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國建筑行業(yè)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如今對于建筑行業(yè)而言,如何在建設過程中更好的管理建筑成本,便成了維護建筑經濟的主要問題。就目前建筑的經濟建設來說,成本管理已經變成建筑經濟中的核心問題,這是建筑行業(y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手段,也是為建筑企業(yè)提供各項改革的重要的資本保障,那么要如何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縮小建筑經濟的投入,就成了建筑行業(yè)首先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成本;建筑經濟;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4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5-0235-02
1 成本分析與控制的必要性
說到控制建筑成本就不得不說一下,其在建筑經濟中的重要性,工程的成本控制,在反映出投資決策、設計、發(fā)包和施工等工程造價的同時,更對投資決策,設計、發(fā)包和施工成本有重要的影響。而就工程建設而言現階段的成本分析與成本控制通常是相互交替,相互影響的。在設計建筑項目的成本計劃確定之前,就要考慮計劃的實施是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考慮這些因素對于成本的控制可以起到優(yōu)化作用還是消極影響,一旦成本控制與計劃時產生的現象不符,就要及時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并及時解決這一現象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從而為控制成本提供可靠的方法和策略。
1.1 成本分析的定義
成本分析主要指對建設項目的成本數據進行體系的分類,用標準統(tǒng)一分析方法對其進行研究,從而得到節(jié)約成本的有效方法。成本的分析可以明顯的反應出建筑成本在建筑物的組成構件之間的分配。一般情況下,建筑成本的比較,通常是建立在同類工程里同類項目的比較,即工程和項目的相同性,而對于那些工程差異較大,沒有可比性的項目而言,就將其分開處理。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基礎,它的主要目的是:①明確一項工程中各個項目共花費了多少成本。②判斷一下項目成本是否已經被平衡分配。③對不同項目中的相同元素的成本可以進行同比分析。四是可以參照其他建筑物成本數據。
1.2 成本分析的格式化標準
對于各類建筑中的相同的建設項目,成本分析的方法和體系應該遵循其相應的格式,否則,成本就無法實現有效的類比和控制。成本分析標準有兩種形式:簡明成本分析和詳細成本分析。
簡明成本分析指的是提供工程和基本組成元素間成本的相關信息,大體的對平米建筑面積的成本進行預算估價。詳細成本分析則包含了很多具體化的信息:比如工程的建筑形式、建筑物的選址、現場情況、市場狀況包括招投標水平、勞動力和原材料的獲取情況、承包合同的詳細說明、還有包括建筑物的設計特點例如建筑面積、屋頂面積、外墻面積、墻面/地面比和樓層高度等等。通過對建設項目所有成本信息、以及建筑物的所有元素和元素組的成本信息進行總體分析,在將這些內容用總元素成本造價和每平米建筑面積單方造價來表示。同時,也要列出他們數量和單價,在進行類似項目成本比較時,也可以將這些信息拿出來,進行類比參考。
1.3 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
經過成本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一個工程中,什么樣的元素對于成本的控制會產生絕對性的影響,要想有效的控制成本,就要對這些重要元素進行控制,但控制不是一成不變的,控制要根據形式的變化而變化,在確定控制目標后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階段性的考察和驗收,在建設過程中對實際數據進行積極有效的整理和分析,然后將實際數據與計劃值進行對比,如果實際出現的數值與計劃中的數值偏差較大,就應該想出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糾正,以確保實現計劃中的目標值。
一般情況下成本控制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個階段應以事前控制為主,即在項目投入前就應該進行成本控制,這樣可以起到預防作用,也可以保證后期的成本控制能夠有效的進行。在項目施工前,成本的控制范圍應該科學化合理化,還需要把滿足工程項目施工生產作為前提。另外再此過程對于項目中各元素的控制要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則,也要考慮到建筑方實際管理水平和綜合能力。建筑方管理能力的高低,對于一個建筑項目的施工有極大的影響,建筑方能否加強內部管理,加強各項目中的目標值的調查和分析,都影響著后期的工作的進行。所以這就要求建筑方在控制成本時應該考慮到影響其控制的內因和外因,才能達到預測的準確性,才能使實際施工符合各項要求,為竣工后的總結評估提供科學的依據。
2 從哪幾方面進行成本控制
2.1 控制成本效益
成本收益主要包括工程簽約合同造價、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增、減工程造價、現場簽證、施工中采用“四新”技術即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以及科技成果創(chuàng)造的效益,施工中的量、價控制節(jié)余、施工結算中的收益等。
2.2 控制施工進度成本
控制成本可以通過加快工程的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周期來進行,但是方法和過程要得當,雖然在此過程中可以對機械設備、“三大”工具租賃費用以及現場管理費用的進項高效的節(jié)約。但是也應該符合施工中合理、科學的原則,在高效精簡的同時,還要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配置,還要加強對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計劃的節(jié)點控制和動態(tài)管理以及施工調度,避免因施工計劃不周和盲目調度造成的窩工損失、機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積壓等,從而使施工成本增加,另外加大周轉料具的合理投入,通過周轉次數的增多,提高其利用的效率,從而降低使用的成本,另外加大科技含量,推廣應用“四新”技術,合理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
2.3 控制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形象成本
根據各類工程的特點,以及施工周邊環(huán)境狀況,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生產的安全防護措施方案。對于安全用工、用料進行合理的投入,并且在實施中進行重點監(jiān)控,確保不發(fā)生安全事故。同時對于不可預見成本風險要提前進行分析和預控,并想出相應的應急措施,一旦事故發(fā)生,及時的解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外,在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場內材料、工用具的二次轉運。要制定出文明施工責任制度,將其細化分布,使各作業(yè)場地做到工完料盡、場清,降低非生產用工費用的支出。
2.4 材料費控制
對于工程項目建設而言,各個項目所需要的材料比較龐雜,所以如何控制好材料成本,就要根據項目中使用定額為計算依據,同樣按“量價分離”實行限額領料,避免引起材料的浪費。另外對于材料超量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際考察和分析,問題明確并處理后才能另補料單領用。另外還需要加強材料的計劃管理,根據市場上材料價格的浮動,要做到及時審查,并做到“貨比三家”,擇優(yōu)選購;減少材料的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價。
2.5 機械費控制
由于建筑類型的不同,機械及其組合方式也不同,所以建筑方要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以及性質進行合理調控,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盡量避免設備的停置或者是分配不當造成的窩工,要做好機操人員與生產班組的協(xié)調和配合工作,提高設備的臺班產量。
2.6 辦公費用控制
另外在控制建筑成本的時候,往往會護士加強對施工生產區(qū),辦公、生活區(qū)用水、用電等的成本控制,所以要想控制成本,就要對這幾項內容進行合理的控制,禁止長明燈、長流水現象的發(fā)生。要做到日積月累的控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監(jiān)控和管理。
3 結束語
隨著施工企業(yè)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的不斷完善和深入發(fā)展,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控,所以,建筑方要想加強建筑的級經濟效益,提升自身的發(fā)展進程,就要對各項目進行合理的有效的的監(jiān)督,盡最大努力降低各項成本,才能獲得更多發(fā)展機會。
參考文獻
[1]夏紅娟.分析建筑經濟中加強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1).
[2]候建軍.成本管理在建筑經濟中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5(4):241.
[3]張宗赫.成本管理在建筑經濟中的重要性[J].企業(yè)研究,2013(22):138.
[4]徐 華.成本管理在建筑經濟中的重要性[J].經營管理者,2014(4X):246.
收稿日期:20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