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雪 林麗萍
【摘要】 目的:觀察對提升于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患者的生存質量采取健康教育干預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后52例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傳統健康教育方式,干預組采用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干預。觀察并分析兩組健康教育后焦慮自評SAS與抑郁自評SDS評分、健康教育掌握效果、對治療的依從性及滿意度。結果:干預組SAS、SDS評分在健康教育后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健康教育掌握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可緩解其焦慮、抑郁心態(tài),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提高疾病治愈的信心,進而提高生存質量,獲得較滿意的健康教育體驗,有在臨床上普及、推廣、使用價值。
【關鍵詞】 健康教育干預;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 生存質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9.0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9-0153-03
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已是臨床首選治療骨髓瘤、白血病、部分實體瘤或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治療方法,并被廣泛使用[1]。因患者長期飽受病痛折磨,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煩躁等不利于自身身體健康的心理因素,且移植后均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治療觀察期,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備受考驗,讓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有更正確認識,保持積極樂觀良好心態(tài)配合治療,以取得理想治療效果[2],因此,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預在治療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干預為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幫助[3]。筆者所在科將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得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造血干細胞移植后52例患者。納入標準:年齡20~70周歲;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自愿參加本次健康教育研究調研并簽寫知情同意書[4]。排除標準:精神、溝通能力異常;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礙;接受過類似健康教育;聘請的照顧者為護士或者專業(yè)人員[5]。最終確定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后52例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組26例,男14例(53.85%),女12例(46.15%),患病時間6~25個月,平均(10.2±2.3)個月,年齡21~69歲,平均(49.3±3.1)歲,多發(fā)性骨髓瘤12例,淋巴瘤7例,再障4例,其他3例。對照組26例,男12例(46.15%),女14例(53.85%),患病時間7~24個月,平均(10.3±2.3)個月,年齡21~68歲,平均(49.6±3.1)歲,多發(fā)性骨髓瘤13例,淋巴瘤8例,再障3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傳統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住院前、治療時及出院后對飲食、運動、用藥等進行健康教育,但不干預心理問題。
1.2.2 干預組 依據患者自身情況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模式,明確措施如下:(1)由??漆t(yī)護人員組織成立的健康教育小組,深化討論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需要進行的健康教育干預措施,依據基礎知識及臨床經驗,擬定健康教育方向。(2)在患者入院前進行心理疏導,盡可能保持其心情平靜。入院時向患者詢問其需求,向其講述病房的環(huán)境,并且可以按照患者的合理要求進行細微改動布置等。安排患者進入病房,向其交代住院注意事項及病房衛(wèi)生間、熱水等位置擺放,方便患者日常生活。整理床鋪,講解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及治療前的準備事項。根據患者自身病情合理安排其家屬探視時間,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騷擾,保證其治療期間的安全性、隱私性。安排大型儀器檢查時,事先安排好送檢人員并備好輪椅機等運輸工具,減少患者移動痛苦,并提前與輔助科室溝通,避免排隊造成患者急躁情緒的產生,不利于病情恢復。化驗回報及時交予管床醫(yī)生,由醫(yī)生為其講解病情,醫(yī)生走后安撫患者情緒,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在預處理期時,依據患者自身發(fā)生的胃腸道反應給予有針對性的飲食輔導。日??诜幬镆磿r送到患者床前,講解藥物的作用、對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及預防的方式,注視其用溫水服下,并講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建立靜脈通路安排輸液,向患者講解輸液注意事項,講清楚藥物組成及輸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完成靜脈穿刺后調整滴速,囑其不要亂調滴速避免發(fā)生危險,蓋好被子防止著涼,并按時巡視觀察有無滲出、靜脈炎等,并及時完成換瓶及拔針工作,拔針后注意按壓3 min以上防止局部血腫。(4)在回輸期時指導備用物品,患者因自身體質不同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應提前告知并使其做好應對措施,完成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并講述充足睡眠對治療的重要性及保證充足睡眠的方法。(5)在骨髓抑制期時給予胃腸道飲食指導,皮膚黏膜處(眼、耳、口、鼻、會陰、肛周)預防出現感染的措施及護理方法。服用特殊藥物的注意事項及服用方法,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并及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6)完成干細胞移植后,指導其對穿刺點的日常護理,指導日常生活需要的注意事項及飲食禁忌等。出院前講解出院帶藥服用方法,強調回家后的注意事項及定期回院復查的必要性,必要時用紙筆記錄交予患者,避免其遺忘,完善各項手續(xù),囑其帶好單據進行出院結算,避免遺漏導致反復排隊影響出院結算的情況發(fā)生。助其整理隨身衣服物品,必要時協助護送至醫(yī)院門口。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抑郁評分采用SDS自評量表,20項目分成4級自評,其中53分以下為無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焦慮評分采用SAS量表自評,其中50分以下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6]。依從性調查:內容包含治療期間遵醫(yī)囑用藥及配合與否,每項4分,共計25項,100分為滿分。滿意度調查采用100分制調查患者對健康教育過程、醫(yī)護人員的態(tài)度等滿意程度,90~100分表示非常滿意,70~89分為基本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此表出院前發(fā)放。endprint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SDS的評分及依從性評分比較
兩組健康教育前SAS、SDS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健康教育后,干預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干預組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健康教育的效果對照
干預組健康教育掌握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對照
干預組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患者在造血干細胞移植過程中身體和心理均痛苦不堪,以及對過程及預后的擔心,而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7]。采取健康教育干預,使患者了解造血干細胞移植每個過程的相關知識后,依據患者自身情況制訂有順序的、有時間性的和最適當的干預計劃,減輕焦慮程度,提高配合度進而增強治療效果[8]。隨著醫(yī)療模式的不斷改革,提高護理水平,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是治療的重要一部分,醫(yī)生護士也不再是單方面的講述和宣教,而是想患者所想的與患者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平常工作中護士都只偏重常規(guī)教育,無法針對患者本身激起其主觀能動性,導致依從性降低,無法保證其生存質量[9-10]。而采用健康教育干預,每天對患者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的健康教育,加強重視度,提高依從性,促進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利于提高移植后的生存質量。對待患者向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密切地觀察其心理的變化,開導其煩躁、焦慮等不良的情緒,避免其發(fā)生抵觸治療的行動,鼓勵其有信心戰(zhàn)勝疾病[11]。健康教育干預亦培養(yǎng)了護士的主動性,增加護患溝通的機會,以及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和依賴,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也能緩解目前護患關系緊張的局面。從本研究中可見,在健康教育后干預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健康教育掌握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組研究結果與王冰[12]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可緩解其焦慮、抑郁心態(tài),提高對其掌握的能力,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進而提高生存質量,獲得較滿意的健康教育體驗,有在臨床上普及、推廣、使用價值。但本文研究樣本量少,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臨床應用此資料,增加研究樣本,為廣大患者謀福音。
參考文獻
[1]田竑,陳廣華,吳德沛.間充質干細胞在造血干細胞移植術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4(6):415-419.
[2]胡會平,顏磊.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7):48-50.
[3]鄭曉燕,曹秀艷.單倍體造血干細胞移植骨髓采集術供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7):1579-1581.
[4]莫曉冬,黃曉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2,33(11):968-971.
[5]王燕玲.不同健康教育方案對白血病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影響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8):1143-1145.
[6]于明峰,阮海濤,徐麗.心理干預對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抑郁、焦慮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4,29(5):377-378.
[7]戴莉,胡艷華,范愛飛.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6,24(11):38-40.
[8]羅鳳蓮,楊曉蓉,王淑華,等.延續(xù)護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激光雜志,2014,35(4):64-65.
[9]韋誠誠.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分析[D].南寧: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
[10]李莉,趙莉.思維導圖在白血病患兒及其家長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6,45(19):2727-2729.
[11]徐丹,鐘濤,張海麗,等.心理護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6,22(12):2102-2105.
[12]王冰.健康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主要照顧者生存質量的作用研究[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
(收稿日期:2017-06-30)endprint