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帶動了城市建設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現(xiàn)階段,人們對建筑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之外,對建筑的結構、外形等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超長結果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但是在進行中超長建筑施工時,一般采用后澆帶施工工藝,技術采用不當很容造成延誤工期,甚至影響建筑結構整體穩(wěn)定的問題出現(xiàn)。本文將分析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4-0353-02
1 引 言
近年來,建筑工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大體積超長結構的建筑工程不斷涌現(xiàn),為了防止建筑結構出現(xiàn)裂縫,影響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在部分建筑工程中,針對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的技術還存在缺陷,嚴重影響建筑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因此,研究分析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 后澆帶施工技術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混凝土因收縮或者沉降不均勻導致裂縫問題的出現(xiàn),一般根據建筑設計以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合理的設置施工縫。此施工縫在工程中也被成為后澆帶。通過后澆帶,將建筑結構劃分為不同的部分,對不同部分的結構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施工,待混凝土收縮或者沉降完畢后,在對后澆帶部分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使其與其他混凝土結構連成一個整體。
對于中超長借助結構而言,結構整體澆筑面積和工作量較大,很容易產生裂縫的問題。采用后澆帶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甚至杜絕因混凝土沉降、收縮不均勻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通常情況下,在高層建筑的裙房連接部位,大多會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為了確保裙房與高層間的結構形成一個連續(xù)整體,在施工過程中,英使用比原混凝土強度較高的混凝土對后澆帶位置進行澆筑。
3 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設置
(1)在進行施工過程中,影響后澆帶的關鍵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溫差和收縮應力,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后,在進行后澆帶設置位置以及距離的計算工作,從而最大程度額確保計算的準確性。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的中超長結構中,引入后澆帶施工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因高溫或者低溫產生的溫差,導致建筑結構發(fā)生變形或者坍塌。因此,在進行設計過程中,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橫截面都應考慮后澆帶施工技術。一般情況下,為了提升后澆帶施工的效果最佳,后澆帶的寬度應控制在70~100cm之間,相鄰后澆帶之間的距離英控制在20~30m之間。
(2)常見針對中超長結構的后澆帶施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平直縫、階梯縫、凸形縫以及凹形縫。(如圖1)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滿足工程需求的設計形式。
(3)建筑工程中,進行基礎墊層施工時,一般會對中超長后澆帶位置的墊層高度進行降低處理,其目的是為了便于對建筑垃圾進行清理以及積水的排除。通常情況下,墊層較低的高度約為50~100mm左右。此外,為了避免因雨水累積對建筑工程產生影響,在進行后澆帶施工過程中,應每隔50m設置一個集水坑,用于雨水的排出。
4 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
4.1 模板支設
模板施工(如圖2)是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模板支設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施工要點:
(1)嚴格按照后澆帶設計要求,對于分塊圖中的混凝土澆筑區(qū)域,進行模板支設施工,對于后澆帶區(qū)域,應設置獨立的支撐模板。
(2)在進行模板拆除時,應注意對模板的控制,確保后澆帶部位的模板不受到其他模板拆除的影響,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3)對于框架梁處的后澆帶施工,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設置擋板進行封堵,并采用鋼管增加擋板間的支撐力度,確?;炷猎谑┕み^程中不會發(fā)生異常。
(4)對于現(xiàn)澆板處的后澆帶施工,擋板一般采用多層膠合板,同時應在擋板上,根據上下層板筋的距離,設置一定的豁口,且這個豁口的大小等于鋼筋的直徑。
4.2 嚴格規(guī)范鋼筋綁扎
在進行鋼筋綁扎施工過程中,為避免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或者模板施工過程中,因鋼筋綁扎不牢固,受力產生位移的問題,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及設計要求進行鋼筋綁扎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技術要點:
(1)注意對鋼筋的保護工作,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腐蝕、損壞等情況,做好相關的檢查以及預防措施;
(2)一般情況下,主筋切斷的時間一般選擇在后澆帶施工完成后3d以后。因此,在進行施工過程中,要確保主筋和后澆帶之間的垂直度符合設計要求;
(3)進行鋼筋的焊接工作時,要注意后澆帶施工的時間,是否與工程所需產生沖突。
4.3 處理施工縫
實際施工過程中,針對施工縫的處理工作要及時、有效。在處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施工要點:
(1)用采用鐵鉆子,對施工縫周圍多余的混凝土結構等進行處理,確保施工縫垂直;
(2)在進行施工縫清理工作匯總,贏確保施工縫內無雜物,且水泥漿符合建筑工程設計要求;
(3)清理工作完畢后,要對施工縫表面進行鑿毛處理,提升后期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
(4)在進行澆筑施工前,贏確保后澆帶部位的混凝土處于清潔、濕潤狀態(tài)。
4.4 科學控制后澆帶的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建筑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時,為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混凝土泥漿流失問題,一般采用分層澆筑施工。在進行振搗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施工要點:
(1)對于振搗棒的選擇,一般選擇為36cm長的小型振搗棒,中振搗棒的長度則選擇47cm左右的長度;
(2)通過采用鋼釬搗實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振搗的密室度;
(3)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對后澆帶部位采用壓力水沖洗處理,以及人工鑿毛處理。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后3~6h之間,要進行壓力水沖洗;1d后可以進行后澆帶部位的人工鑿毛處理;
(4)在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應根據是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加以判斷,一般情況下,主要借助于混凝土的收縮參數(shù)來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
(5)在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要注意確保施工位置的施工縫處于濕潤狀態(tài),且此狀態(tài)保持不低于24h。
4.5 后澆帶內混凝土的級配及澆筑方法
有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時,建筑施工現(xiàn)場無法滿足大面積的混凝土澆筑工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完成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工作。此外,在進行澆筑施工時,一般采用高強度的膨脹混凝土。因此,相關的施工要點如下:
(1)對于混凝土的調制工作要重視,通過多輪實驗驗證,選取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尤其要對各種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進行充分的檢測,確保調制出的混凝土符合建筑設計要求;
(2)實際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攪拌要注意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各種材料的配比,控制材料的使用量,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和攪拌均符合建筑施工要求,避免出現(xiàn)因攪拌不均勻導致的混凝土的膨脹不一致,對建筑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3)如果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采用機械的方式進行振搗,應嚴格執(zhí)行相關建筑施工規(guī)范,在距離后澆帶位置9cm處,為避免出現(xiàn)振裂的故障,應停止機械振搗工作,采用人工的振搗方式繼續(xù)作業(yè),直到后澆帶混凝土施工符合建筑施工要求。
4.6 加強后澆帶的質量驗收和養(yǎng)護
在進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整個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以及后期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具體相關重點如下:
(1)應注意后澆帶施工中模板施工的牢固性和穩(wěn)定性;
(2)對于施工過程中選取的材料,必須具備出廠合格證,且經過相關的檢測合格后,才能進入到施工現(xiàn)場;
(3)通過維護和保養(yǎng)工作,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以及使用壽命,因此,應對混凝土的表面鋪設覆蓋層,并對其進行保濕處理;
(4)養(yǎng)護工作至少要持續(xù)15d以上的時間;
(5)模板拆除時,應確保混凝土結構已經完全凝固后,方能拆除。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中超長結構出現(xiàn)在建筑施工當中。采用后澆帶施工工藝可以大大的提升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性?,F(xiàn)階段,在進行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相關行業(yè)工作者,應當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在相關的施工過程中,重點把控施工質量,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符合相關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推動建筑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 勇,時 攀,鄭宇偉.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J].建筑,2015(20).
[2]沈 泓.試論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J].廣東建材,2015(2):70~72.
[3]王振虎.試論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6).
[4]曾 輝.試論建筑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8).
收稿日期:20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