訪人在訪談過程中感受到記者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兩人的對話中,而不是一味地傾聽、做筆記,這樣,受訪人就會有被重視的感覺,同時也能夠使訪問更加順利。
四、新聞采訪中語言運用的注意事項
首先,記者在采訪時要注意言語中體現尊重,哪怕是面對不喜歡的采訪對象,也要暫時放下成見,收起情緒。記者在平時的經驗積累中更要學會進行情緒管控,無論生活中工作中有多么的不如意,都不能將情緒帶入采訪活動中。記者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受訪者的情緒和整個采訪過程的氛圍,所以記者在采訪全程務必要保持客觀、理性、克制的心態(tài),在語音語調上也要盡量地平和,保持新聞采訪的嚴肅性和客觀性。其次,在交流中要做到融入真情實感,要學會引導受訪人的情緒,用發(fā)自內心的理解安慰的話語寬慰受訪人,以誠心換得受訪人的信任。最后,要注意提問的原則性和靈活性。要發(fā)揮語言的魅力,抓住現象看本質的同時利用啟發(fā)、引導性的語言,促使受訪者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玉珠.親切的溝通 得體的語言——新聞采訪中語言的運用技巧[J]. 西部廣播電視,2015(10):154-155;[2] 董悅琪. 淺析新聞采訪語言的運用——以法拉奇采訪鄧小平為例[J]. 新聞研究導刊,2015(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