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榮偉
【摘要】任務驅動法應用于教學過程,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持續(xù)講授,學生被動受聽的局面,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 ?建筑工程技術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TU71-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34-02
1.當前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受到當前教學基礎設施發(fā)展相對滯后、教學內容與環(huán)境與社會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等條件的影響,建筑施工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一直處于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這樣一種填鴨式教學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位置不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參與度受到影響,缺乏積極思考與探索的動力,不利于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升。如何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方法,改善當前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加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當前值得教師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2.任務驅動法應用于教學的意義
任務驅動法的主要出發(fā)點在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持續(xù)講授,學生被動受聽得局面,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探索,教師背后進行指導。教師在課堂中的位置雖然有所變化,但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主導者的地位并沒有改變,教師要設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單,把控整個教學進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任務的解決、探索問題答案并積極創(chuàng)新的學習過程中來。通過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任務驅動法應用于教學的策略
3.1合理設定學習任務
在設定教學學習任務的時候,根據相關課程的內容特點與難度系數設定相應的學習驅動任務。主要考慮有以下幾點: (1)學習驅動任務的設定應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設定不能脫離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的要求。(2)任務的設定應符合一定邏輯性。驅動任務的設定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完成對目標知識的理解,通過不斷的探索嘗試,最終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因此,在設定驅動任務的時候,問題的設定不應有較大的跳躍性,應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滿足一定的邏輯性,讓學生循序漸進接近并完成學習目標。(3)分層次去設定學習任務。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一般較多,學生學習能力與基礎,也參差不齊。如果任務的設定,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的存在,必定會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設定任務時,可以分層次設定驅動任務,根據不同層次階段的學生,設定相應難度系數的驅動任務,做到因材施教,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4)學習任務的設定應注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多以提問問題為主,這些問題也多以純粹的記憶為主,部分為理解類問題,在任務設定時,可以設計部分開放性學習任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2有效把控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有效控制,是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師在課堂中要起到絕對的指導作用,教學過程要做到合理優(yōu)化,精簡程序。任務驅動法教學的課堂,學生活躍程度較高,思維方式也比較發(fā)散,因此,能否做到思路的方向準確,要依賴于教師的適時引導與把控。當然,這種對教學過程的把控是以問題啟發(fā)為主,應避免直接否定與肯定式的指導,直接干涉學生探索答案的過程,將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問題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去輔助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的實施,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教學過程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上,充分發(fā)揮師生互動的優(yōu)勢,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將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實現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3.3及時進行教學效果評價
學生完成驅動任務的過程,也是對知識進行理解與探索的過程,學習過程效果如何應及時進行效果評價,及時進行學習總結。這個過程,教師要做好評價準備,首先,要對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評價,答案是否足夠準確與合理,要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其次,要對學生完成驅動任務的方式方法進行評價,肯定正確思路與方法的同時,還要指出學生思路的不足與處理問題方法的不合理之處,糾正錯誤,指出正確的處理辦法,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語
任務驅動法應用于教學過程,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持續(xù)講授,學生被動受聽得局面,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學方法的選擇存在多樣性,如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與教育教學質量,仍然值得教師進一步關注與探究。
參考文獻:
[1]張偉.論任務驅動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西安社會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2).
[2]李紅,丁紅霞,熊靜.任務驅動法在建筑結構課程設計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