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蘇奶奶:
您好!請原諒我冒昧稱呼您為奶奶。雖然我們從未見過面,也從未說過一句話,但是在我的心里,您就是我最親愛、慈祥的奶奶。
請允許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走進長征》選修課班級的學生張詩崎,是鄧玉平老師的學生。在此,我代表全班同學,向奶奶您問聲好,向您表達我們最誠摯、崇高的敬意與祝福!
長征,這兩個字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也近在眼前。我們不曾生活在那個年代,但從小聽外婆含淚講述過紅軍的故事?!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第一次知道這首《七律·長征》,是在初中時的合唱隊,當初的認識僅限于知道作者是毛主席,曲調很震撼、很難忘。而第二次真正懂得這首詩的含義,是在鄧老師的課堂上,是她,用感人的紅軍故事解釋了這首詩。也正是在《走進長征》課堂上,我知道了“最年輕、最美麗的女紅軍”,就是您——蘇奶奶!當我從鄧老師口中聽說您的故事時,我震驚了,突然感到自己生活的美好環(huán)境和一切,都是您,都是紅軍前輩賜予的。
張詩崎(左)在《走進長征》選修課上
那時只有7歲的您,因為家境貧困,被母親賣給地主家當丫頭,受盡折磨,經(jīng)常被打,甚至現(xiàn)在都留有當時的疤痕。1934年秋,紅軍來到了您的家鄉(xiāng),您聽說紅軍是救窮人的隊伍,就決定加入紅軍,不用再受地主的鞭打。就這樣,一個年僅9歲的小女孩跟上一支艱苦遠征的紅色隊伍,用稚嫩的腳步丈量了一條血染的坎坷路,親歷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傳奇。
戰(zhàn)火硝煙、饑餓傷病,是長征路上最常有的。您遇到敵機轟炸,炸彈在身邊爆炸,您昏過去醒來后,發(fā)現(xiàn)滿身是血,身上還壓著一位大姐姐,是大姐姐為救您犧牲了。紅軍紀律嚴明,您不小心把吃飯用的杯子丟了,就到廟里拿了一只木碗,而被關禁閉。一天傍晚,您和女戰(zhàn)士結伴去找野菜,返回宿營地時,隊伍已經(jīng)出發(fā),你們連忙追趕,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趕上部隊……
也許,我并不真正懂得長征路上的千辛萬苦,但是從您的身上,從鄧老師重走長征路拍攝的照片、拜訪的老紅軍口述視頻中,我感受到了那條路上留給我們后代無法忘記的精神——長征精神?!爸怯聢远?,排難創(chuàng)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蹦傉f長征精神是最重要的,也正是長征精神,讓您從一名孩童成長為堅強的紅軍戰(zhàn)士。
長征是傳奇,也是我們心中無法抹去的一種信念。那一座座沉默的紅軍墓,那一棵棵奇妙的紅軍楊,那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紅軍故事,都會長存于我們的心中。
如今生活在21世紀的許多孩子,猶如溫室里的花朵,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好像一經(jīng)風吹雨打就會凋謝。有機會,我也要像鄧老師那樣宣傳長征,讓更多的人們知道紅軍的故事。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努力地學習,為實現(xiàn)中國夢做貢獻。蘇奶奶,請您放心,新一代的我們已經(jīng)成長起來,會把你們的長征精神發(fā)揚光大。
奶奶,親愛的奶奶,衷心祝愿您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安康長壽!
學生:張詩崎
2017年7月18日
編者注:蘇力,9歲走過長征路,被稱為“最年輕、美麗的女紅軍”,一生頗具傳奇色彩。當她讀到這封信時流淚了,連聲說謝謝!本文作者為上海振華外經(jīng)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